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11-07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分析民办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混合教育模式的教学环境建设,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关键词:软件工程,互联网,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传统的教学是通过教师言传身教,通过特定的传授知识的场合(即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有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以“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兴起,标志着新式教学的应运而生,也是教育行业对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胆改革。因此,对于民办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使用新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和实践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凭借着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线上学习的综合优势,成为教育行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为了加强“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实践,使用混合教学的新模式对民办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进行试点性质的教学尝试,对“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就十分必要了。研究分析能使教育教学模式从实际出发,少走弯路,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向导的新型教育模式,满足现代社会教育教学的时代需求[1]。(1)“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特点。“互联网+”的在线学习模式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学生在线上可以轻松愉快的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也不再死板充满了师生教学间的互动,是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然而教学的过程过度地在网络上完成是不可取的,线上教学的方法缺乏教师的深度参与,线上学习更多是一种新鲜感,一旦新鲜感过去,学生的学习没有教师的现场严格督促,尽管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有趣、互动交流方便快捷,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像预期那么乐观,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很快会产生厌烦、疲劳的厌学状态,大多数学生的自制力不足以使得自身坚持学习的过程,线上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线上线下相结合,综合线上线下学习的所有优势,线上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线下通过教师的深度参与交流,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完全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也要在混合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对学生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主导作用,要利用线上知识面广和线下严格的督促学习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以达到最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2)民办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软件工程专业所要求的专业性较高,学习过程中会涉及诸多软件工程的专业术语,再加上民办院校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于学生的管理机制不完善,不能起到严格的督促作用,学习效果较差。对于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仅仅凭靠课本知识和老师讲解,无法完全掌握专业内容,而且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很多专业知识需要实践操作才能完全理解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实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需求;软件工程专业需要大量的课外练习和课余的专业知识学习,而纸质的教材无法满足学生课余专业知识的拓展学习,教材本身记录的知识量有限,知识点延伸的广度也受到纸质教材的制约,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又没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实践机会,很快就会对专业课程失去兴趣;软件工程专业本身就含有大量的编程语言,学习的过程枯燥但又充满严谨,加上没有实践操作,仅凭着课本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步入社会后专业知识的应用成为很大的问题。所以,利用“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学生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线上的实战演练,加深了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混合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2混合教育模式的教学环境建设
“互联网+”混合教育模式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混合式的教学具有独特的特点,即复杂性、不确定性与非线性,要求合适的软硬件教学环境。因此,要实施“互联网+”混合教育模式,建立符合要求的教学环境是前提。要建立网络教学的交互平台,对软件工程的专业知识展开延伸,同时也要建设线上的软件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理论实践结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线下也要设立专门的软件工程学习教室,并选择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负责带教,构件符合混合教育模式环境要求的专业学习环境。(1)建设网络学习交互平台。网络学习交互平台是混合教育模式的重点,也是软件工程线上实践实现的必要前提,因此建立合格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是必须的。网络教育学习平台的建立使得学生可以便捷地使用移动终端获取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开发移动端APP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网络学习和延伸。同时在网络教育平台开展一系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交流活动,加强师生学习中的交流互动,形成轻松、开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2)成立软件工程数字化课程云班课。软件工程数字化课程的云班课搭建,是实现线上线下学习优势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专业知识的数字化云课程的建立,可以将专业知识形成便捷的云数据库,学生可以自助随时随地进行访问云数据库以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并且云班课的成立也会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产生良性竞争,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重要作用。此外,云班课的搭建也为师生交互和学生交流搭建了便捷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云班课随时对学生展开指导,学生也可以通过云班课向教师咨询问题,也可以利用云班课组队来进行所学知识的实践验证。
3软件工程专业“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
(1)对“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重新分工。“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混合教学的新模式中起主导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线上的教学和线下相比更为重要,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探讨,塑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体现教师在线上教学的亲和力;对于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到有问必答,并对学生产生疑问的原因深入研究,判断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出现纰漏;要结合线上线下学生学习过程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基础的判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性的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对教师布置任务的完成,提高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从线上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加强自学能力,对于所学的专业知识要结合实践充分掌握,积极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求助解惑。(2)“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组织与实施。“互联网+”混合教育模式是线上线下的学习结合,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把学习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当中,做好阶段性的学习目标的控制。按照混合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可以把整个教学分为三部分,即课前的引导预习、课上的交互学习、课后的辅导拓展。课前的引导预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前对课堂上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预习,并通过网络云课堂与教师和同学展开讨论交互,老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课上的交互学习阶段,采用线下传统教学与线上数据分析云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就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互解决,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可以以组队合作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探究,完成学习过程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公平的评价;课后的辅导拓展阶段,采用线上获得知识,线下实践运用的方式,在线上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线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巩固,教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要及时解惑,为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掌握专业知识提供线上援助。
4结语
通过对“互联网+”混合教育模式的线上环境搭建和学习阶段的整体把控,能有效地利用混合教育模式的优势提升民办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是民办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开展新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庆莉,顾恒,许传秀,杨庆凤,李静.互联网背景下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1):40-42.
作者:杨迎
上一篇: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的运用
下一篇:机械电子技术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