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电子信息核心论文 > 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

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8-09-17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可靠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引言:一直以来,计算机网络都是作为基础教学进入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体系,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访问量的不断增多,这些也导致了计算机网络的不完整性、不可靠性等情况的发生,因此网络也在不断变化当中。从上面情况可以看出,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当代网络时代的重中之重。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有明确的规定条件,如操作方法、维修条件、温湿度范围、辐射等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网络保持畅通和满足通信要求的能力,称之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1] 。

  二、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因素

  2.1网络设备

  2.1.1用户设备

  终端是直接面向用户的设备,因此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确保用户终端可靠是其主要条件,网络交互能力越高网络安全性越强[2]。

  2.1.2传输交换设备

  在计算机网络的实践中,布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一旦布线出现问题很难查找。布线最好是双线,以便出现故障时可以切换,计算机网络集线器是将众多用户连入网络,作为一个单点失效设备,若其自身出现问题,与其相连的用户将不能正常工作,由此可见网络集线器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部分。

  2.2网络管理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网络需要保证网络完整性、可靠性,通过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对实时网络信息进行监测,网络运行状态,查找故障并排除故障。

  2.3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先天性因素是网络拓扑结构,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部件的主要连接方式。应采用图表表示,所以图论是研究互联网最有力的手段。

  三、设计网络可靠性的策略

  3.1设计容错性策略

  (1)采用并行冗余方法,同时将两个计算机连接用户终端和服务器。(2)在广域网范围内将数据链路、路由器互联。采用多数据链路,多路由连接方式将计算机网络的边界网络为中心网络,以保证整个网络不受数据链路影响。(3)设计计算机网络时,主要采用模块化、热插热拔的功能。这样的组网方式灵活可靠,切断电源时可以及时更换模块,从而提高系统长时间工作能力和容错能力。(4)网络服务器的容错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双机镜像和容错存储来实现[3]。(5)网络管理软件在进行容错设计的同时,可以采用多处理器和特别为容错所设计的具有容错功能的网络操作系统来实现。

  3.2计算机网络的双网络冗余设计策略

  双冗余网络结构是在一个单一的网络上加一个备用网络,来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容错。通过双网络传送消息时,可以通过一个网络发送过去,双网络也可同时传送数据,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造成一个网络断开,另一个网络可以及时的代替出错网络完成工作,这样保证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传输。

  3.3设计网络层次、体系结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吞吐量的日需增加,大多数网络服务和交换转移用户,因此形成一个更适应现代化的高速网络分层设计模块,这种分层被称为“多层网络模块设计”。网络容量可以通过增加结点来实现,又因为多层网络结构有很大的确定性,因此在运行和扩展过程中有利于

  排除故障[4]。

  3.4设计体系结构

  采用从上到下依次选择的方法,依次为应用层,网络服务层,网络操作系统层以及网络物理硬件层次的体系设计,应用层可以满足用户的应用需要,实现建网功能,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等;服务层可以提供的服务支持,如电子邮件服务等;网络操作系统层可以满足网络所选用的各种软件,如Windows、NT等。

  四、结论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设备、管理、拓扑结构都是引起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在一些网络体系中注重这些问题可以大大避免网络可靠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还可以设计一些策略来弥补可靠性不足的问题,例如容错性、双网络冗余、网络层次和体系结构等设计。利用论文发表以上的设计方案,可以很好的满足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需求,从而使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更加安全、可靠、快捷。

  参考文献

  [1]苗亮.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6(15):30-77

  [2]龚波,张文,杨红霞.网络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阅读期刊: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学报级高级学术期刊,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报道计算机(硬件、软件)各学科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导向性、开拓性及探索性的科研成果。

上一篇:计算机通信网有何技术

下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信息如何组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