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艺术核心论文 > 敦煌艺术动漫化传承与传播

敦煌艺术动漫化传承与传播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9-09-26

  敦煌艺术在我国堪称艺术典范,在我国众多艺术作品中极具民族文化代表性。当前,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应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中不断发掘,通过数字化创意技术进一步宣传和发扬文化遗产,动画艺术作为一个灵活性较强的方式能够切实起到良好的宣传、继承、发扬文化遗产的作用。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动画作品,揭示了我国动画产品实现“本土化”创作的具体方式,对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出可行性具体措施。

敦煌艺术动漫化传承与传播

  [关键词]敦煌艺术;动漫化;传承;传播

  敦煌文化遗产在中国艺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敦煌文化是将佛教艺术、儒道艺术充分融合的文化形式,展现的是高深莫测的艺术世界。近几年来,我国动画作品的创作不再使用传统创作形式,因此敦煌壁画开发过程中应尝试采用动画的方式来进一步扩大敦煌艺术的宣传效果。

  一、运用动画方式为敦煌艺术赋予新的生命

  动画艺术和敦煌艺术二者有很多相同点。动画采用视觉符号实现信息的传递,设计者运用视觉符号成功地把虚拟概念转变为真实形象,视觉元素的组合、设计、排列、布置等方式能够体现出动画中灵活多变的造型、丰富的色彩。(一)剧本创作题材①贴近故事原型。这种动画片的剧本来自于敦煌壁画中展现的故事情节,例如《九色鹿》,这部动画作品的原型来自莫高窟257窟,窟中的壁画并未展现过多人物,而表达的重点是故事的发展。动画设计过程中将故事发展的重点进行保留,同时增加各个情节之间的衔接部分,展现出具有较强连续性、逻辑性的故事。②意向类。这类动画片的创作以敦煌文化精神的发扬为原则,重点在于显示出敦煌文化精神的意境。③原创类。这类动画片设计过程中具体将敦煌历史文化作为基本素材,将故事的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进行更改,增加故事中的时代感,体现出古代敦煌文化的特点。(二)线条勾画方式十五国时期直至元代的中国画大多将线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法。敦煌壁画中采用线条进行画面的描绘,灵活并且自然的线条体现出朴实的、永恒的艺术之美。我国传统动画应用线描方式塑造动画形象。动画线条勾画图像通常具备硬挺、灵活、均匀、准确的特点。莫高窟中令人感叹的唐代飞天壁画,对于人物形象的设计采取淡墨色,一些人物面部采取朱红色二次勾勒。对飞天部位的勾画能够看出运笔非常缓慢,且运笔较轻。飞天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动态形象,线条勾画也呈现出抑扬顿挫的手法。这种线条勾画手法给观赏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并且营造成空间结构的立体感、变化感。动画作品《九色鹿》展现空间方面没有体现出优势,对于山脉的勾画并未展现出远近的层次感。动画中缺少虚实手法,导致呈现出同一空间的效果。(三)色彩应用方面敦煌壁画的创作背景是佛教有其他地区传入我国,最初以宣扬佛教为创作敦煌壁画的根本作用,色彩应用也符合佛教色彩特点,突出的中国绘画特色为敦煌艺术的成功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动画片《九色鹿》色彩的应用让人们感受到绿洲如星星点点般地分布在沙漠中;冬季的森林由白雪覆盖,动画片中使用熟褐色烘托社会政治背景,这也符合敦煌壁画的用色标准,增添历史的厚重感。

  二、敦煌艺术通过动画方式得到继承和发扬

  应用动画创作的方式进一步集成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是当前动画创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这也将带动我国动画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动画创作应结合民族文化、情感因素,这种方式才能保证动画作品的独树一帜。将民族文化融入动画作品中有助于民族文化的集成和发扬。敦煌壁画展现的各个时代特点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应用动画方式来展现敦煌艺术精髓是担负在当代年轻人肩上的责任。

  三、筛选出敦煌壁画中适合动画创作的素材

  针对敦煌壁画的研究,相关文献中已经做了大量阐释。本文主要筛选出能够渗透到动画创作中的敦煌壁画素材。具体为敦煌壁画中的故事画、人物造型、表现方式等方面。敦煌壁画具体涵盖莫高窟、榆林窟以及东西千佛洞。石窟内墙壁上保存着大量精美绝伦的壁画,特别是莫高窟。故事画属于敦煌壁画中一部分,这类壁画展现出丰富的内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大量人物,这些素材都能够用于动画创作。除此以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壁画的表现方式。较为突出的是线描艺术,这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属于一种极为重要的绘画表现手法;用色的绚丽也是敦煌壁画中突出的特点。早期的敦煌壁画色彩极为浓烈,这种色彩度极为饱满的壁画带给人们叹为观止的观赏体验;敦煌壁画的构图内容丰富,充满着整个石壁;壁画中也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适度的变形带给人们印象深刻。敦煌壁画中一些人物的五官、形态、肌肉等都呈现出夸大状态,人物动作中,例如佛涅槃弟子的跺脚捶胸、掏心割耳等动作都展现的活灵活现。其中人比山大、人和人之间的体型属于一个标准都是应用夸张的方式。因此,敦煌壁画中的人物造型特点、故事画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都值得动画创作进行借鉴和应用。

  四、动画创作应用壁画元素

  创作具备传统文化特点的动画作品,如果应用传统文化素材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在分析日本动画片《海贼王》《银魂》《鬼灯的冷彻》之后,总结下列方法适合应用在敦煌壁画元素的动画创作方面。(一)复制方式。将壁画中的人物形象直接复制为动画创作中。例如日本动画片《怪化猫》的创作,使用日本浮世绘当作动画片的背景,每一集OP都呈现出西夏文变种,应用这种文字来烘托动画片气氛,打造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氛围。在直接复制故事、人物之后,还可以复制原作中的想象力,《海贼王》中出现的火拳艾斯的故事以及萨博燃臂当焗的情节都是对原文想象力方面的复制;妮可罗宾呈现出的花花果实以及千手观音也采用此种复制方式。(二)借用方式。动漫创作应借用壁画中的表现方式。《怪化猫》的创作借用了浮世绘中大胆使用色彩的方式,浮世绘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中国绘画受到敦煌壁画较大影响。敦煌壁画中早期作品呈现出大胆的用色,中国动漫创作者可以借用这种方式来设计动画。设计装饰图案也建议采取借用的方式。壁画中出现的榜题能够应用在动漫设计中。《怪化猫》动漫作品中每一集开始都出现“怪化猫”的榜题形式;《怪化猫》以及《鬼灯的冷彻》中都有边饰设计;《海贼王》中对于人物的大小勾画主要以人物的身份、能力为主,采取“人大于山”的表现方式。(三)紧跟时代步伐。时代变化的过程中,审美也发生着变化。传统文化想要受到现代人的关注,必须增加现代因素。一是增加搞怪形式和无厘头因素。《银魂》动漫作品中体现出了大量的搞怪和无厘头素材。故事发生在江户时代,人物选择历史人物。然而故事场景、故事发展和历史的真实性并没有太大关系,该作品歌颂爱情、友情,讲述现代人日常小事为主。设计历史人物只起到调侃作用。二是增加趣味性。当前,人们观看动漫作品并不想从中了解到客观真理,而是希望从中获得娱乐体验。《银魂》中带给人们一些对人生的思考,然而却是以恶搞的方式娱乐观众,引人思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出品的动画品以讲道理为主要目的,例如《骄傲的教军》《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等。这些故事利用画外音的方式来阐释道理。人物形象设计简单,内容平白直叙。当下年轻人并不喜欢这种刻板方式。三是增加多元化特点。当前,动漫艺术呈现出全球性发展趋势,动漫艺术一方面要体现出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涵盖多元化特点。日本人将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作动漫作品。所以,日本动漫作品中人物设置和场景都具备西方特点,然而人物的行为则展现出日本人的特点。日本漫画杂志《少年周刊jump》将友情、努力、胜利作为主题。这种主题适合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因此受到各国青年人的喜爱。以高超的制作工艺结合时代特点为传统文化赋予动漫形式,这种方式能够凸显出日本人《菊与刀》的文化特点,并符合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的审美需求。日本动漫产业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五、结束语

  中国动漫起步时间较早,且具备坚实的基础。然而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动漫逐渐呈现出衰落趋势,一方面来自于体制的约束,另一方面来自于缺乏专业性的优秀人才。20世纪一大批优秀导演带领优秀动漫专业人才,从传统文化入手,推出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当前,国内动漫从业人员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因此做出的动漫作品缺少中国特色,造成国内动漫市场被日本和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为动漫行业将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洛毛措.吐蕃统治时期唐蕃文化交流对敦煌舞蹈的影响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

  [2]熊烨烨.浅谈敦煌壁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

  [3]余日季,尹婕.敦煌壁画文化元素在动漫游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1):187-195.

  [4]张革文,周斌全.敦煌软件和动漫文化产业基地开工建设[N].甘肃日报,2012-9-24(2).

  [5]高秀军.敦煌壁画形象到动画形象的转化探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2.

  作者:高嵩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与演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