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8-29
《医学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在医学类院校的地位却在不断地下降。通过在教学一线的实践,本文分析了《医学物理学》这门课程在医学类院校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结合自身经验对《医学物理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医学物理学;医学院校;教学方法
医学物理学是医学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是用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研究生命科学[1]。该课程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流体的运动、振动、机械波和几何光学等,这些内容都与具体的医学病理和生命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培养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加强医学物理学的教育[2]。然而,现实中的医学物理学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作者通过在教学一线的实践,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法。
1目前在医学物理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不重视,不感兴趣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的学生物理基础比较薄弱,并且认为自己是医学生,只需要学习医学知识,不需要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所以学生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医学物理学。学习该门课程的动力主要源于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对学习该门课程的认识普遍停留在背公式和做练习题,所以学生普遍觉得学习提不起兴趣[3]。
1.2教师对医学知识掌握不多,讲解枯燥
教医学物理学这门课程的老师大多出身于物理学院,对相关的医学知识掌握的比较少,在教学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就更少了,最终导致这门课程变成了物理课。有的教师对该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到位,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分主次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点,最终教学结果并不理想。
1.3教学模式单一,考核标准单一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还停留在粉笔加板书罗列知识点的模式,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度,整堂课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但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满堂灌的模式下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由学生的考勤和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在这种考核标准下,经常会出现平时不学,期末狂背的现象。
2医学物理学在教学中的探索
2.1改变学生观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之所以不重视医学物理学,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充分。教师应该在教学伊始,就向学生说明该课程的重要性。之所以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物理学这门课程,一是科学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各个学科不再是独立发展,而是互相渗透,相互交叉,而医学物理学就是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二是物理学本身的特点:生命科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研究领域从宏观走向微观,物理学既有系统的定量的理论,又有精密的实验方法,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学习医学物理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逻辑思维,为学生后续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固的思想基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比如在讲原子核磁矩时,可用陀螺的重力矩为例向学生解释;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比如在讲伯努利方程时,把两张A4纸靠近向中间吹气,让学生观察现象,通过直观感受产生疑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2丰富教师医学知识,加强同行交流
老师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的医学知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邀请一些临床的教师给大家开展医学知识培训,或者与其他医学院的老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5]。现如今物理学和医学技术都在突飞猛进,老师们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和优化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物理学与医学案例有机地结合,突出物理知识的医用性。比如社会上有言论称病人做CT检查的时候会产生对人有害的辐射,教师在讲核磁共振的时候就可以先把这个言论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是否真如传言所说。然后教师具体讲解核磁共振的原理,紧接着让学生来分析这个言论是否正确,错在哪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他学的物理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门课程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2.3改革教学模式,完善考核标准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了,亟需新的教学模式。我们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着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帮助解决问题,穿插着使用多媒体和雨课堂。在考核学生时,除了期末考试成绩之外,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对问题的解答以及对问题的不同看法都是得分项,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改变以前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通过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我们培养医学人才应该以高素质,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服务社会为目标[6]。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医学物理学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磊,冀民.医学物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姚力.医学物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交通医学,2002(04):429-430.
[3]钟洋,冯笙琴.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医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190-191.
[4]周涯,任社华,黎小惠.医学物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7(06):502-503.
[5]吕龙凯.医学物理学与医学学科渗透教学过程的探索与实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5):128-129.
[6]周涯,任社华,黎小惠.医学物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7(06):502-503.
作者:黄高飞
上一篇:药学本科专业对标建设情况
下一篇:医学学术期刊现状和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