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7-09-28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这篇小学教师论文认为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善于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教学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78年1月,国内刊号:CN31-1122/G4,国际刊号:ISSN1006-4036,邮发代号:4-327。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主办。1996年由外语教学期刊质量检测网络中心评审为“优秀期刊”,2001年1月被国家出版总署授予“质量免检期刊”称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着新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当前教育形势下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有必要将新课程理念引入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小学英语教学获得新的突破,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新的成果。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语言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可能,加之近年来“出国热”、“留学热”的狂潮使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学好英语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更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更加重视教师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忽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关注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忽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科应用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小学英语教学才会取得实效性的进展,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也会自然而然的提高。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学科发展情况的研究和探索,在此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更多的是“满堂灌”,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教育教学改革不只是教育体制的革新,更是教师思想观念的重塑与创新。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依靠于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小学生是特殊的教育群体,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重视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增强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使自己的教学工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发展需要。
2注重学科实践能力培养,构建英语化课堂环境
英语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小学阶段的学生从小处于母语环境中,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困难。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对单词、句型和课文的死记硬背,以至于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循环往复的记忆过程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过于乏味,小学生对英语学科也逐渐产生厌烦情绪,缺乏英语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构建英语化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勇敢的开口表达,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使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断熟练对单词、句式及语法的掌握,从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
3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班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有激励作用,教师要善于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模式,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在英语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私下与其谈心交流,找到问题所在并给予热心的帮助,为其重塑英语学习信心。
只有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得到改善,英语教学工作才会取得真正的进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奠定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对小学英语教学所作出的规范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这门学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素质教育的实施才会真正落在实处。
上一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何应用
下一篇:职业教育论文中高职教育如何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