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核心论文 > 血尿酸与高血压临床

血尿酸与高血压临床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8-08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自2016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并将研究组按照高血压分级分为高血压Ⅲ级组(41例)、高血压Ⅱ级组(52例)和高血压I级组(57例),分析血尿酸与高血压级别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尿酸(423.45±38.56)(μ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83.23±40.12)(μmol/L)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高尿酸血症52例(34.67%),明显高于对照组18例(12.00%),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Ⅲ级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压Ⅱ级组、高血压Ⅰ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呈正相关,临床可以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观察高血压病情变化水平,两者互相作用。

血尿酸与高血压临床

  关键词:血尿酸;高血压;相关性;临床分析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随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常见慢性病。一般随着人们年龄增加血压水平不断升高,尤其以收缩压表现明显,但舒张压在50岁后会有所下降。现今,人们对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的探究和了解不断加深,高血压诊断标准不断变化。一般认为血压水平有差异的人发生心血管病的状况不同,由此引出血压分层概念。制定治疗方案需参考血压值和危险因素,医生应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评估其最适宜的血压范围。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使得高血压发病率日益升高,已有临床实践表明高血压发生、发展及预后中高尿酸作用显著[1]。本文现将血尿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2019年7月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性疾病者;②原发性痛风者;③血液系统疾病者;④肾脏疾病者;⑤甲状腺疾病者;⑥精神病者。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并将研究组按照高血压分级分为高血压Ⅲ级组(41例)、高血压Ⅱ级组(52例)和高血压I级组(57例),三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1.2研究方法两组均禁食8~12h,清晨空腹抽取3mL静脉血,分离血清,血清尿酸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测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尿酸血症标准:血清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1.3观察指标观察及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的血清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1.4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20.0,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sx±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尿酸水平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2。研究组高尿酸血症52例,占34.67%;对照组高尿酸血症18例,占1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21.540,P<0.05)。2.2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的血清尿酸水平高血压Ⅲ级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Ⅱ级组和高血压Ⅰ级组,高血压Ⅱ级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Ⅰ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2.3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血压Ⅲ级组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压Ⅱ级组和高血压Ⅰ级组,高血压Ⅱ级组明显高于高血压Ⅰ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4。

  3讨论

  迄今为止,我国高血压发病人数超过2亿[3],患者血压若得不到控制,极易导致心脑肾等并发症,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给家庭、个人及社会造成负担。正常者的血压将随着情绪、环境、饮食等方面出现波动,而高血压患者血压将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若血压长时间处于升高,将使多器官受损,且出现脑梗死、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严重者可出现死亡[4]。因此,加强高血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在血液中以游离的尿酸单钠盐形式存在[5]。血尿酸水平的高低与高血压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6]。此次数据调查发现:研究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Ⅲ级组血清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也高于Ⅱ级组、Ⅰ级组。由此表明: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关系密切,且随着高血压分级的不断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也随之而增加。主要是尿酸可抑制一氧化氮合酶,使得阻力血管与肾小球小动脉收缩,增高血压[7]。此外,尿酸也可引起血管收缩使得血压上升[8]。以上机制共同促进,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因此,临床医师应注意患者体内的血清尿酸水平,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适当进行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同时,需做好患者饮食指导[9]。综上所述,血尿酸与高血压有着密切关系,应做好血清尿酸水平的检测,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郭志军,郑绍平,张静怡.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11):1077-1080.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3]殷晋华.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脂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及其检验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34-35.

  [4]吕金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相关关系探讨及其临床应用[J].临床研究,2017,25(1):160-161.

  [5]张静平,曹婧婧,王滨燕,等.华东地区成人高血压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联性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4):441-444,458.

  [6]杨国涛,赵红英,董爱勤.血清尿酸水平对无神经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0):3731-3735.

  [7]王亚莎,王伟占,李永辉,等.某三甲医院医师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8,58(30):15-19.

  [8]鞠文浩,刘金波,赵红薇,等.高盐饮食对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4):346-350.

  [9]王蓓,林玲,赵嫦.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叶酸与血尿酸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1):16-18.

  作者:张开萍

上一篇:循证护理在肛肠手术患者护理的应用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患者优质护理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