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1-04-19
大学生逻辑思维素养的培育,是高校逻辑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针对目前逻辑教学抽象、枯燥与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追逐潮流的矛盾,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如法制纪录片、主旋律影视剧和脱口秀综艺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素材,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逻辑课堂。
关键词:媒体;逻辑思维;大学生
逻辑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逻辑思维形式、遵守逻辑规律的基础上对思维客体的确定性认识[1]。逻辑思维素养是指恰当运用概念、命题、推理等逻辑理论和各种逻辑方法,正确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雷文曾指出,大学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好奇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独立的思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2]。虽然逻辑思维素养体现在生活交际的方方面面,但对提高大学生逻辑思维素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大学开设的课程,而其中担任关键角色、具有重要作用的就是高校逻辑学课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逻辑学课程主要以普通逻辑为主,批判性思维为辅,但实际上由于课时受限,很多院校并没有开展批判性思维方向的教学。因此,大学逻辑课堂主要讲授形式逻辑、符号逻辑,所以,学生普遍反映逻辑学理论知识抽象、艰深、难于理解。因为他们感到逻辑学离现实生活很远,实践应用价值不高,所以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为此,高校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以解决学生困难为根本,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所以,针对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乐衷新鲜事物、喜欢看剧看综艺的现状,以及各平台的媒体资源非常丰富而且获取方便,高校逻辑教学可以从教学资源的创新角度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多样的媒体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改变和提升,挖掘逻辑教学的创新发展路径,提高大学生逻辑思维素养培育的水准。
一、法制纪录片与逻辑思维素养培育
普通逻辑是以概念、命题、推理以及逻辑规律和方法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其中推理是逻辑理论的核心。所以,高校逻辑教学的重点,在打好概念、命题知识传授的基础后,应放在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上。在以往的逻辑教学中,教师在讲授逻辑推理时,往往以符号推演为主,或者使用传统的、人工构造的推理案例,这样,学生一是会陷于枯燥的符号公式毫无头绪,二是会觉得逻辑学就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更不用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了。实际上,现在各电视台,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主推的法制类纪录片就为高校逻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解决了高校教师难于获取公安一线侦查案例用于课堂教学的困难。比如,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天网》栏目,在侦查人员梳理案件经过的讲述中,呈现出丰富而准确的逻辑推理。以2019年5月24日《迷失夜》一案为例:2017年5月的一天晚上,白沙埠镇的村民徐某和大女儿晚上到镇上赶庙会后十点多才回到家。到家没一会儿,徐某接了一个电话便走出了家门。直到第二天上午也没有消息,他的妻子就报了警。几天以后,白沙埠镇一个偏僻的路段出现一辆烧毁的汽车。民警从该车的品牌、车型、车号、车盖号和发动机号,确认是徐某的车。警方对徐某的失踪疑似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推测:第一,他外面欠钱有仇人,自己把车烧了,造成失踪假象,躲了起来。第二,被人绑架了。第三,跟别人有感情纠纷或者仇怨被杀了。因为徐某家庭条件不好,妻子也没有接到索要赎金的电话,所以可能不是被绑架。经走访没有发现徐某有在外欠钱的迹象。所以推测徐某可能被仇杀或情杀。具体推理形式为:徐某或者被人绑架,或者欠钱躲起来,或者被情杀,或者被仇杀。没有被绑架,没有欠钱躲起来。被情杀或者被仇杀。这里,民警运用了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对徐某失踪疑似死亡的原因进行了推测。通过这个案例,就可以将选言命题及其推理的定义、分类、命题的逻辑性质、推理的形式和规则等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讲授给学生。《天网》只是法制纪录片的代表,其他如《今日说法》《一线》等栏目,都能梳理出相当多的体现三段论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的侦查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可以在逻辑理论讲授时插入这些法制片的视频资料,也可以将案件剪辑成推理片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梳理案件片段中所体现的推理形式。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同,学生构造的推理也会有差异,这时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评判推理的优劣,进而完善自己的推理。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接触真实案例,体验到做一名“大侦探”的乐趣。在一步步缜密思维、接近真相的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也能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中得到提升。
二、主旋律影视剧与逻辑思维素养培育
如果说大案要案类法制纪录片更多体现逻辑推理的话,那么主旋律影视剧则能涵盖逻辑理论中的概念、命题、推理、论证、方法、规律等理论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影视素材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协作、拓展等思维训练。比如,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法庭审判片段,可以组织学生对其中的举证、论辩、质证环节进行逻辑分析。也可以组织学生选取相应案件进行模拟法庭角色扮演,在学生法律写作和辩护实践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这些影视剧中体现逻辑思维的片段,有些是正确运用逻辑原理的,有的则可能出现偏误。这时就需要教师仔细甄别、分析、给出解释,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维,规范认识。如某电视剧,在一次省委班子的会议中,班子成员讨论优秀基层干部是否能及时被任用提拔的问题。纪委书记为掩盖自己“任人唯亲”的事实,故意举出雷锋同志虽然是汽车班班长,但仍然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道德的楷模。另一位领导干部马上给他指出问题,说他“偷换概念”。在影视剧中,这样的台词虽然可以让观众知晓剧情,但在逻辑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讲清楚,“偷换概念”这个说法用词不准。逻辑学中将这种“为达到某种目的,故意用一个内容完全不同的论题替换原论题叫偷换论题”[3]。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厘清逻辑概念和问题,做到严谨治学。再如各平台热播的刑侦剧,其中涉及到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就更丰富了。教师在逻辑教学中除了可以采用剪辑方法用于课堂展示和协作讨论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课下观看,梳理案件的证据链并形成文字材料,从逻辑角度进行批判和质疑,从中发现案件侦查中的合理与漏洞,从实践中提升逻辑思维素养。
三、脱口秀综艺与逻辑思维素养培育
目前,高校逻辑课堂教学以讲授形式逻辑的理论为主,缺少对学生理性思维习惯养成的引导,所以教师更应当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和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批判性思维课程主要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面对做什么或者相信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为目标”[4]的思维训练课程,教给学生对问题、观点及看法进行分析、理解、重构、评估和论证的方法和技术,引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的习惯,并改善思考的清晰性、一致性、合理性、相关性和预见性等思维品质,从而将批判思维内化为一种精神品质,提高整体素质[5]。各媒体新兴的脱口秀节目就为批判性思维演示和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比如辩论综艺节目奇葩说,2018年24期就“我不合群,需要改吗?”进行辩论时,正反方就分别针对“群”“合群”“改”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反复辩论,比如辩手们认为“群”的概念可以根据不同的外延,划分为不同种类:“父母家人的群、趣味一致朋友的群,趣味不同朋友的群……”,那么由此产生的“合群”也有了外延不同的定义。而对“改”这个概念,根据“改”的对象不同(改自己或者改对方),辩手们延伸出“我要不要对不合群的现状进行改变”的论辩视角。通过对这期节目的片段剪辑,可以用于课堂上对“概念”“内涵和外延”“定义”等理论的讲授,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在辩论赛还是日常交流,“明确概念”都是进行批判思维、理想思考的前提,因为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交际双方共同完成话题的基础,也是论证逻辑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他逻辑视角的分析,如论点是否必要、论据是否能支持论点、论据之间是否能相互印证,论证结构是否合理等等,都可以在论辩过程中找到切入点。除了辩论类综艺外,演讲类综艺也可以为逻辑教学提供优秀素材,如TED演讲、我是演说家等。这些论辩和演讲类综艺节目,能切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学生学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使用中,既可以剪辑片段用于逻辑理论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组织学生课下观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期节目,就论辩或者演讲内容进行分析,制作出论辩过程或者演讲内容的思维导图或者逻辑树,发现他们的巧妙之处或者论证漏洞,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如果我选择这个题目进行辩论或者演讲,我会怎样设计”。在这种分析、批判、评估、重构,再提出新观点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养成理性思考、批判思维的习惯。除了基于已有综艺节目的拓展训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辩题或者论题,借鉴节目形式,组织专题或者课堂十分钟辩论、演讲,这样既不影响正常教学内容和秩序,又能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贯穿到逻辑课始终。
四、结语
伴随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热潮,高校逻辑课程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无论改革方法和形式如何,教师都是改革的根本,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高校教师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改造媒体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为培育创新思维人才服务。当然,面对良莠不齐的媒体资源,教师更应当仔细甄别、去伪存真,坚决防止不良文化和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毒害和侵蚀。
【参考文献】
[1]王保国.关于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关系的哲学思考,延边大学学报[J].2015(3):103.
[2][美]理查德·雷文·大学如何服务于社会[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34.
[3]周继祥.公安应用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196.
[4]罗旭.逻辑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职业时空,2013,9(10):33.
[5]张萍.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35.
作者:张婷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下一篇:口袋实验室在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