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1-03-18
教育信息化逐渐从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迈向教育与课程的融合阶段。在提倡个性化教学的今天,信息技术对教学新范式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研究证明,翻转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从而促进深度学生的发生。本文研究基于ChungKwanLo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采用准实验研究法,从学习投入和学习动机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学物理;学习投入;学习动机
1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1],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于信息技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一种途径。目前,关于初中物理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还相对较少。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需要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初中阶段的物理相对抽象,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没有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加上一些传统的授课方式也较枯燥,情境创设过于陈旧老套,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此,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可克服初中阶段传统物理教学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高教与学的双向效益和趣味性。此外,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的时间利用率更高,教师可以为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提供各种资源环境。现有的研究从不同方面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张继禄等从教学品质和学生成绩进行分析[2];刘娟娟等从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对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效果进行研究[3];孙瑞等研究了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适用性[4];叶青等通过实证研究,揭示翻转课堂教学法可通过内驱力提高教学效果[5]。以上研究大多从学习成绩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较少关注学生的内部心理变化,较少涉及中学教育,特别是中学物理学科。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某中学八年级物理,依据ChungKwanLo等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型进行实证研究[6],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方面的影响。
2相关研究基础
2.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提供者,也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已有研究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翻转课堂中,课堂不仅是教师授课的场所,也成为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积极互动的场所[7]。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将传统课中、课下的任务进行颠倒,把问题解决放在课上。课前学生预习基础知识;课中,在教师带领下,学生根据课前学习的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讨论,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2.2翻转课堂模型
ChungKwanLo等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型以布鲁姆学习结果分类为依据,分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课前主要运用直导教学法,关注较低水平认知发展。学生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学习,观看过程中需要记录学习笔记,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试掌握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同时,学生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交流讨论。课中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对课前知识进行梳理,解答疑惑。然后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小组活动,促进课前知识的运用,培养高级问题的解决能力。期间,教师根据需要讲授一些相关知识,给学生安排独立学习的时间,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做准备。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也可以简单介绍下节课的课前学习内容。
3研究设计与实施
选取新乡市某中学初中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开展教学实验。课程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采用准实验研究法,为期两个月。两个班随机选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个老师上课,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最后对实验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差异。
3.1实验目的和假设
研究为验证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开展教学实证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实验假设如下:假设1: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假设2: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研究工具和方法
(1)学习投入度测量学习投入表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采用方来坛等人翻译的学习投入量表[8],总信度系数为0.951。量表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共17个条目。活力维度有6个条目,奉献维度5个条目,专注维度6个条目。利用里克特7点量表,从1到7代表否定程度降低,肯定程度提高。(2)学习动机测量使用池丽萍等翻译修订的学习动机量表测量学生的学习动机[9]。该量表是在翻译修订Amabile等人提出的学习动机量表基础上编制成的,包含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两个分量表,采用4点计分方式,分数越高,动机越强。量表包含30个项目,内生动机包含14个项目,外生动机包含16个项目,两个分量表相互独立。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5,两个分量表四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3和0.88,因此是测量学习动机的可靠工具。
3.3实施过程
研究随机选取九(1)班和九(2)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九(1)班30人,九(2)班32人。实验开始前花费一周对实验组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使学生适应该教学方法,减少实验过程中外在因素的干扰。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度进行测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数据收集与分析
4.1学生学习投入的提升效果
实验结束后,九(1)班和九(2)班分别发放30、32份调查量表,共计发放62份,回收62份,有效调查量表62份。为了检验两组学生在学习投入上的差异,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1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活力和奉献维度上差异显著,而在专注度方面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差异不明显。(1)活力:实验组学生得分(M=4.90)高于对照组(M=4.35),其中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学习活力投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的表现优于对照组。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力投入。(2)奉献:实验组学生得分(M=4.49)较高于对照组(M=4.39),其中p>0.05,说明实验组水平和对照组学生在专注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翻转课堂教学法对学生奉献投入度提高不明显。(3)专注:实验组学生得分(M=4.94)高于对照组(M=4.37),其中p<0.05,说明实验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
4.2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效果
为了解两个班在学习动机上的差别,研究人员在实验班发放30份问卷量表,回收有效量表30份;在对照班发放32份量表,回收有效量表32份。两个班的学习动机得分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动机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两组的外生动机差值比内生动机差值大。这说明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老师或同伴给与的反馈能够更加激励学生的学习。
5结果与结论
(1)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活力和专注投入度,但对奉献投入度的提高并不显著。课前学习资源作为先行组织者的角色,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对进一步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意义地建构,并带着问题进行课中学习,与同伴和教师的交流机会也会增多,因此,其学习活力和专注度会有所提升。但是,可能是八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他们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精力等与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学生相差无几,因此在奉献维度上,两者的差异并不显著。(2)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翻转课堂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互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参与,能够提高互动的质量,教师对学生会有更多的反馈和激励,从而改善学生与教师、同伴的关系。
作者:于晓利 于京哲
上一篇:业财融合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应用
下一篇:路面专项养护工程质量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