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核心论文 > 消风散如何治疗艾滋病并发皮疹

消风散如何治疗艾滋病并发皮疹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7-31

  消风散加减治疗艾滋病并发皮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并发皮疹患者74例,简单随机化法分观察组(n=37)、对照组(n=37)。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予以赛庚啶片、维生素C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消风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各脱落1例。观察组复发率20.83%(5/24)低于对照组52.94%(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加减治疗艾滋病并发皮疹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风险。

消风散如何治疗艾滋病并发皮疹

  〔关键词〕消风散;艾滋病;皮疹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患者皮肤黏膜是最易受侵部位之一,约占20%~30%,其中皮疹为常见症状。目前临床主要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采用赛庚啶片、维生素C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西药治疗,虽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复发率较高。皮疹属中医“湿疮”范畴,患者血气失常,湿热瘀阻,故其肌肤生燥生风。消风散出自《医宗金鉴》,具有清热除湿、熄风养血,恰合皮疹病机。笔者以本院艾滋病并发皮疹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消风散加减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艾滋病并发皮疹患者74例,简单随机化法分观察组(n=37)、对照组(n=37)。观察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20~59岁,平均(41.52±6.89)岁;艾滋病病程0.2~7.0年,平均(3.15±1.40)年;皮疹病程2~12d,平均(5.06±1.43)d。对照组男17例,女20例,年龄22~59岁,平均(39.75±8.03)岁;艾滋病病程0.3~7.2年,平均(3.34±1.18)年;皮疹病程2~11d,平均(5.11±1.29)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1.2.1纳入标准均已确诊为艾滋病,且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经临床症状确诊为皮疹;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1.2.2排除标准肾功能障碍;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肝炎;过敏体质。1.3方法1.3.1对照组予以HAART治疗。口服赛庚啶片(福安药业集团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283)2mg·次-1,3次·d-1;维生素C片(宁夏康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4020023)0.3g·次-1,3次·d-1;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466)4mg·次-1,2次·d-1。1.3.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消风散加减治疗,组方:防风10g,荆芥10g,蝉蜕10g,苦参10g,竹叶10g,丹皮15g,赤芍15g,生地20g,当归20g,紫草20g,生石膏30g。每日1剂煎服,早晚各煎1次(加水300mL煎至150mL),均饭后1h内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用药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类食物及虾蟹等海鲜。1.4疗效评估标准皮疹完全消失,无瘙痒症状为治愈;瘙痒等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皮疹面积减少>50%为好转;瘙痒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皮疹面积减少≤5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1.5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疗效。(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症(4项)记0~6分,次症(7项)记0~3分,共45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两组均对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复发标准为再次出现瘙痒、皮损等。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随访6个月,两组各脱落1例。观察组复发率20.83%(5/24)低于对照组52.94%(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艾滋病并发皮疹具有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中医认为其多由感受六淫外邪,侵淫肌肤所致,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患者脾脏受损,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而阴血不足致使生风化火。消风散主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疮疥,搔痒不绝”,方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痉,《药类法象》谓之“治风通用”;荆芥祛风解表、透邪消疹;蝉蜕疏散清热、透疹止痒,《本草纲目》载“治头风弦晕,皮肤风热作痒……”;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当归补血、润燥;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赤芍、紫草活血化瘀;竹叶清热除烦,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全方合用,共奏祛风止痒、清热润燥等功效,祛邪不伤正、泻火不伐胃、凉血又护阴[1-2]。本研究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消风散加减,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永宏等[3]研究结果一致,证实该方案的有效性。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还发现,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随访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风散中荆芥、防风、蝉蜕、苦参、当归等有效成分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物质释放,具有抗组胺、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进而发挥抗过敏作用,减轻患者症状;而丹皮、地黄低聚糖及当归多糖则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抑制患者预后复发[4-5]。上述结果表明,消风散加减治疗艾滋病并发皮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综上可知,消风散加减通过发挥祛风止痒、清热润燥等功效缓解艾滋病并发皮疹患者症状,具有显著疗效,且有利于降低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凌云,孙妍彦.消风散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2):54-55.

  〔2〕刘文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荨麻疹的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2):82-83.

  〔3〕陈永宏,牟方政,向江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患者并发皮疹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9):126-127.

  〔4〕锡金塔娜,张明波.针刺联合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10):77-79.

  〔5〕徐萱.消风散加减方联合NB-UVB治疗玫瑰糠疹风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作者:杨晓霞

上一篇:情景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

下一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无机化学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