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4-14
公路统计指的是利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公路建设、使用以及养护过程进行统计调查,并对以上活动实施经济统计监督,从而更好的为公路交通规划和公路养护计划提供数据依据。近年来,我国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发挥统计工作在公路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统计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统计工作;公路管理;作用
1统计工作在公路管理中的重要性
公路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公路统计工作,公路统计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公路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公路的经济活动提供全面完善的信息资料并进行监督,进而更好的为公路科学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总结来说,公路统计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正确的反应当前公路的整体运营情况。公路管理者在做出管理决策前必须要对公路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统计工作能够很好的达到这一要求,它一方面能够及时、全面、准确的反应公路的运营状况,另一方面能够将影响公路运行的外部因素进行及时搜集和整理,公路管理者只有充分掌握这些资源,才能科学的做出决策,制定出切合实际又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提升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第二,做好公路统计管理信息化。加快公路统计管理信息化进程是加快公路交通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路径,信息化处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和完善传统公路统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公路管理的整体质量。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公路管理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路统计作为公路管理中最核心的部门之一,在日常工作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公路建设、养护数据,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充分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搜集整理功能,及时的录入相关信息,通过计算机将各种数据按照既定要求加以处理,准确快速的完成公路统计工作。第三,公路统计工作能够实现对公路系统的及时诊断,利用统计学基本方法对返回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到影响决策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及时寻找出公路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公路科学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当前公路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今公路统计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为公路管理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它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亟待有关人员完善。(1)公路统计范围不全面。当前在统计信息系统中,公路里程等相关数据仅包括在交通部门内进行建养的公路,但是一些由地方或者其他部门进行建养的公路,还没有完全列入公路统计范畴,另外,各地区公路改造和养护的统计口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统计数据的可比性较差。因此当前我国公路统计范围和指标体系还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出全行业的公路情况。(2)公路统计体系不完整。我国当前运用的公路统计体系,一直是按照部门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范畴进行设立的,体系中主要包括对公路里程、公路附属设施、公路建养部门的主要机械设备、公路生产和养护工作人员以及公路管理机构等内容的统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一统计体系能够反映出公路的整个建设、养护、管理情况,为公路的发展提供建议。但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进入到市场经济体制后,公路发展管理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的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的建设也必须得到相应的调整。另外,公路结构的不断变化,涉外公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对公路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原有统计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的。(3)统计资料准确性不高,上报不及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公路施工、养护单位分布在不同的公路路径,因此公路统计基础资料十分分散,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工作比较困难,另外公路工程施工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较长的施工周期导致信息数据反馈缓慢,计算结果准确定不高。最后,公路路况等信息的统计还受到天气变化、公路设施等情况的影响,很难进行有效的事前预测,因此存在上报不及时的情况。(4)统计信息处理手段有待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公路系统在推广和应用计算机软件以及信息搜集、处理、输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硬件设施和档次还是软件开发利用效率都还存在这一定的差距,一些数据指标还无法直接导入并应用于统计报表中,另外目前统计报表管理系统还不能充分的应用现代化网络手段为公路的建设养护提供全面的规划建议,对公路管理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完善公路统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1)加强管理规范。为了提升公路统计工作的质量,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提高对公路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健全统计工作的制度,加强管理规范。首先要对源头数据收集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由于公路统计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基础数据都需要统计人员进行手工测量,为了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性,统计人员在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和加工时,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循各项规章要求,对每一项数据都进行仔细核对、综合衡量。其次,原始数据收集上报后,数据审核人员必须对上报的数据进行仔细的审核,做到数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落实到人。(2)完善计算机平台建设。公路统计工作中,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整项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统计工作质量,统计部门应该建立一套高效、统一的现代化信息平台,从而让更多的部门能够共享数据信息,为统计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源。建立一个完善的计算机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公路信息数据库的功能能够同时兼顾上级管理部门和公路施工养护部门的需求,将公路统计和公路基础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真正的实现公路统计网络化,促进公路统计工作更好的发展。(3)提升统计人员素质。做好公路统计工作,一方面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要依靠踏实的人才,因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一支认真负责,业务过硬的统计工作队伍,从根本上提升公路统计工作的工作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路统计部门首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统计人员爱岗敬业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其次统计部门应该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统计专业培训学习,全面实现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最后,应该加强统计队伍的稳定性,加强统计团队建设提升整个团队综合素质,为公路统计的及时性好全面性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春郁.公路统计管理信息化初探[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10).
[2]蒋军峨.浅析公路统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
[3]苗彩虹,冯军科.浅谈公路统计工作的完善与发展[J].科技成果,2011(8).
作者:高瑞芬 单位:滦南县交通运输局
推荐阅读:
上一篇: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下一篇:数据分析技术在化工检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