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9-07-03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怎样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会计基础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性措施;可持续性发展
高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教育行业所需要重视的问题,在经济层面上也需要被进行良好的认知。尤其是对于高等院校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会计基础工作来说,相对于其他的行业建设水平来讲,这是有效促进我国高等院校能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高等院校的会计基础工作看起来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但是其较大的琐碎性和隐藏着的难度很容易造成工作环节出现纰漏。为了减少由于外部环境或者人为操作所造成的失误,加强对于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提升则是帮助其能够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能够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1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进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提升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的纰漏和问题出现。第一是在会计核算方面出现的问题,会有高校蔑视法律的严密性,在会计核算上违反《会计法》的规定,“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的规定。久而久之,使得财务工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受到破坏。第二是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这是由于相关的科学制度并没有被建立起来,或者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并没有员工遵守。就使得相应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从业人员很容易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迷失方向,造成一些不规范、不文明的行为出现。第三是在会计审核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由于会计制度对相应的审核工作是要求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相应的凭证来证明,但由于一些意外因素或者不良因素的出现,会存在原始凭证造假的行为,这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资料收集和审核是具有严重影响的。第四是相应的会计从业人员或者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会计监督职能,由于有些高校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欠缺,就会缺乏一定的重视性,使会计监督职能落实不到位,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2提高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措施
2.1提升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首先,提升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相应的工作规范性得到保障,防止由于专业素质不强或者其他的因素而导致工作出现纰漏,小则使得财务对账合不上,严重的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另外,对于高等院校的从事会计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他们是能够直接接触到高等院校内部的核心业务和财政收入数据,但是近些年新闻上所出现的贪污腐败、公款挪用等现象不在少数。为了避免这类现象等出现一定要加强高等院校内部的会计财物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尽全力去减少违法行为等出现。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健全高等院校的会计财务核算软件的管理制度,对于相关的从业人员要明确其工作责任和工作义务,并且注意对外来病毒入侵造成的严重影响,才能保障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基础化工作稳定的落实下去。
2.2明确岗位责任制
明确岗位制度的第一点就是要解决在现阶段高等院校会计基础工作过程中,有很多的岗位设置不合时宜,并不是根据行业标准和高校自身的需求而制定的,反而很有可能是出现了很多的闲置工位被用来占领名额和工资分配。因此,高等院校在会计技术工作的规范性落实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原则。及时梳理各岗位工作之间的传递关系,而且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重新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每一个人头上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才会在后期出现故障或者问题的时候能够追溯到源头的地方进行处理。其次,高校会计财务部门的领导还必须要重视对于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借助高校的空间资源和知识资源,不定期开展培训班、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一来是促进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二来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大家的感情交流。最后一点,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还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实现“赏罚分明”的激励目标,才能够促进人人争优秀的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
2.3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过程中信息一体化的建设
由于高等院校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到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于软件的应用也会变得更加频繁。这样的发展背景虽然是促进相应的会计工作与时代接轨的重要措施,具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较为新颖的技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则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很多较为传统的会计人员由于已经习惯了以往的工作模式,当电脑、互联网技术植入后还不适应,就会出现很多的工作失误。对于这样的一个过渡期来说,加强相应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要求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要在实际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对使用的系统和软件采取一体化的处理和管理,加强规范性操作的要求落实。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各个财务处理部门能够进行交互信息传递和应用的普适性,而且在相应的管理和维修的过程中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2.4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
必须认识到,领导是否重视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也是保障各项会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当在高等院校的会计财政部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领导对于各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尤其是对会计基础工作过程中的规范性比较看重,主张“以小见大”的工作理念,才能够积极促进财会人员更好执行相关制度获取真实、无误的原始凭证,并记录账簿,规范地填制报表,从而帮助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被大大加强。而且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不难看出一个有眼光、有魄力的领导对于提升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进行会计基础工作的改革创新,将会计信息化、细心化、科学化的影响逐渐渗透到所有的工作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大量高校资料、信息的整理和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来实现对我国传统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一种改革创新。总而言之,对于我国大量的高等院校建设来说,加强相应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模式落实是现阶段必须要重视的一项任务,必须要付出时间、精力、财力等来进行高等院校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上提升。
参考文献:
[1]何雨薇.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8(28).
[2]徐晓晶,赵志伟,赵学军.基于财务管理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研究[J].北方经贸,2017(10).
作者:詹璐
上一篇:产教融合重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