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1-02-03
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很好地整合化学教学的资源,降低化学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注意力,也进一步的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所无法解决的难题。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来进行化学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也进一步的增强信息技术为化学教学服务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技术;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的学科教学,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提升教学的效果,进一步的解决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在理论传授和实验操作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学科教学活动更加直观具体。帮助学生的理解和建构学科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成效。初中化学教师要进一步地带动学生们在学科学习中的主动探究性,让他们学会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探索更多未知的化学世界。在教学当中,主动的考虑如何才能进一步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功能。特别是化学的很多问题是微观的,很多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那么,我们就要采用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增强微观世界的可见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学生无法观察到的微观化学世界,给大家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多形式、多角度地认知化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鉴于此,笔者特此总结几条初中化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心得体会。
一、重视信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信息多媒体教学对于初中化学的学科教学活动来说,具有一系列的优势,而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首先要看到这些优势,才有可能把信息多媒体技术和自己的学科教学活动真正的结合起来。初中化学教师要特别注重调节,学生们学习的心理状态,要让他们有更强的积极性,在学习中主动的投入和探究,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学习的热情。初中化学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综合多媒体功能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怎样才能吸引学生们,所以,选择的素材以及设计的动画选择的知识的呈现方式等,都要从学生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的规律方面入手。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肯定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势,才能更好地运用在学科的教学中,促使学生们更加主动的期待化学课程的到来。信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特别是在把化学的抽象知识和直观的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方面,我们更是可以凸显出信息多媒体技术的显著便捷的功能。为学生们直观的理解化学的抽象内容选择非常优秀的图片或视频。帮助他们去展开对于化学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够理解化学科学世界的一般规律另外,初中化学教师也要认识到信息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学的效率,也能够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容量。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机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计算机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把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特别是对学生平时无法观察的难以了解的知识更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学生们理解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知识,都有了更多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在呈现一些微观的化学现象方面,教师可以制作成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们看到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通过手工绘画的方式来展示这个过程。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对教师的美术功底要求也会比较高。而我们选择多媒体技术提前进行动画的制作,方便快捷,也节省了大量的课堂的教学的时间。因此,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这个地方节省了一些时间也让我们更好地拓展了课堂的容量,给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另外,信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让师生之间在信息交流方面更加的快捷,无论是收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馈,还是教师把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学生和家长都有了很多便捷的途径。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让相互之间的反馈变得更加方便。从而让学生们的化学学习活动得到及时的信息的反馈作为补充,解决一些化学学科学习中的问题,避免某些错误长期存在。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同学在理解化学的知识方面缺乏技巧,他们更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从而才能抓得住问题的本质,解决化学学科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开展化学实验,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也培养他们化学实验的基本能力。化学实验的条件千姿百态,其反应程度也各有强弱,反应时间长短不一,也有的实验对有毒气体收集操作要求高,这样无疑都给我们的动手实验带来了困难。这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束手无策的实验,我们可以采用信息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画的呈现,让学生们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实验的整个过程,留意每一个需要关注的细节。这样一种相对直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对于化学实验,以及其中的反应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便于学生们掌握化学的知识体系,能够理解科学发现的基本过程,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化学学习的探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适合学生们亲自来操作,或者不适合在班级的环境下进行演示,特别是一些需要的器材难以获得或者实验的危险性较大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给学生们寻找相关的视频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们,随时暂停和放慢整个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不如在实验室里面亲自操作实验来的真切,但是也起到了类似的效果,直观性很强,学生的记忆也会比较深刻。更重要的是因为随时都可以暂停,师生之间可以围绕这些细节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在这样一个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多透彻的认识。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可以有效地弥补不能进行某些化学实验缺憾的重要方法。当然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师来说提出的要求会更高,一些能够对于化学学科的实验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和考量。可以结合着教材和教学大纲,对于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让学生们可以在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的课堂当中有更多的获得感。特别是当某些时候教师无法顺利地找到现成的教学资源的时候,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就更大了,因此学会自己制作一些视频或动画,对于化学老师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选择。
三、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
虽然我们能够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认识到它给我们的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工作带来的便捷和创新的可能,但是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毕竟是一种工具手段,工具手段是为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服务的。而我们在运用信息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克服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的弊端,能够将信息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灵活的使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应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所以教师要合理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习特点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和调整。例如,那些需要教师把整个过程慢慢地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了解化学反应式的整个组成的时候,就需要借助黑板书写板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个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一些。而有些内容需要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或者为了压缩课堂教学的时间,扩大教学的容量教师可以提前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能够了解知识的具体内容。特别是我们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得出来一些结论,这些结论我们可以提前制作在多媒体课件上,学生看到的时候一目了然,也能结合着教材更加清晰的理解这些内容。因此,采用信息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让教师在课程的整个组织安排方面更具有条理性,也更多的考虑到方法选择的适用性。如果方法选用的不当,学生们学习的效果会下降,也会干扰他们的学习的情绪和态度。因此,要适度地调节学生们的状态,特别是要考虑到他们在学习中很容易产生认知上的疲劳,要注意在各种方法方面进行切换,让他们的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得到缓解。以一种更加高效的精神饱满的状态来迎接新的知识,也能够活跃头脑中所思考的内容。
四、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预习的习惯和复习的习惯,可以在信息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来养成。初中化学教师要让学生们学会使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来查找资源,并且再有疑问的时候,也能够通过类似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疑问。网络化的教学资源的投放和网络化的沟通方式进一步的扩展了初中化学学科的范围。让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从课堂上进一步的延伸到课堂之外,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探索化学学科的问题。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让他们适度使用信息多媒体技术,能够认识到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工具性价值。化学教师要在媒体的使用方面给学生提供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特别是在资源方面要给学生们提供权威的资源。在互联网上,我们搜索某一个问题会得到很多的答案。那么,这些答案哪些是值得信赖的,哪些是需要我们怀疑并且进一步的去探索和验证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带领着学生们进一步的借助信息检索和资源整合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所以,信息多媒体技术给了学生们在学科学习中更多的选择,也让教师有意识的去准备一些更好的资源,在教学的创新性方面进一步的加强。
五、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时代,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使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的创新改革,要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解决自身在化学学科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对于学科的知识框架体系,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进一步的完善,做到整合的程度,初中化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技术的方法,将新的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霍晓俊.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杨传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0,(19):693+751.
[3]魏宏.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刘双双
上一篇:化学实验课程设置与实践
下一篇: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