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农业核心论文 > 农资经销商新零售模式与构想

农资经销商新零售模式与构想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6-22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农资经销商新零售模式与构想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农资的内容,欢迎咨询本站的在线编辑为您解答。

农资经销商新零售模式与构想

  关键词:农资;零售

  一、农资经销企业探索新零售的必要性

  1.客户群体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不断涌现。跟传统农业生产主体相比,他们在农业需求上更加专业化,年龄结构上更加年轻化,消费习惯上更趋线上化。在服务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时,需要将传统的一买一卖销售方式改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销售服务方式。2.所售商品正在发生变化2015年,农业农村部(时称农业部)开展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农村部也表示将持续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力争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从零增长转为常态负增长。这项行动主要目的是推进农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农资经销企业不但在产品上进行“消费升级”,如从提供传统的肥料转向水溶肥、微生物菌肥、植物营养等多样化产品,还要在服务上从传统的农技指导到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转变,以系统化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3.销售渠道正在发生变化马云提出,以后的零售不是思考怎么卖东西,而是学会怎么服务好你的客户。对于现在的农民来说,要想购买农资商品,传统一点可以去农资店,方便一点可以直接网购,规模大一点可以由厂家直供……;而对于农资经销商来说,销售农资产品也不再是单单依靠传统门店,而是线上线下并行。如通过农资电商扩宽销售渠道,甚至服务也成为农资产品的流量入口,成为未来农资经销渠道的关键。如很多农资经销企业通过测土配方销售化肥,通过无人机飞防销售农药……农资经销企业要正视销售渠道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服务好客户。

  二、农资行业对于新零售的探索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新零售研究报告》给新零售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新零售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的形态,其核心价值是将最大程度地提升全社会流通零售业运转效率。诚然,随着互联网风口和数字时代的到来,国内很多农资生产、流通企业甚至电商大佬都借机试水农资电商,以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线下市场之外寻求一片线上的“蓝海”。探索农资新零售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格局:1.综合电商涉足农资以阿里和京东为代表,此类模式以综合性电商平台为依托,凭借自身的超级互联网入口地位,涉足农资电商业务,如阿里村淘、京东农资频道等。2.垂直型农资平台该类平台专注于农资领域,目标客户明确,能轻易实现同类产品之间的比价、比货功能,注重客户服务,主要由农资生产商、供应商入驻,面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如云农场、农一网。3.传统农资企业涉足电商“+互联网”对传统农资企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熟的物流、营销系统、品牌口碑、服务体系和长期扎根基层了解消费者需求等方面都是非农资基因电商无法比拟的。如新都化工的哈哈农庄、鲁西化工的鲁西商城、中化化肥的买肥网、金正大的农商1号等。4.O2O综合服务型平台典型的是浙农集团下属的中农在线智慧农资平台和农村商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其中中农在线智慧农资平台保护传统经销渠道,避免直销,依托政府资源、浙农集团大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庄稼医院体系,在浙江省内建成的新型庄稼医院总数达到52家。而汇通达农村商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主要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零售等科技手段,主要涵盖包括涉农金融、蓝领就业、农村物流、农资流通、绿色能源、农村交通及农村大数据等模块(表1)。对于农资新零售模式探索,像淘宝、京东等综合电商涉足农资。虽然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短时间实现网点覆盖,但农资商品有其特殊性,需要技术和服务支撑,所以上述综合平台在农资业务增长上并不迅猛。对于垂直型农资平台和生产企业建立电商平台,目前看,一方面是因为线上渠道对线下渠道有冲击,造成分销商的抵触;另一方面是因为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而平台缺乏资金支持,很多已停止运营,存活的也是举步维艰。O2O综合服务型平台,目前看提供的不单单是农资销售,还有很多解决农业生产痛点的服务也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从而更受青睐。比如,中农在线已与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科技推广中心签订了全国新型庄稼医院推广合作协议、汇通达获得阿里巴巴4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三、农资经销商新零售模式构想

  2016年,马云在出席云栖大会上提出: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来,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模式。而在农资行业处于卖方市场情况下,农资经销商价值得到体现,也更有优势去探索新零售模式。与上游厂商、电商平台相比,广大农资经销商长期活跃在市场一线,更为熟悉行业、了解农户需求;与零售商相比,经销商在资源的获取能力和整合能力以及在综合服务的提供能力上更有优势,更能满足农户的需求。那么在新零售时代,农资经销商如何发挥优势,构建新零售模式?笔者提出如下模式:1.线上销售平台和引流平台。近年来,像阿里、京东等综合电商不断加大对线上农资业务的支持和投入,此外,像先正达、拜耳等国际农药巨头也通过实力较强的经销商开设网上店铺,涉足农资电商,说明农资线上销售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也是对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农民的消费习惯的一种迎合。可以预见,未来线上必将会成为农资销售的主渠道和服务的主渠道,形成线上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服务的良性循环。比如,宁波金惠利将农户根据作物分门别类建立微信群,把农民会开到线上;经销商建立微信群,利用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产品及技术信息;在东北地区的一些区域经销商,根据农户浏览习惯,在抖音、快手上开设账号,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方式推广产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线下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为了迎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和需求,传统的农资经销网点销售功能会逐渐的削弱,而服务功能将得到强化。未来的农资经销网点功能将由单一的农资销售,丰富成为能为农户提供栽培指导、测土配方、农机服务、供应链金融、农产品销售等众多服务的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目前浙江供销社系统正在推进该项工作试点。同时,鉴于农资商品的特殊性(部分农药还属于危化品)、目的地的偏远性(一般都在农村)和农资物流要求的快捷性,要发挥农资新零售优势就要建立农资物流中心。建立针对农资行业特点的物流信息化平台,利用大数据和完善的网络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3.支撑技术和数据。农资新零售与其他行业新零售模式最大不同就是其技术性,主要体现在需要聚焦作物、聚焦区域、聚焦农户,因地制宜开展作物解决方案的研究;引进、筛选、研发与市场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的新型肥料及农药产品;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农资新零售离不开技术支撑,就需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如浙农集团在企业内建立了浙农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聘请专家担任顾问等推进作物解决方案研究、新型农资产品的研发和农技人员培训。农资新零售要实现“精准施策”还要发挥大数据作用,要建立业务大数据平台,通过BI系统获取各应用中的采购数据、销售数据、库存数据、营销数据、技术服务数据,来分析客户购买行为习惯;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采集在各地试验示范基地作物生长、施肥用药、气候土壤等各类数据。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病虫害检测,对农作物的产量进行预测,为农产品市场行情判断提供依据,从而为农资综合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总之,农资新零售是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数字农业推进的一次自我变革,迫使传统农资行业多种渠道发力,多种资源整合,但又要做到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方能在新零售市场浪潮中实现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天下网商.新零售全解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2]于平平.新零售究竟怎么干[J].农资与市场,2018.

  作者:胡大为

上一篇:农业信息化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下一篇:设施畜牧业用地标准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