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电子信息核心论文 >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武汉大学:“烛光工程”温暖服务全校师生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武汉大学:“烛光工程”温暖服务全校师生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3-12-21

  贯彻落实 办民对劲的教育 走进高校旧事出格步履

  点点“烛光”映校园暖师生

  ——武汉大学全面实施“烛光工程”

  走在武汉大学校园,一股新风迎面而来:本来教务部前排“长龙”等着打点各类手续的学生步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宽敞敞亮的“学生一站式办事与成长核心”大厅里,成群结队的学生正在用自助终端打印出国成就単;本来需要驰驱多个办理本能机能部分办手续才能召开聘请会的企业代表,此刻正坐在大学生就业办事指点核心的办事台前,一次性提交企业宣讲会需求单就可搞定……这番新气象是武汉大学实施“烛光工程”办事师生的新行动。

  烛光:走下 走进心灵

  近年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结业生宋卢挺作为并列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颁发,该院结业生被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大学等名校登科为研究生的比例跨越80%。本科生可以或许取得如斯成就,该院以“走下,走进心灵”为旨开展的“烛光领航打算”功不成没。

  在生命科学学院“烛光领航打算”6年实践经验的根本上,武汉大学从2012年4月起在全校全面实施“烛光工程”,带动教师特别是优良专业教师、名师、学者“一对一”指点帮扶学生,健全教师联系学生、关爱学生、培育学生的长效机制。从入学到结业,每名“烛光师”率领4至5论理学生,从学业、思惟、就业等方面全程“贴身”,“一对一”指点学生选课、尝试、科研、结业设想等,教师以经验劣势、专业劣势和时空劣势上行下效、悉心导学。

  在学校的鼎力鞭策下,“烛光工程”全面开花,并摸索成立起长效机制:电子消息学院将这项工程与本科生进入尝试室、大学生科研立项相连系,鼎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立异能力;水利水电学院遴选教师、出名校友和企业家,别离担任“专业师”、“生活生计规划师”、“科研指点师”,为学生供给个性化专业化的指点;电气工程学院保举优良教师担任“烛光师”,凸起专业对口、点面连系;物理科学与手艺学院实施教师答询值班轨制,教师在固按时间、固定地址欢迎学生来访。

  师者如烛,爱心如光。“烛光”了武汉大学3万论理学子,温暖着他们的心灵。“‘烛光工程’是告竣育人共识、凝结育人合力的主要计谋支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提高高档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成长的无效载体。”武汉大学党委韩进说。

  烛光闪亮:办事为本 学生至上

  武汉大学校园之大是出了名的,教务部、财政部、部和学生工作部等部分分离在分歧校区间,学生处事手续烦琐不说,光是走就是极大的。

  本年6月,学校特地划拨场地、配备人员、投入专项资金制造的“武汉大学学生一站式办事与成长核心”正式投入运转。核心地处校园主干道旁,是一幢二层小楼。第一层为各本能机能部分征询办事区域,同时设有本科生自主打印机、金融卡圈存机、材料查询室。第二层为学糊口动区域,用于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活生计规划指点,学生还可在此开展勾当。目前,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教务部、财政部、校病院、部等14个部分(单元)曾经进驻。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本科生自主打印机旁,一群学生正在操作,输入学号、暗码,系统敏捷切换到消息栏,弹出出国成就单、辅修成就单、在读证明、绩点证明等选项。“打印出来的是曾经盖好章的,省去了很多多少烦琐手续。”一论理学生欣喜地说。

  点燃烛光,他人,为师生办实事的心态,在武汉大学已成为一种追求。学校实行校带领听课轨制,每个班子每周至多一次随堂完整听课,间接察看讲授过程,领会师生和需求,发觉并担任鞭策讲授中的问题获得无效处理;校园“BBS部分直通车”板块里,各部分值班干部当真受理教员和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并用公用账号在线回帖,注释问题缘由,并给出处理方案,目前累计发帖8.1万条;“校带领与学生面临面”勾当现场更是“火爆”,校带领率领本能机能部分担任人,当面接管学生代表对许诺开展工作的问询与督查,有时,担任人被较真的学生问得脸红出汗。

  “我们要求各本能机能部分拿出真本领为师生办事。就像烛光,虽然单个看来并不耀眼,可是做下去,就会点点滴滴连成一片。”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说。

  烛光温暖:关爱白叟 关心民生

  9月19日,中秋节。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何海平家里,来了两名年轻的意愿者,他们陪白叟聊天,帮白叟干事。不知不觉间,这位泛泛较少与人交换的空巢白叟,与学生聊了4个小时,一路渡过了一个高兴、温暖的中秋节。

  让每两名温暖意愿者对口联系两名离退休教职工,实施温暖关爱办事。生命科学学院推出的“烛光温暖”打算自本年9月实施以来,了该院离退休职工,目前该院已有54名温暖意愿者对口联系了离退休教职工。现在,这一做法已在全校推广,这也是武汉大学群众线教育实践勾当中呈现的新亮点。

  “我们但愿成立一个双赢模式,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关怀、温暖离退休教职工的晚年糊口,另一方面是充实阐扬离退休教职工的余热,给学生成长供给协助。”该院党委何建庆说。

  不只是“烛光温暖”打算,武汉大学还推出了一系列行动,建立和完美各类轨制系统,保障和拓展师生最底子、最全面、最久远的好处。

  “校长专题调研”是该校推出的又一项亲近联系群众的行动。校带领通过到下层学院、部分查询拜访研究、领会环境、听取看法,为师生员工处理现实问题。

  本年,武汉大学又出力制造了办事功能愈加齐备的“武汉大学教职工办事核心”。目前,核心居家维修、家政办事、代办代买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办事项目曾经推出。核心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交换,细致领会学者们的糊口习惯及坚苦,为院士、资深传授、长江学者和糊口未便的老教师们供给各类办事,大大缓解了糊口琐事给学者们带来的搅扰,让学者可以或许分心做学问。

  为师生着想、为讲授科研办事,恰是在系列“烛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武汉大学逐渐构成了办事师生常规化、常态化和系统化的工作机制,在办事中拉近了校带领与师生、教师与学生、退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距离。(记者 唐景莉 程墨 通信员 李霄鹍 吴江龙)

  《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1日第1版

上一篇:论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浅析—电子信息专业论文

下一篇:电子产品可靠性的现状与展望2013年12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