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9-12-23
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之丰富、技艺之奇巧,比之其他艺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对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从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出发,分析了民间工艺美术对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以及当前审美教育中的问题,进而针对民间工艺美术渗透于初中美术审美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初中美术;审美教育
一、初中美术审美教育概述
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美育的重要内容,广义的审美教育以自然界、社会生活以及精神产品中的各种美的形态潜移默化地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实现对人的心灵与言行举止的美化,最终达到提升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意识观念的目的。初中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其主要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并陶冶情操。这种审美教育并非现代教育独有的内容,而是古已有之。我国的美育历史几乎和华夏文明同时起步,从原始社会审美的萌芽到西周的六艺、两汉的赋、南北朝的书画雕刻再到唐朝的诗和宋朝的词等,各种艺术形态都起到了重要的美育作用。而在我国民间,诸多民间工艺美术也是长期以来国民审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民间工艺美术可以渗透初中美术审美教育,丰富美育的形式与内容,促进初中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民间工艺美术对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1.民间工艺美术独特的审美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民间工艺美术是由民间自发创作与传承的一种艺术形式,作者多为民间普通百姓而非专业人士,内容多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生活气息以及民间手工艺人的审美心态、个人情感和精神意蕴。因此,民间工艺美术拥有一套独特的审美体系。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民间工艺美术背后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内容,初中美术以民间工艺美术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工艺美术所反映出的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以及独特的审美趣味。而这些浓缩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与精神内容有助于实现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我国的年画就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典型代表,其历史悠久,且发展出不同的内容,但无论是北方的杨柳青年画还是南方的桃花坞年画,都反映出长期以来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希望,也充分体现了质朴的民风。如杨柳青年画中的《莲年有余》,其内容就具有典型的传统特色,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民族文化气息,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义。
2.民间工艺美术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间工艺美术源于民间百姓的生活,其中蕴含的质朴、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不仅会促进初中生健康思想观念意识的养成,而且其丰富多彩的反映生活的内容,如泥塑、木雕、刺绣等,都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其思维,进而提升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兴趣。民间工艺美术不仅包含民间手工艺人的审美观念,体现了民间手工技艺的高超技巧,而且这些作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以及其中的各种艺术元素都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学生在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的同时,会激发自主动手的欲望,这就会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民间工艺美术的美。如,泥塑作为以泥土为材料的工艺美术作品,其制作过程与学生童年时玩泥巴类似,这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美术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自制泥塑,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起到美育作用。
3.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有宫廷美术、官造工艺,又有民间工艺美术。相对于宫廷美术而言,民间工艺美术的历史更为久远。从华夏文明诞生之后,人们就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到积累至今的大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大力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当下,以民间工艺美术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对民族、国家的强烈归属感与荣誉感,同时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实现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目标。
三、当前初中美术审美教育中的问题
1.一些学校与教师对审美教育不够重视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的初中教学中,受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一些初中美术课程的课时仍然偏少,学校教学的重点仍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上,导致审美教育时间不足。此外,一些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导致初中美术课程难以获得审美教育的效果,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也随之受到限制。
2.审美教育相关教材与素材匮乏
审美教育涉及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全面教育养成,需要从多方面为学生传播真、善、美的内容,形成良好的审美氛围。因此,初中美术审美教育需要有大量的审美教育素材和专门的审美教育教材或课件辅助教学。就民间工艺美术应用于审美教育而言,其要求教师能够将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讲解其文化内涵、制作工艺,并带领学生亲自绘画或制作。这些教学内容的讲授都离不开相关的教学材料。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初中美术教材中的民间工艺美术内容较少,也缺乏相关的课件。
3.审美教育中缺少对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培养
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内化为自觉意识的过程,因此,审美教育应重视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培养。如,在欣赏民间剪纸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各种民族文化符号所传达出来的含义,进而形成对民族文化的热爱。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单纯向学生讲解剪纸的历史以及表达的含义,这种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感性认知与体悟,如此就与审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四、民间工艺美术渗透入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相关建议
1.将民间工艺美术纳入初中美术课程体系
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通过初中美术审美教育增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是我国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初中美术审美教育必须增加更多民间工艺美术的内容,以此让学生接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熏陶。鉴于此,笔者建议将民间工艺美术纳入初中美术课程体系。一方面,在初中美术课程设置上,为保证基础教学内容能够完成,学校应适当增加初中美术课时,在每节课中尽可能增加与民间工艺美术相关的的教育内容。如,在岭南美术版美术教材初一上册《校园风采》教学中,除基本的风景构图与透视的教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民间沙画艺术。沙画作品能展现祖国的壮丽山河,与校园风光画卷在构图与透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除了以此增进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了解外,还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独立创作,进而达到美育目的。另一方面,学校应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设专门的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育课程。该课程按照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与形式开设,使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育课程形成体系,增强其专业性,真正达到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
2.丰富民间工艺美术教学素材,做好教材编写工作
民间工艺美术渗透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离不开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素材与专业教材。因此,初中美术教育者应加大素材搜集与教材编写力度。首先,民间工艺美术源于民间,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充分发动民间的工艺美术大师、手工艺人、传统文化传承人等参与进来,以他们高超的技艺、专业的眼光以及丰富的经验为教材编写提供优质的素材,挑选或重新创作优质的作品,以确保编写的教材涉及民间工艺美术的范围更广,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且更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更适宜于对初中生进行审美教育。其次,民间工艺美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抛弃本土文化,而是要在保护与学习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再学习与鉴赏其他民间文化。因此,素材选取与教材编写还应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既要符合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又要确保能够因地制宜,开发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补充性教材。如,北方的年画、泥人张,南方的苏绣、苗绣、白族扎染等在弘扬各地区本土文化、形成地方性审美观念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最后,教学素材的选择与教材编写还应该注重贴近实际,易于审美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主要是由于初中美术审美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如陶瓷、木雕、刺绣、玉雕等鉴赏内容,还应提供一些可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如,皮影戏是民间颇受欢迎的一种表演艺术,其皮影形象生动,表演富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因此,将其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教师带领学生绘画、剪裁、制作皮影,然后分组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而且可以提升其动手能力,更能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受到审美教育,激发其兴趣。又如凤翔彩绘泥塑,其造型简单,色彩艳丽,十分适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创作。因此,在初中美术审美教育中科学地选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十分重要。
3.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感性认识能力
艺术的鉴赏离不开人的感性认识,审美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培养。对此,在初中美术审美教育中渗透民间工艺美术,需要教师转变传统艺术作品赏析教学的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行感悟。对于同一类民间工艺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展示,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作品的欣赏自行对比和思考,然后针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内容以及从中感受到的精神文化内涵发表自己的观点。无论学生观点表达得如何,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并对其中存在的偏差加以纠正,如此方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结语
民间工艺美术对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其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相关教育者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不断改革初中美术教学,如此才能真正达到美术学科的美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肖柏.略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与价值.艺术评鉴,2018(18).
[2]韩超.“匠人精神”的现在时——文创语境下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更新”论.创意与设计,2017(5).
[3]王然.浅谈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生命”.西部皮革,2017(10).
[4]刘晓丽.民间美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美术教育研究,2017(3).
作者:杨寅
上一篇:沥粉贴金彩绘在装饰设计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工艺美术对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