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农业核心论文 > 全国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全国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4-17

  在分析全国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农业生态敏感性、农业生态恢复力和农业生态干扰 性为准则,构建 9个一级指标和 16个二级指标的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相关统计年鉴、气象、遥感 等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赋权评价农业生态系统脆弱区的空间分布和各农业可持续发展区的生态脆弱性程度。结 果表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农业生态系统微度和轻度脆弱区面积占 51.97%,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中度、 重度和极度脆弱区面积占 48.03%。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区的优化发展区中农业生态系统微度和轻度脆弱区占 93.92%,适度发展区中轻度和中度脆弱区占 79.93%,保护发展区中重度和极度脆弱区占 85.27%,总体来说农业生 态系统的脆弱程度排序为保护发展区 >适度发展区 >优化发展区,二级分区排序为青藏区 >西北及长城沿线区 >黄 淮海区 >西南区 >长江中下游区 >华南区 >东北区。研究结果对于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程度选择不同的发展策 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全国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脆弱性;指标体系;评价

  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中相对于外界扰 动影响具有的敏感性和恢复能力,它是系统自身固有的属性, 在外界影响因素的扰动下表现出来[1]。自从提出生态过渡 带的概念之后,评价生态脆弱性始终是脆弱生态环境研究的 主要内容之一[2],是诊断区域环境问题[3]、识别关键脆弱环 境因子的重要手段[4]。很多学者对高原高寒生态系统[5]、森 林生态系统[6]、湿地生态系统[7]、流域生态系统[8]、岩溶生态 系统[9]、山地河谷生态系统[10]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 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11-12]的脆弱性进行评价。综合指数法

  是脆弱性评价最主要的方法之一[13],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征建立生态脆 性评估指标体系,运 用 主 成 分 分

  析[10,14-15]、层 次 分 析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 称 AHP)[5,7-8]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或者综合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等多种方法确定指标权重[16],最后结合建立的模型计算脆弱性综合指数。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类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介于 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特殊生态形式[17], 具有食物生产功能,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相关的食物安全直接关系着国家安全[18]。农业生态系统不仅能维持人类生存, 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维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生态系 统的脆弱性是指某一地区农业生产过程对气候、环境变化等 敏感因素反应的强弱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生产、生态等环境要素对气候变化影响可能适应性的综合不稳定反应[19],是农业 生态系统对外部压力的敏感性及自身适应能力的函数[20]。 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 产生食物安全问题等[21]。相对来说,国内对农业生态系统脆 弱性的评价研究较少,赵艳霞等以典型的农业生态脆弱区北 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气候脆弱性 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构建了气候敏感类、环境敏感类、农业 生产类、社会经济类 4类共 17项指标的农业生态系统气候脆 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这是针对小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 没有考虑海拔、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 响[22]。何磊等采用相似指标体系对内蒙古通辽市各旗(县) 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脆弱性评价[23]。周松秀等对湘中丘陵 盆地、三峡库区(重庆段)进行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评 价[14,16]。也有一些学者侧重于农产品品质、食物安全和生物 安全,进 行 了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的 健 康 评 价 方 法 和 实 证 研究[17,24-25]。

  县域或省域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和方法无法直 接应用到全国范围。本研究探讨全国尺度下的农业生态系统 脆弱性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分析不同农业生态系统脆弱区的 空间分布,以期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全国农业可持续发 展提供决策参考。2015年 5月,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和国 家林业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5—2030年)》,将全国划分为 3个一级农业发展区和 8 个二级亚区(表 1、图 1),本评价结果拟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 展分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评价方法

  1.1 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自然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许多能量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不但受自然规律的控制,也受经济规律的 制约[24]。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是生态系统相对人的利用性 而言的,不可利用的和不承受人类活动的生态系统就没有脆 弱性可言[26],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脆弱生态系统形成的 2个基本条件,没有自然环境“先天的”不稳定和人类活动“后 天的”超负荷干扰,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就无从谈起。

上一篇:农业机械工程绿色技术推广

下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难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