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2-13
随着现代化社会建设对全能实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当下学校教育也逐渐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脱离出来,不再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多地是要检验学生对于实践技能发挥的素质和能力。这种变化推动了学校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和变革,除了必要的课堂知识教学以外,还包括让学生亲身地处在社会化人才竞争的环境当中。其中较为明显的进步便在于学校与社会企业建立了双向的联合与协作关系,让在校学习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推动自身理论知识的具象化应用。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主体,重点阐述现代学徒制在这一专业中的应用和研究。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应用和研究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联合推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和社会实践岗位的对接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并且以此来为企业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而软件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兼具的社会学科,在当下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相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当下社会人才建设的主流趋势,这也恰好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因此两者的结合也自然具有明显的现世价值。
一、立足现状,发现问题
尽管当下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但这种模式并非随着软件技术专业发展之初便已经存在,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也没有充足的经验积累和丰富的历史依据,这就无可避免地会给学校和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大致可以列为以下几点:
(一)热情欠缺
软件企业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录用要求比较高,它需要人才有高度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些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迅速取得。当下有相当一部分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仍旧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没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并且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也没有做到面面俱到[1]。也就是说,当下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普遍综合能力并不能达到企业录用人才的要求。而对其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并且企业对学生进行训练也无法确切地保证能够取得预计的效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软件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参与积极性。
(二)政策限制
尽管当下部分企业愿意与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实践的合作。但国家在大政方针的制定上较为侧重学校的利益,学生参与培训,学习课程,锻炼技能等活动的资源和场地大部分都是由企业来承担,这就在政策上没有达到平衡。并且,宏观上并没有强调对现代学徒制的监督和管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学生会利用政策的空隙来滥用企业资源。企业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控制投资成本,避免资源浪费,一般会采用提高收费的方法,学校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对相应的合作丧失热情。
(三)岗位有限
软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它自身的实践性质并不能满足大规模学校人才社会技能培养的需要。因此当下学校要想找到能够接纳规模化学生训练的企业并不容易,无法实现记住哦;统一的锻炼和管理。若是让学生分散地参与企业实训,上岗工作,也会出现企业水平不一造成的人才素质不一的现象。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现代学徒制的开展。
二、解决问体,制定措施
(一)具体运用
当下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表现大致可以列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实践任务的引导。现代学徒制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当下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书本知识走到头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分配与之实际能力相符合的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基础知识来进行实际的运用。任务的开展遵循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原则[2]。其次是双师型的培养模式。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机遇。学校通过打造专门的实训地点,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参与到社会运用领域中去,实训地点的教师相较于课堂教师来说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是岗位训练。这种方法的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或者是实习项目。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取得岗位实训的名额,同时选拔学生切身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去,让学生能够走出校园,承担起社会责任。
(二)发展建议
根据上文中所叙述的当下现代学徒制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可以大致将改进的方法列为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教育内容的改革。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之后要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学校要根据学生实践训练的进度和要求来调整教学的方式和课程的安排,要让学生能够与社会实践接轨。企业要根据学校设置的具体课程来制定自身的实训内容,各司其职。二是要激发参与热情。当下企业普遍对于和学校合作这一模式抱有保留意见。因此在政策上要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学生实训,学校也要在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是当地分配给学生任务和工作,让学生能够协助企业完成内部的工作[3]。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当中的应用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是促进企业和学校双效共赢和协同发展的正确途径,也是软件社会性人才培养的应有之策。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推动学生走出课堂,扎根书本,发挥自身的能动思维。合作企业要重视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合作,要完善自身的资源建设,为在校学生投入社会打造良好积极的氛围和环境。双方要正视当下应用中的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殷佳庭.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2).
[2]刘波,刘洪武,陈永峰.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3]李军.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7):216-217.
作者:罗大伟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营销
下一篇:综合观测场地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