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3-07-17
摘要:本文在提出现代人向往智能化生活,对如何运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建筑效能,对绿色建筑的运行模式,可持续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让其推进实施作了简要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手段
引言
虽然人人向往智能化的生活,但如果这需要建立在更大量的能源消耗上,我们就必须为此付出更大的使用成本,而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房子是智能化居住的承载,电脑系统是智能化居住的中枢,两者的完美结合将使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本质变化,但前提是这个结合体必须是绿色、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离不开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这些技术和设备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如何实现各项系统、设备、技术的协调运行是一大挑战。为此,有专家指出,绿色建筑的智能化要在设计前期就应由相关单位共同参与,整体设计。
1、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建筑能效
有专家指出,绿色建筑相较普通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但对于照明、空调等系统的能耗与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会用到太阳能、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节能设备和产品的叠加未必带来建筑能耗的降低和能效的提高,关键在于各个系统之间能否相互匹配、协调运作。这就需要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代替传统人工的方法,帮助人们实时掌握和判断建筑的能耗。
在绿色建筑中使用智能化技术,不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建筑中的变配电、照明、冷热源、空调、给排水、交通等各个系统的运行进行全面监测与控制,使设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实现节能降耗,而且还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绿色建筑的技术保障,只有通过实时运行的数据来分析建筑物的节能与环保的效能与缺陷,才能提高建筑性能。智能化系统影响着绿色建筑运营的整体功效。例如,智能技术可以优化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与管理;中水与污水处理回用系统通过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在保证水资源有效利用同时,还可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采用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可实现物业管理的定量化、精细化,保障建筑物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环保地运行。
2、无限循环模式是绿色建筑之道
绿色建筑不但要在前期规划、建设阶段严格把关,更重要的是在后期的管理和使用当中做到节能低碳。当我们以科学的视角、人类生存环境延续的尺度来谈论绿色建筑技术时,运行数据是基础,而有效获得运行数据则需要智能化系统。从测量数据、数据可视化、效果评估、数据分析、设计改善方案到实施改善方案,构成了绿色建筑能效提升的一个循环。第一次循环结束后必须再回到测量数据开始第二个循环。绿色建筑的节能低碳必须通过这个永无休止的循环才能实现。
建筑物的功能会出现调整,各系统的负荷也会因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各设备系统的使用也会出现老化等问题。因此,在每一次循环中总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对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和改善,才能提升建筑物与设备系统的性能。
绿色建筑不能提口号式的节能目标,而是要踏实地应用智能化技术,去解决生态节能与居住舒适度问题,为绿色建筑的目标实现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3、可持续智能化系统发展阶段
当今社会强调绿色、低碳的人居环境。将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结合起来,是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所谓可持续智能化技术是指绿色建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它所倡导的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筑智能的可持续性就是要求在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发、使用和管理中,必须坚持绿色建筑的概念,更有效地使用水和其他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绿色建筑中引进了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它们的配置既着眼现在,也放眼未来,即满足开放性原则的要求,对于系统中增加或更新设备都有适应性和兼容性,具有超前性、扩张性和灵活性。
4、在绿色建筑中可持续智能化的应用
绿色建筑强调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保持生态平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节能环保是绿色建筑的目的,而建筑能耗通常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包括供冷、供暖、供热水、照明、炊事、电梯、电器耗电、保洁耗电、排污等。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新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是为了节省能源,利用智能系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可持续性满足开放性原则的要求,对于系统中增加或更新设备都有适应性和兼容性,具有超前性、扩张性和灵活性。具体应用在智能照明系统、空调、通风、冷冻、采暖智能系统、电梯群控系统等方面。
可持续智能化在绿色建筑的应用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的技术门类繁多,设备器件复杂,网络纵横交错。可持续智能化系统在绿色建筑实际运用中包含着许多字系统。例如:绿色能源发电、配电监控系统;室内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用水监控系统;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家具智能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
5、建筑绿色智能化推进策略
5.1培养专才
建筑平台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为满足建筑本身使用功能而为各专业所考虑而给予的一定的位置与空间。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许多新技术应用到建筑中来,势必对建筑师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个好的智能建筑方案,是建筑师在充分发挥自己建筑创作才能和灵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设备专业智能化系统的要求。不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还将有很多更甚者还有很大的改动。由此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对建筑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建筑师需要不断了解和掌握有关绿色智能建筑设计中各专业的一些具体要求,以便从设计方案的初始阶段就能给予考虑,安排布出能符合各专业要求的空间。
5.2注重建筑经济性
对于现阶段,智能建筑必须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人们过往比较多注意绿色智能建筑的先进性,很少考虑其经济性。建筑绿色智能化要与经济相关联。目前,我国的信息化社会的指标太少,量化分析不够。在概念上我国并不落后,可在项目管理、技术实施上有比较大的缺陷,项目实施时定性的因素过多,定量的因素太少。
5.3加强绿色智能应自律。
现阶段智能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混乱。无序竞争与恶性竞争造成了不良影响,低价中标使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下降。国家应尽快制定应对措施制止这种混乱局面,给承包商留出一定合理的利润,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
5.4管理应细化。
绿色智能建筑的智能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建筑单位、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系统集成商等单位的工作质量都会对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理顺这些部门的关系,细分职责,科学管理绿色智能建筑工程。
5.5发展的原则。
首先,绿色智能建筑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智能建筑的最终收益者应该是在其中生活、工作的人。一幢大厦的绿色智能化程度,不能全视起设备器材的先进程度,而主要取决于使用人的需求功能。在当今资源枯竭、人口众多、环境污染严重的条件下,节能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绿色智能建筑要体现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采光、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热能、风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应体现节约能源的高效照明;同时还要节约其它能源,节约木材节、约用水,能重复利用某些旧建筑材料、结构配件、设备及循环利用再生材料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结语
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绿色建筑是智能建筑的目标,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是对现代建筑两个不同方面的追求,因此,将智能与绿色合二为一,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以绿色理念促进智能,体现了人类对现代生存化境在安全舒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方面的追求。从长远来看,既是满足以人为本,解决建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需要,也丰富、完善、更新、拓展了传统建筑。把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即坚持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才可能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可持续智能化系统将是现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肖菊;浅谈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年12期
2 杨军;浅谈建筑的智能化[J];企业导报;2011年02期
3 张隽琪;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规则与实施[J];才智;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