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中文核心期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投稿系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投稿系统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7-05-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投稿系统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

国内统一刊号:32-1801/N

国际标准刊号:1674-7070

杂志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主要刊登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遥感与测绘技术;机械仪器仪表、电气工程;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生物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栏目设置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遥感与测绘技术、机械仪器仪表、电气工程、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投稿要求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稿应是主题鲜明、内容创新、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练,且从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的科研论文。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题名:简明、确切;中文摘要:100~300字为宜,要求说明研究目的、创新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相应的英文题名(第一个词字头大写, 其余小写, 逢人名、地名、缩略语用大写)、作者署名(凡用汉语拼音者,姓前名后,姓大写,名字头大写且用连字符联结)、摘要(用第三人称表述)和关键词。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者、单位、基金项目等信息:用中英文写出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城市及邮政编码;请注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有关的学术职务(如院士、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等)、E-mail及联系电话,以及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名称及编号。

  4. 来稿中的文字、数字、数学公式、计量单位及符号:务必请按相关的国家标准、法规书写清楚;正文及公式中的外文字母、符号等请分清大小写及正斜体;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应先写出其全称;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注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为避免与下标零混淆, 全文句号采用实心圆点。

  5. 文章标题层次:分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排序,如1、1.1、1.1.1等;序号左顶格,末位数码后不加标点,空一格后书写标题内容;层次标题以下,还可用l)、2)、3),a、b、c等。

  6. 插图、表格:来稿中图表要精选,应具自明性,且先文后图表;需标明图题、表题并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注图号、表号,需按规范标明物理量及其单位;表格尽量用三线表;插图及照片要求简明清楚,横坐标、纵坐标轴上的刻度要求向内标示;图表中重要信息应有中英文对照。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著录执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其中 近5年文献应占50%;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并在正文的相应处标注文献的序号;为便于国际检索和国内外读者阅读,本刊要求将非英语参考文献译成英语,作者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文作者名可缩写,去省略缩写点,只留空;3人以上中文加“,等”,外文加“,et al”;中文版参考文献在英语中著录时,应加注(inChinese)。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2017目录

  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刘柱;陈志璋;林先其;赵华鹏;李金艳

  (8)微波高功率固态放大器技术综述韩江安[1];马凯学[2]

  (15)整流天线研究进展及设计方法概述杨雪霞

  (25)宽功率微波整流电路研究进展杜志侠[1];章秀银[1];郑艳华[1,2]

  (34)微波输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林先其;许冬冬;曾姜杰;樊勇

  (46)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研究进展牛王强

  (54)基于新型超材料结构的高效率发射天线技术研究综述杨琬琛;车文荃;陈东旭;陈思

  研究性论文

  (64)中等传输距离下的无线功率传输链路 第1部分:实现工作状态最优化Alessio De ANGELIS[1];Marco DIONIGI[1];Paolo CARBONE[1];Mauro MONGIARDO[1];车文荃[2];王清华[2];Franco MASTRI[3];Giuseppina MONTI[4]

  (73)中等传输距离下的无线功率传输链路 第2部分:选择性工作方式Alessio De ANGELIS[1];Marco DIONIGI[1];Paolo CARBONE[1];Mauro MONGIARDO[1];车文荃[2];王清华[2];Franco MASTRI[3];Giuseppina MONTI[4]

  (82)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式的高效率双频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郑艳华[1,2];林杰凯[2];章秀银[2];麦晓冬[3]

  (87)多界面匹配高效微波整流天线设计方法董士伟;王颖;董亚洲;付文丽;李小军

上一篇:留学生杂志国家级论文发表价格

下一篇: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投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