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8-10-07
2014年3月至4月在湖北省肉牛场发生牛腹泻。无菌采集腹泻进行细菌分离,涂片,染色和显微镜检查,及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致病性。 研究性别等生物学特征,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兽医论文。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由Escherich于1885年首次在动物的肠道内发现[1]。在大肠杆菌中,大多数是不致病的肠道常在菌,少数具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又称大肠杆菌性腹泻,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自从1894年大肠杆菌病首次在瑞典、荷兰、法国等养殖业发达国家暴发以来,给世界畜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和严重腹泻、脱水,引起幼畜大量死亡或发育不良。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模式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2014年3~4月间,湖北省某规模化肉牛场发生了以高热,食欲废绝,排水样、糊状或褐色粪便,少数排血样粪便,最终消瘦乃至死亡等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全场发病率达30%,犊牛发病率高达76%,死亡率达5%。
为了弄清本次发病的主要病因,无菌采集病牛腹泻物,从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
病牛腹泻物。无菌采集,采样人带一次性无菌手套直肠采集,保证一头牛一个手套,防止交叉污染。
1.2 培养基的制备
1.2.1 普通琼脂培养基 量取牛肉汤500 mL,加入5 g蛋白胨、2.5 g氯化钠,放蒸汽锅内加温30 min,调整pH为7.2~7.4,再置蒸汽锅内加热30 min,用滤纸过滤。加入15 g的琼脂,置蒸汽锅内加热至完全溶解。分装于锥形瓶中,置高压蒸汽锅内, 121 ℃灭菌20 min。待冷却至50 ℃左右时倒入灭菌的培养皿中,完全冷却后4 ℃保存备用。
1.2.2 血液琼脂培养基 取上述经灭菌后的普通琼脂冷至50 ℃左右的普通琼脂100 mL,无菌加入家兔脱纤维血液15 mL,混匀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中,完全冷却后4 ℃保存备用。
1.2.3 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取上述经灭菌后的普通琼脂100 mL溶解灭菌,并冷却至60 ℃左右,分别加入灭菌的20%乳糖溶液2 mL、2%伊红水溶液2 mL及5%美蓝水溶液1 mL,混匀后倾入灭菌平皿中,完全冷却后4 ℃保存备用。
1.2.4 SS琼脂 牛肉膏2.5 g、蛋白胨2.5 g、琼脂9 g加入500 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再加入胆盐4 g、乳糖5 g、枸橼酸钠6 g、硫代硫酸钠6 g及枸橼酸铁0.25 g,微热加温使其全部溶解,调整pH为7.2。混匀后倾入灭菌平皿中,完全冷却后4 ℃保存备用。
1.2.5 麦康凯培养基 取蛋白胨2.0 g、氯化钠0.5 g、乳糖1.0 g、胆盐0.5 g和100 mL蒸馏水,调整pH为7.4,加入2.5g琼脂,分装于锥形瓶中,121 ℃灭菌15 min,待冷至50 ℃左右时,加入灭菌的1%中性红水溶液0.5 mL,摇匀后倾入培养皿,完全冷却后4 ℃保存备用。
1.2.6三糖铁培养基 取适量三糖铁琼脂粉,加入100 mL蒸馏水,加热溶解,115 ℃高压蒸汽灭菌20 min,待冷至50 ℃左右时分装试管,使成底层较深的斜面。
1.3 试剂
微量生化鉴定管为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品,购自武汉市某商业公司。
1.4 试验动物
8~10 g SPF昆明鼠,购自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
1.5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采用需氧和厌氧(缸内燃烛法)两种方法,利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从病料中分离细菌。对不同形态的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和纯培养。将纯培养菌接种于5%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SS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37 ℃培养24 h,观察细菌培养特性。
1.6 分离菌生化试验
取生长良好的红色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37 ℃培养 24 h,按常规方法进行生化试验,主要包括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蔗糖的发酵试验,硫化氢、丙二酸盐利用、枸橼酸盐利用、鸟氨酸盐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葡萄糖磷酸盐、卫茅醇试验等。
1.7 动物试验
将细菌纯培养物接种于普通肉汤中培养24h,分别以口腔和腹腔途径各接种5只SPF昆明小鼠,每只接种0.2 mL(约含108 CFU/mL)菌液,另取2只作为对照,隔离饲养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菌的形态
自患牛腹泻物中分离获得纯化菌株1株。该分离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就可以生长,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菌体短小,两端钝圆、着色较深, 无芽孢,多呈单个排列, 个别形成短链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阴性(图1)。
阅读期刊: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科学》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继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之后,2005年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上一篇:急性脊髓炎患者临床如何护理
下一篇:急诊脑出血患者有何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