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核心论文 > 师德师风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师德师风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5-26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的师德师风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大学英语教师面对的是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在知识层面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还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人文教育,本文就英语教师师德师风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的目的。

师德师风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教师;师德师风;人文素养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就是教书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体现为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对大学英语的学生来说,英语不仅仅是一项工具型学科,更是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价值观的人文学科。

  1高校师德师风现状

  目前高校教师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最大,他们与学生的思想成熟度没有太大的差距,在对事物的看法和接受程度方面没有太大差异,也是这种没有代沟的年龄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对学生的影响也越大,然而目前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是职业理想不够坚定,缺乏牺牲奉献的道德精神,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二是教书育人思想意识淡薄,看重职称评比而非教学成果;三是团队协作精神淡薄,自私自利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在新加入高校教师队伍的教师多为年青一代,他们没有吃过苦,从小就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缺乏忧患意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历史上的各行业的榜样故事知之甚少,加之在学校上学期间就缺乏道德思想方面的正确指引,缺乏思想教育方面的理论熏陶,现在很多大学都没有道德品质课程,只有在政治思想课上稍微说一下,缺乏系统的理论灌输,仿佛高质量的生活就是每个人正常的生活水平,虚荣和急功近利成为追捧的目标,在物欲横流的商业时代,职业理想的根基已经动摇和腐化了;二是少数教师认为教学的本职工作是完成书本上的教学目标,至于学生学成什么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德和人文素养与自己无关,上课时仿佛就是为了应付那漫长的90分钟,学生上课的状态如何毫不关心,更有甚者上课说些社会上的负面言论,把不好的语言恶习和行为失德现象传输给学生,给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有很多教师为了职称评比学术造假、奖励造假,所有这些都让教师迷失了自己的职业初衷;三是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教师之间的互通机会较少,造成同事间越来越疏远的关系,这样的冷漠的工作关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科研成绩,同事间不能沟通学科内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不能群策群力共同攻破一项科研项目,教师之间遇到问题互相推诿、遇到利益争先恐后。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传递良好的师德师风对于学生良好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呢?教师应该明确,英语作为文化的载体,除了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外,还应该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将人文教育和语言习得良好地结合起来。要想把英语学好,就要把握西方文化、历史和传统,包括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展开,提出以下措施:首先,教师应从知识层面进行渗透教育,英语教师应熟悉中西方文化,关于每一个词语的文化背景都应该进行详解讲解,并通过电影、音乐和课件的方式进行教授,有很多英语教师都有出国培训的经历或海外留学的经历,你会发现,每当你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经验的时候,他们都会兴趣盎然的仔细聆听,你能看出学生对于异国文化的渴望和好奇。其次,要具备良好的自身道德素质和个人魅力。教师应当在工作中积极投身思想道德品质建设,多发掘身边同行业的榜样作用,实现从接受学习到内化于心的转型,只有从内心往外的遵循师德师风,才能把教师职业当做信仰来看待,努力学习教师行业的榜样故事,向优秀的教师黄大年同志学习,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是师德的核心,只有教师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次,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也能够深深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一个干劲十足、热情洋溢的课堂,还哪有闷闷不乐的学生、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一言一行都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审美观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才能感染学生、感动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讨论话题和文化轶事、组织丰富多彩的西方文化讲座、辩论和舞台剧等等。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情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文化情操和民族意识,21世纪不仅是注重科技的时代,更是强调文化的时代,科学与文化的结合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内容涵盖了科技、艺术、地理、人文等一系列的范围,在高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门工具型和人文型的学科,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将语言知识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素质整体提升起来。

  参考文献

  [1]谭小平.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2]杨青.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3]喻惠群.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J].文教资料,2007(2).

  作者:赵春贺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上一篇:高等教育投资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三环节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指导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