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管理核心论文 > 水利水电评职范文浅析质量管理

水利水电评职范文浅析质量管理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3-07-29

  摘要:水利工程质量是关系民生的大型工程,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质量。本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管理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特性

  (一)管理对象的动态性

  水利水电工程有中央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地方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多种投资形式,分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等各种不同工程类型,建设工程受时空和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加上具体工程的质量要求不同和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都决定了质量管理工作极强的动态性。

  (二)管理目标的综合性

  水利水电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施工强度高,环境干扰严重,工程质量涉及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综合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三)管理行为的专业性

  水利水电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受制于水利水电行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专业技术性强。这种工程一般都是挡水或排水的建筑设施,质量要求较高,要防冲、防渗、防气蚀并且稳定、安全性能要好。质量管理则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组织行为,要求项目管理人员把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专业技术工作有机结合,才能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实现项目管理各项目标。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依据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指那些适用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控制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如:、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2、水利水电主管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标准。3、项目法人和承包商签订的合同文件。4、已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5、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协议书。6、承包商呈报经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7、设备制造厂家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标准。二类是指专门的技术法规性依据。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质量控制对象而制定的技术性法规性文件,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工程质量控制所执行的合同技术标准与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补充、修改与调整的内容。

  三、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

  (一)施工前质量管理

  1、工程勘察阶段质量管理

  开工前的勘察规划环节是基础,为了确保质量控制的基础环节不出任何差错,要注意以下事项:根据国家规定确定质量标准,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质量要求,公开招标,组织考察参与投标的单位,挑选实力强的勘察单位并签订勘察合同,对中标单位提出的勘察方案进行审核,对勘察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控制其按照原设计的方案开展工作,不能延误工期,将勘察结果技术交底。

  2、施工设计阶段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设计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程造价、投资效益和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建设周期、工程实施的秩序程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工程按期、按质完成,根据使用单位要求、工程的规模和结构特点编制出指导工程施工的设计方案。要按照原则来编制施工设计方案,并做好施工部署,确定各个单项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制定总体的施工方案,根据各个施工环节的特点,工序流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法。同时还要细化质量管理计划,细分工程质量目标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个人。并制定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方案修改规章制度,以完善对技术方案的管理。

  3、施工图技术交底会审

  施工图交底会审制度是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也是使监理工程师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要求,减少差错的重要方法。施工图交底会监理单位主持,设计单位介绍,施工单位参加的会议方式进行,先由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设计图纸、设计特点、技术关键问题和施工的要求,以及对施工质量、工艺、工序等方面的要求。其它方面的代表对施工图提出质疑和讨论,以解决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澄清疑点,然后写出会议纪要。设计者对交底会审时提出的问题,用书面形式予以解释,对施工中已发现的问题和错误,以设计变更通知的形式予以更正或修改。

  (二)施工中人、材、物的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所用的钢筋、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 见证取样后,送至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做复验试验,合格才能使用。钢筋进场后监理工程师应核对其生产厂家,各种钢筋的级别、直径及其报审数量,核对其合格证,出厂化验单上力学指标及其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抽样复验试验单是否合格 确认其冷弯、抗拉强度合格后才能使用。有焊接接头的应在焊接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砖进场后应核对其生产厂家,报审数量,核对其出厂合格证, 检查抽样试验单是否合格,确认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几何尺寸等指标合格后才能使用。严禁使用生砖和过火变形砖。水泥进场后应核对其厂家,出厂合格证以及补强单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其批号是否与合格证上的批号相符合、安定性是否合格。并且要求出厂不超过3个月, 检查其抽样试验合格才能使用。同时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上, 一旦发现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监理人员应立即制止,强行纠正,对不听劝告的, 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责令其停止施工。

  2、人的控制

  领导者的素质和技术层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从事特殊工种和关键工序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工序施工前都要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序完成后要组织工人进行严格的自检同时搞好技能培训工作,各班组平时加强学习和交流,从而形成赶、帮、超 的良好劳动氛围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综合考虑,把住用人关,让人的流动始终处于全面受控状态,从而靠人去实现质量目标。

  3、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旎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和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

  (三)施工后的质量检验

  质量检测工作在质量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担负着重要职责。它借助于测试手段对材料、构件及单元工程,按规范标准与要求进行检测,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因此,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质量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单元工程检验和竣工检验活动严把质量关,具有预防把关和鉴别双重性质的职能。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应从以下入手:1、仪器设备的配备及其准确度、量程等技术指标必须与检测的项目适应,而且其性能必须稳定可靠,并经检定或校正合格。2、检测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际经验,其操作技能必须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质量检测岗位证书。3、工作环境应满足检验要求。4、该检测机构应具有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和检验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5、检测方法要科学。质量检测使用的技术规程规范必须是现行有效的,按过期的规程规范进行检测的结果是无效的。在检测设备上,所有仪器设备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计量认证,只有认证合格的仪器设备才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认真做好抽检工作,工程竣工验收前的抽检工作十分必要,目前只有堤防工程有明确的要求,而混凝土、土方、石方、金属结构制造、启闭机及机电产品安装等工程并没有抽检的方法、数量、种类的具体要求。

  结束语

  随着我国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重视传统水利工程管理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管理方式。对此,在水利项目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选配施工技术与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人、材、物加以监督、管控,以此减少质量病害、安全隐患的产生,保证在合理的工期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水利项目施工。

  参考文献:

  [1]沈伊荣.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休系[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01).

  [2]史洪亮.论述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J].四川建材,2006,(04).

  [3]张文渊.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措施[J].水电站设计,2004,(02).

  [4]何明,李冠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水利天地,2004,(06).

  [5]侯才水.水电工程项目法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2000.

  [6]左绍云.项目法施工—水利施工企业走向市场的明智选择[J].北京水务,2006.

上一篇:车辆管理职称论文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下一篇:项目管理评职论文管道燃气安全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