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11-26
该文阐述了宁夏地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动画专业“1+N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课程体系建设构架,进而探究动画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新媒体时代动画专业提供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新媒体时代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行业飞速发展。据统计,全国共有1928所高校设有艺术相关专业,2019年招生更是达到了65万人。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与艺术交叉的学科。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对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出了比较详尽指导性的的要求与规范。故此,为了适应专业的发展以及相关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类型需求的变革,必须对现有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
1宁夏地区动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动漫产业由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加上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支持,尤其被视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在西部省份中,以成都、重庆、云南为中心的西南动漫产业发展格局已经颇具规模,并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的动漫产业链条,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就业及周边行业的蓬勃发展。而西北地区的动漫产业发展的相对落后,仅在2006年,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宁夏软件园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15700m2的银川动漫产业基地,为宁夏银川的动漫产业搭建了一个可供企业开发和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政府政策性引导多家软件和动漫企业入驻,推动宁夏动漫产业形成初步的地区性聚集。虽然宁夏地区动漫产业似乎已经搭建了一个基础的框架,但是存在的问题几乎无所不在,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动漫产业相关的市场还处于很初级的野蛮生长的状态,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作为创意产业的动漫产业缺乏原创力的问题。这也就不难推导出,宁夏地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供需关系极度失衡的行业困境。合格动画人才的匮乏,尤其是能够坚持原创性,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动画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2宁夏地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宁夏地区的动画人才培养与动画教育体系相对完善的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地域的经济发展条件以及专业发展平台的限制,导致了师资队伍长时间不足,且师资来源比较单一及匮乏,一些教师理论扎实,但是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在人才培养方面难免偏向于理论教学;培养体系理念陈旧,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的市场的要求,没有形成比较鲜明的专业特色;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没有和动漫产业相关市场形成良好的商业互动;而另一方面,身处西部地区,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原创意识不足,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有待培养提高,而偏理论的讲授方法和缺乏校企合作平台的实践技能培训,最终导致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在就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较弱。因此,在教师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方式方法的前提下,要根植于地区文化,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积极探索与研究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3宁夏地区动画专业1+N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1旧的问题
在2014版的动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是以模块化的形式为中心而构建的动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即通过打破原有理论体系课程的逻辑结构,围绕特定的主题或内容对原有讲授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构建出以能力为核心的独立的教学单元。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使得每个模块致力于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能力,有很强的灵活性并有其特定的功能作用。然而在宁夏地区的动漫产业发展的局限性的束缚下,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课程模块化切分过于机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很明显的对各类知识掌握程度较浅显,博而不通的情况;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项目的引入,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与社会市场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距;课程内容的陈旧僵化比较严重,传统动画的制作流程与制作的方式方法也存在与目前市场上影视动画行业脱节的情况。
3.2新的思路:1+N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动画单一的制作模式,动漫作品呈现多元化特征,动漫产业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动画制作成本显著下降,可以实现“一人”动画制作模式,制作效率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赋予动画交互性、灵活性、包容性等特点,为动画创作者提供广阔的思维维度。3.2.1抓住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根据《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于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动画专业培养掌握动画、漫画、游戏设计的创作、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动画、漫画的策划、创作、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并各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定位,积极探索选择创作型、制作型、研究型或复合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指导意见,以及宁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动漫产业发展程度和自身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抓住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创新性和实用性。其中创新性就是“1+N人才培养模式”中的“1”,而实用性就是“N”。3.2.2分方向进行实践课程革新从第三学年开始实施专业创作性实践课程改革,根据2019版培养方案中的第三学年的课程设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特长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并加入导师组织的相关方向的项目攻关小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协作的模式将一些相关教师的科研或公司项目引进课堂,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熟悉动漫行业的运营环节,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战过程中完成与市场的对接,在分工协作过程中落实“1+N人才培养模式”中的“N”的实用性学习内容。3.2.3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在疫情时期进行的网络线上课程,为学校大力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形式的知识讲授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通过一个学期的网课实践,动画专业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各个课程的内容教授特点,进行了多方向的线上学习方式的探索。理论知识学习放在线上,线下学习以个人或者小组实践为主,告别僵化单一的讲授方式,释放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时间,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性意识。3.2.4自主搭建网络宣传平台连接互联网时代西北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的滞后性,需要学院通过互联网打破地区产业局限壁垒,自主在互联网平台上搭建多样化的宣发通道,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app、微博、B站等官方账号,及时更新分享学生的日常创新性习作和实践教学成果,直接联通互联网动漫产业受众群体,使学生的作品得到即时社会评价及反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网络名气和热度,对外打造具有地域性专业特色的品牌专业。
4宁夏地区动画专业“1+N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根据动漫行业的人才需求制定并完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培养目标,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因材施教,课程体系灵活不僵化。将科研项目融入课堂,科研项目的成果用于服务地方经济,推进本地动漫产业的发展。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法的实用性为导向,开展分方向实践学习活动,推进跨小组跨方向甚至于跨专业的交叉学科实践课程,实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5宁夏地区动画专业“1+N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1+N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构建互联网教学成果交流平台,能够帮助高校顺利完成各项人才培养计划,满足高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实用型、专业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可以灵活选择未来就业发展方向,并且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得到比较高效的专业技能锻炼。以创新能力为驱动力,提前熟悉市场就业竞争环境,切实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科研成果对服务地方经济和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群英.论“双高”建设下的职业教育“1+n”人才培养模式[J].国际公关,2019,16(10):205-206.
作者:葛英楠
上一篇:科技期刊主动获取稿源途径
下一篇:李白对历史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