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管理核心论文 > 油品储运罐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油品储运罐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11-14

  近年来油品是我国主要的功能物质之一,其和煤炭一样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不仅拥有着庞大的交通体量,还拥有巨大的机械生产线,这些地方的耗油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因此油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也是关系到各个企业最核心利益的。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很多省份的油品都需要从其他主要油品供给省份获得,即通过长时间的运输从外地进行采购,由此可见油品运输安全十分重要,本文就围绕此来对我国的油品储运罐区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油品储运罐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油品储运罐;运输安全;存在问题

  安全不论对于个人来讲还是企业来讲都是头等大事。油品作为易燃物之一,其储存和运输安全十分值得重视,因此要提高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保障油品安全运输,提高化解安全事故风险的能力,尽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损失,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就当前油品运行罐区安全管理等工作进行研究,对其中的问题作出合理化建议,以此来帮助企业提高油品运行罐区安全管理能力,为企业降低风险作出贡献。

  1油品储运罐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1.1保障油品储运过程的安全

  油品储运罐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人,在于过程中监管的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要想有效强化企业油品储运罐区的安全管理,就必须从源头上展开。通过新闻报道我们了解到,很多安全事故经过分析调查,在诸多原因中,其中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导致的占据了绝大多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认真程度直接关系到油品储存罐区的安全运转,如何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度,增强其业务能力是油品储运罐区安全管理能否有效开展的核心。因此企业应该想办法增加这些人员的安全观念,从而直接保障油品储运罐区的安全管理。企业也要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油品无法长时间处于封存的状态,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会蒸发,将会对其质量造成影响。目前运输方式多种多样,有管道运输、罐车运输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有着不同的安全管理办法,企业要针对不同的特点出不同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及人员管理办法,以加强安全管理。

  1.2促进油品企业良好发展

  需要大量油品的企业的产品虽然不一定是油品本身或其加工物,但是油品对于企业的质量、竞争还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倘若某企业因为油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事故,不仅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还会造成一定的生命损失,那么这个企业的口碑、声誉便会一落千丈,对应的客户便会对企业产生不信任。反之,倘若企业在几十年中没有出现过一例安全事故,每次都能满足顾客的需求,那么企业便可以得到忠实的客户,客户的粘度也会增加,业务也会随之增加,从而该企业的营收、竞争力都会有显著的提升[1]。

  2油品储运罐区易产生的问题原因

  2.1相关工作人员不够认真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近八成的油品储运罐事故的发生原因皆是出于工作人员工作上的疏忽、大意。众所周知,油品储运罐区的工作很多都是人工进行审核、搬运的。也有专门的安全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倘若发生事故,这些人员都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某种程度上来讲,其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否。因此可以得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是直接关系到油品储运罐区的安全这一结论的。

  2.2人员管理工作有所欠缺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的态度又是与对其进行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工作人员之所以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很多都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到位导致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从事油品储运罐区相关工作的,其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往往较低,他们习惯将所从事的工作简单化,尽量减少繁琐的工作程序,因此要想使之具备认真地工作态度,企业在对其管理上要下功夫。凡是出现工作人员懒散、不认真的皆是由于管理不够严格导致的,因此管理人员的相关体制要逐步健全,检查工作要频繁化、日常化,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也要制定出严格的标准。

  2.3相关设备危险度较大

  主观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就是以上两种,而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油品储运的相关安全事故与其本身的特性有很大关系,油品作为易燃易爆物,其安全性本身就比较低,需要注意再注意。储存它的油罐都是密封的,里面的压力也较高,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就导致了设备的不稳定性和安全度较低。因此客观原因的设备问题也是除去人员问题之外的,容易引发油品储运罐区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油品本身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其是一个安全性较低的物质,因此在其储运上要极其注意,只有安全的储存条件和稳定无风险的运输才能保证其安全性。在储存时,相关人员要不断进行实时检查,尤其注意是否存在泄露的情况。

  3针对油品储运罐区安全管理问题的办法

  3.1强化监督机制

  人员问题作为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问题,是需要相关单位引起重视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出现工作人员不认真、懒散、懈怠的情况。严格的监督机制可以督促工作人员打起精神,仔细面对每一次的安全审查。确立责任制,将责任细分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每天监管者都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判。对于工作合格、优秀的人员进行累计奖励,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进行相关惩罚。每个月进行较大规模、更为严格的检查,将检查结果和个人绩效挂钩。对于工作不认真的人员进行停工整改,进行思想教育,待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使其重返岗位。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还能保证油储运的安全[2]。

  3.2对工作人员展开系统培训

  不仅要在体制上给予工作人员压力,使其认识到不认真工作将会受到惩罚,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上岗前,二是工作时,三是整改时。上岗前所有的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当结束培训课程后进行相关考核,考核合格给予工作岗位,考核不合格者重新进行培训直到考试合格。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同一时间,以其他地方出现的安全事故为例,进行统一分析、反思,以提高工作人员警戒。定期聘请专家并组织相关的讲座,来加强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整改时则是针对那些在检查中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已经出现了问题,因此是教育培训的重点。

  3.3重视安全细节的处理

  将油品储运罐区的所有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制定严格的流程表,监督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工作。要考虑到细节的问题,例如静电是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元凶之一,一般来讲为避免生成静电,都要对油品液面进行检查,使其在一定标准下。针对这一细节,就应该制定出严格的数字来进行统一:液面有效高度达到其容器的85%。另外在开罐时,将开口设置在侧面或底部,这是减少静电的有效方法。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针对这些细节都要详细的写在工作流程表中,以供工人严格参考。

  3.4利用先进的科学测试系统进行风险监测

  在当前的很多工作中,油品储运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依然将人工检测作为降低风险的主要手段。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即便是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极高的工作人员,期待判断风险事宜,往往采用估计推测的方法,无法精准地对风险进行测评,更没有办法严格保证油品储运设备的安全。况且人工还会受到情绪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会对结果的真实性做成不利影响。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相关系统的不断完善,已经研发出了相关安全检测的机器,相对于人工机器,可以更为精准的对安全各项指标进行数字化检测。系统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每次的检查进行汇总,以供上层人员抽检。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3]。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油品储运的安全性较低,这就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出了较高的需求。重视油品储运灌区的安全管理,不仅是对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企业本身的发展负责。因此不论是从事一线工作的工作者还是对于管理者来讲,都要重视起来这个问题,坚持不断地优化细节、建立健全的机制,不断提高油品储运灌区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俊茹,白伟,陈靖,等.罐区人的安全行为影响因子SD仿真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04):551-554.

  [2]陈海宏,左丽丽,王大鹏,等.成品油管网双罐区中转油库油罐收发油计划编制[J].油气储运,2019,38(08):892-898.

  [3]郝庆芳,黄维秋,景海波,等.外浮顶罐不同孔隙油气泄漏扩散数值模拟[J].化工进展,2019,38(03):1226-1235.

  作者:杨利民

上一篇:多平台联合创新思维训练教学

下一篇:工业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完善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