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理工核心论文 > 深部矿井井筒突水有何原因

深部矿井井筒突水有何原因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8-07-24

  分析了矿井突水的原因,提出采用壁间灌浆技术,达到理想的水控目的,具有显着的水控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矿井论文。

非金属矿

  0.井筒概况

  某矿井田含水层(组)水由新生界松散砂层孔隙水、基岩砂岩裂隙水和灰岩岩溶裂隙水组成。第四系新地层厚度150m-394m,平均厚度295m,在井筒及其附近厚度约为330m,共有四个含水层、三个隔水层,自上而下相间分布。四含直接覆盖在基岩风化带之上,富水性不均一。回风井筒净直径Φ8.3m,设计累深1046.0m。累深369m以上为冻结段,井壁为复合钢筋砼井壁。其下井壁为素砼井壁。 回风井松散层厚328.65m,共有4个含水层。2008年12月15日回风井突水并逐渐增大。12月16日涌水量27.6m3/h,至12月20日达87m3/h,然后稳定在80m3/h。涌水中含有较少量泥砂,水质类型为K++Na+-Cl型。

  出水段水温为25℃±。本区恒温带深度为30m,温度为16.8℃。平均正常地温梯度值2.83℃/100m,回风井“四含”底界328.65m,按公式t=16.8+2.83/100(H-30)。(t-温度,H-深度)求得25.3℃。

  从水质、水量及温度特征可见:突水水源为新地层混合水,但第四含水层薄(工广区域厚度0 ~3.15m)且含水性弱,即其主要为第三含水层孔隙水。

  1.井壁破裂特征与机理

  1.1井壁受力分析

  近年来,徐淮矿区冻结法施工的立井,在冻结壁解冻之后,井壁有关位置不同程度地均出现了裂缝,严重者涌水淹井。经归纳井壁主要受到5种外力作用:①在重力作用下,冲积层产生侧向水平作用力,水平地压对井壁产生影响;②该矿区处于平原南端,新构造运动活跃产生的地质构造应力对井筒产生影响;③内外井壁温度不一致,温度的变化引起井壁纵向、切向应力发生变化;④井壁本身受到井塔、井筒装备及井壁重量的影响,产生竖向应力⑤当冲积层下沉时,地层沉降对井壁产生垂直附加力。该矿回风井筒解冻后井筒发生了突水,主要原因井筒外壁一定深处产生了裂隙,水源从其裂隙突破进入壁间,然后从内壁注浆预埋管及井筒接茬缝突水。经分析:疏水沉降地层、井壁承受地压、自重等而引起的外力,但这些并不是破坏回风井筒所特有的,在此可不作重点研究。因此温度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井壁温度应力)。

  1.2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冻结法施工的井壁浇筑一般是-10℃。冻结壁解冻后,井筒周围的表土层温度将升高。此时,表土要热缩,而井筒却要热伸。这样井筒与表土之间必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势必井筒中表土段必产生一个平衡面的中性层(A—A),即最危险截面。此层上方,井筒所受摩擦力向下,此层下方,井筒所受的摩擦力向上。

  由于表土段井壁下方为坚硬岩层,故在此可假设基座不会发生向下的位移,于是中性层至基岩基座之间的井筒段沿竖直方向的变形量ΔL=0,由截面内力分析得-α△T(L-x)=0从而解得

  R=α△TEA+-(1)

  [(1)式中,E—弹性模量(33.0GPa);α—热膨胀系数(1.0×10-5);A—井壁内外横截面积[1/4π(D2-d2)=27.59m2;ΔT—温差(℃);N(s)—内应力]。联立求解式(2)、(4)、(5),经整理并代入朱集东矿回风井的具体参数可得

  k′2-0.2628001k′-(0.8122838+0.0357504ΔT)=0 (2)

  回风井进入井底车场施工后,掘进工作面由于受地热的影响而温度较高(岩温40℃±)。受此影响,表土段井壁的温度相应也较高,通常在20℃±。在此,取中性层的井壁平均温度为20℃,则此处的温差ΔT=20℃-(-10℃)=30℃,解式(2)得k′=1.25。因此,中性层位置由式(2)代入数据得X=280.3m。可见,突水大量过水断面在此深度。

  2.注浆方案设计

  该井筒出水点特征:出水点多而分散、水源连通性强、静水压力较小。若进行壁后帷幕注浆,切断含水层与井壁之间的水力联系,难度大且费用高。因此采用壁间注浆,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封堵明显出水点;第二步进行壁间注浆。

  (1)注浆总形式:封堵两处明显出水点(累深355.5m、180m)→进行壁后充填加固(采用上行式)。

  (2)钻孔布置方式:加固累深350~50m,每60m一个段高(累深350m、290m、230m、170m、110m、50m),每排均匀布置4个孔,方向垂直井壁。

  (3)钻孔深度及结构:钻孔深度以穿过内壁不得大于100mm(双层聚乙烯塑料板不大于100mm);造孔(YT-28型风钻,Ф42mm钻头,孔深500mm)→送注浆管(缠麻,Ф42×550mm的注浆管,外带马牙扣)→钻至设计孔深(Ф28mm钻头)。注浆管外露长度不得超过50mm。

  (4)工艺流程:

  总工艺流程:布置注浆站→安装设备→试验→调整设备→挖补井壁裂隙(挖“V”型槽,水胶泥封裂隙,不坚固井壁全部挖出,并封堵严密,糊缝水泥、水玻璃比采用1:1~1:0.5)→开钻。

  单孔注浆工艺流程:开孔→安装孔口管→扫孔并钻到设计深度→测涌水量→压水试验(静水压力的1.5~2倍,最大注浆压力控制在3Mpa,基岩段注浆压力最大为2.0Mpa,稳定10min)→制备浆液→注浆→(结束)清洗注浆管路。

  (5)注浆材料与浆液配比。

  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两种。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玻璃为40~45Beˊ,模数为2.8~3.2,单液水泥浆浓度在1:1~0.6:1范围内,原则上按先稀后浓,水泥浆和水玻璃双液浆的体积比按现场需要在1:0.4~1:1范围内现场调节。对出水量较小注浆孔接好注浆系统,先压水试验,依据压水情况,确定浆液的起始浓度;对出水量较大钻孔可直接进行制浆、注浆,用双液浆堵水;壁间充填加固注浆以单液水泥浆为主。

  (6)注浆结束标准。

  单孔注浆结束标准是达到设计的注浆压力或距工作盘较远处漏浆;总注浆工程结束标准:井筒内无明显涌水点。

  (7)封孔及废孔的处理。

  注浆达到设计压力,采取间歇注浆或注双液浆,待注浆孔能稳住设计的注浆压力停止注浆,拆除孔口球阀后,把孔口管闷盖上紧。对打出的干孔用水胶泥或树脂封住。

  3.存在问题及建议

  (1)回风井井筒解冻后内壁大量出水,说明外井壁有大量渗透水裂隙。为防止裂隙进一步扩大,加强回风井水文地质跟踪调查,进行必要的水温测试、水质化验。从动态上把握涌水水源变化。

  (2)目前四个井筒(风井、副井、回风井、主井)解冻后壁基之上部位都有不同程度出水,通过壁间注浆,涌水量控制在6m3/h以下,治水效果显著。

  (3)中性层危险截面的形成,可很好地解释在冻结立井施工中上层井壁不断出现水平裂隙问题。因此提高井壁强度设计时应考虑到:增加中性层壁厚,且其上下一定范围内采用较高标号混凝土。 [科]

  【参考文献】

  [1]高磊.矿山岩石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2]黄定华等.淮北临涣矿区立井井壁破裂机理及治理技术的研究.淮南矿业学院,1994.5.

  阅读期刊:非金属矿

  《非金属矿》(双月刊)1974年创刊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技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非金属矿以及建材原材料矿产等开发利用、制品、选矿深加工、采矿以及当前行业管理、设备研制、市场等方面的有关论文、科技成果、生产经验、综合评述等。

上一篇:工程测量在建筑施工有何应用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如何创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