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核心论文 >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的应用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的应用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4-20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的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护理标识;应用效果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特殊部门,患者主要为各科室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医护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围术期内极易发生术前准备失误、无菌操作不当、护理记录有误等各类风险事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手术室中加强风险控制管理十分必要[1]。为了探讨更加科学、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案,本文以我院近1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2岁~76岁,平均年龄(62.23±3.49)岁;包括胃肠道手术21例,骨科手术16例,胸外科手术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4岁~78岁,平均年龄(62.51±3.58)岁;包括胃肠道手术23例,骨科手术13例,胸外科手术4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精神病、帕金森、老年痴呆;②手术禁忌证;③无法配合研究者。2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协助医师和麻醉师完成手术、准备手术器械和药品等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实施风险管理护理:①在腕部为患者佩戴个人信息标识,以便手术室护理人员快速掌握患者个人信息,结合标识牌颜色辨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根据从病房护士处预先接收到的患者信息资料迅速核对患者身份,确保信息无误。②术中给药。受患者个体性差异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如不加强控制则极易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因此应做好患者既往过敏史的相关记录,将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标识放置在输液架上,每次输液待核对无误后再行操作。③在管道醒目位置张贴输液和引流管道标识,包括管道作用、使用时间。④手术室治疗涉及到的药品种类繁多,不加标识则会导致医护人员忙中出错,发生护理风险事件。采用不同颜色区别各类药物的使用方式,同时张贴药物标识,详细记录药物名称、用药时间、用药量。⑤明确标识手术室污染区和无菌区。⑥做好手术设备防护标识,确保设备的性能正常。⑦在手术室门口放置警示标识,标明手术进度,以便家属了解手术进展情况。1.3观察指标统计2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内容包括护理投诉纠纷、护理记录有误、术前准备失误、无菌操作不当、反复穿刺。1.4统计学方法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中护理标识可通过准确标识患者身份信息、治疗药物、手术室环境、管路管理内容等信息内容,为医护人员清晰、高效地辨别患者、治疗环境、药物提供有利条件,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差错事件,提高手术护理安全性,该种风险管控方法近年来在手术室护理中得到了逐步应用。据相关报道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配合护理标识措施,为患者治疗护理全程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标识性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升安全性[2]。有学者对140例性手术治疗的患者研究后发现,应用护理标识的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86%,远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显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进行风险管控可有效改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3]。本次研究证实,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5.00%,与对照组的22.50%比较明显降低(P<0.05),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手术室风险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防控术前准备失误、护理记录有误等风险事件发生,降低护理投诉纠纷率,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有效改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降低投诉纠纷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手术护理服务,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秀华.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b12):210-211.

  [2]王君娣.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129-131.

  [3]张文晋,王艳,苏蓉.应用护理标示对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1):169-170.

  作者:张俐玲 单位: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推荐阅读:护理专业女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哪些培养对策

上一篇:一体化护理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实践

下一篇: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