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核心论文 > 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对依从性的效果

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对依从性的效果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1-04-10

  分析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60例。两组均给予高血压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管理前,两组焦虑量表与抑郁量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依从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管理后,观察组GAD-7、PHQ-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依从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能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对依从性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治疗依从性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也是临床中最为常见、严重的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不断提升,其所造成的影响与危害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高血压防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目前,虽然高血压仍无治愈性措施,但其也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长期规范的降压治疗、良好的生活方式、密切的病情监测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而在既往临床实践中发现,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大多存在遵医行为不规范、治疗依从性低等情况,进而导致病情控制不理想、预后不佳,因此,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2]。本次特选取本院收治的5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分析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本医院收治的5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60例。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3];②年龄≥60岁;③充分了解本次研究方法、目的,并签署知情、配合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原发性高血压;②存在心肌梗死、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③合并恶性疾病;④合并心、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严重异常;⑤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沟通障碍、行动障碍。对照组260例,男135例,女125例,年龄60~77岁,平均(68.6±7.4)岁,病程3~8年,平均(5.4±1.7)年;观察组260例,男133例,女127例,年龄60~79,平均(69.1±7.6)岁,病程3~9年,平均(5.6±1.8)年。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研究价值。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高血压临床常规治疗,并实施高血压常规管理,即常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注意日常饮食活动及生活习惯、定期入院复查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具体方法如下:①建档;②心理健康管理;③认知管理;④用药管理:向患者强调按时合理服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自测血压方法,叮嘱患者每日监测血压指标并做好记录,同时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所有降压药物,不得随意减量、增量、停用、换药;⑤饮食管理;⑥运动管理;⑦生活管理;⑧协同管理:积极动员患者家属,获得家属的信任与支持,日常积极配合对患者心理、血压监测、用药、饮食、运动及生活进行协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随访,了解患者医嘱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予以纠正,确保患者处于正确的治疗轨道中。两组患者均管理6个月后评价效果。1.3观察指标①观察对比管理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与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指标[4-5];②观察对比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况,其中心理状态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scale,GAD-7)与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healthquestionnare,PHQ-9)[6]评价,前者包括7个条目,每条目按0~3分评分,总评分范围为0~21分,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后者包括9个条目,每条目按0~3分评分,总评分范围为0~27分,评分越高,抑郁越严重;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xerciseofself-careagency,ESCA)评价,该量表包括42个条目,每条目按0~4分评分,总评分范围为0~168分,评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治疗依从性采用通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该量表包括25个条目,每条目按1~5分评分,总评分范围为25~125分,评分越高,治疗依从性越好;生活质量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7],该量表包括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4个领域29个条目,总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例(%)]与(x±s)表示,并分别行χ2与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管理前,两组SBP、DBP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管理后,观察组SBP、DB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管理前,两组GAD-7、PHQ-9、ESCA、依从性、WHOQOL-BREF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管理后,观察组GAD-7、PHQ-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ESCA、依从性、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中对高血压患者无治愈性措施,多以维持性药物治疗为主,以饮食、运动、生活等治疗为辅,以求达到控制血压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的目的[8]。老年患者通常存在心理功能减弱、生理功能变差等多种特征,自我管理意识弱、治疗依从性差,进而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良,基于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有效干预方法加强健康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9-12]。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有效性的管理措施,其是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将患者纳入规范化管理,并针对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通过加强患者心理、认知、用药、饮食、运动、生活等方面的管理,能有效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提升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13-1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高血压健康管理后血压指标及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的实施具有显著优越性,对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预后有着重要作用。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危害性[15-16],并鼓励患者日常根据自身爱好积极参加太极拳、戏曲、病友交流会等活动,调解自身心态与心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管理;同时,动员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与支持,日常多陪伴、多与患者沟通,努力培养患者乐观向上的精神,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定期举办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积极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全面讲解高血压发病原因、治疗原则、防治要点等知识[17],令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可防性与可控性,充分认识按时服药、血压监测、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可由签约护士评估患者掌握程度,并给予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努力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与治疗的认知程度。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能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静 张彩兰 张欣

上一篇:移动办公在医学期刊出版业的可行性

下一篇:住院老年精神病便秘及中西医护理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