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5-13
当前,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农村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生源急速下滑,教师频频调出,学校办学规模曰渐缩小,一大批小规模学校在农村骤然出现,学校管理也是闲难K重。如何不再让农村教育在教育路上“病痛”地前行,作为学校管理者有责任去思考这一问题,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以求共研。
一、留住教师、发展教师、让教师乐在其中
首先,做“悦”读型教师。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要打造“悦”读型教师,让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同时,广泛涉猎文学、竹学、管理等方面的书锫.积累知识,丰富自己。学校可以利用“同读一本书”活动,在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等时间交流收获,唤醒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激发教师职业的获得感。必要时可以树立榜样,让榜样引领带动,使身处乡村的教师坚守着对职业的那份爱。其次,建教师共同体。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合作的时代,教师的发展需要建立学习共同体,让教师学思结合,在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测试等工作中共同研究,为同一目标IM接续奋斗,力争在思想统一的前提下共同研讨、交流,使得大家在这个共同体里彼此感应生命,思想相互交流,教研合一,在不同的起点上实现多样化、最大化发展。掖后,教师自主发展。作为学校管理者,应给教师留白,让教师闲时手捧“书闲庭信步,在知识的海洋里与圣贤对话,增添教育思想,得到教育智葸,滋养教育自信,萌生教育激情;可以信手拈笔写写毛笔字,听听音乐来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也可以游走于田间地头,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让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同万物共生长。这一举措目的是U:播种幸福的人先幸福起来,进而将生命中获得的幸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行有榜样,做有标准。
二、立足学生、引领成长、让学生乐在其中
首先,让学生做以书为友的“书虫”。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来源于紧张感的释放。教师要引导孩子爱上读书,多读书,从书中找到“紧张感释放”的信源,让学生直面闲境,摆脱困境,享受人生。学校要将那些藏在图书室里I播大觉的图书腾个地,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学生随手可拿、随地可取、随时可读,让书籍真正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朋友。其次,让学生做快乐幸福的天使。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爱玩。面对教室内寥寥无几的学生,我认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应加大学生的集体活动,而不是减少或者是不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应以学段为单位开展活动,应根据教师的特长、或聘请一些校外艺人开展乡村本土的、校本化的活动,让学生深爱本土文化的同时,还留恋第二课堂带来的快乐。用活动的常态化开展,点燃学生心中艺术之火。最后,让学生尽情享受健康美食。农村学校早上都提供营养早餐,学校可在营养早餐上做文章,下功夫,花心思。学校可根据实际,变着花样提供美食,让这份美食成为学生每天上学的第一份期待。另外,学校还可以举办“美食节”,因学生较少,教师可参与其中,活动设计时将创新、节约、团结的元素渗透在内,这样做不仅拉近了师生关系,而且也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参与管理、协同推进、让家长走近学校
家长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家长的需求。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告诉我,学校要发展需要家校联手,同频共振、合力推进,方可取得实效。旨先,让家委会成员参与学校管理。在家长中遴选一些懂教育规律、品行端正、威望高的家长作为家委会成员,并将它们吸纳到校委会当中。按照学校《章程》依规办爭,学校>T(大决策、部署都让其参会并表决。并要求家委会成员在家长中利用群、微信群、学校公众号广泛宣传,争取在家长知晓的基础上给予学校工作最大的支持和配合。其次,让孩子们的父母紧跟时代的发展。当今孩子的父母往往是用咋天的知识教疗今天的孩子,却又要让孩子去面对明天。也就是说,新时代的父母若不发展,就不会给孩子的成K带来希望。新时代教f呼唤“新父母”。基于此,学校将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发放家校联系卡、建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来宣传教育,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能力,让父母与时俱进,去主动适应教育变化,迎合教育的发展,为孩子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作者:陈永学 单位:皋兰县魏家庄小学
上一篇: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
下一篇: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