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4-01-04
刘泽文“我的履历很简单,从1995年到2004年,我在南农大读完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之后在英国洛桑试验站做了一年的拜候学者,又到英国伦敦大学做了一年博士后。之后回国,继续之前的研究。” 在南京农业大学大学动物学院虫豸神经毒理学传授刘泽文眼里,他本人的科研过程似乎很泛泛。
从刘泽文平平的论述中,你可能会感觉他的履历很通俗,现实上,这份简历背后有着不少的“传奇”。他是第一个博士还未结业就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短期拜候学者的学生,2006年回国后,刘泽文在南农大组建了虫豸毒理学课题组,而那时他还不足29岁。
动物这个范畴,对大大都人来说该当是目生的,这一范畴的研究到底有什么感化?刘泽文引见,利用化学农药杀虫,害虫会慢慢地发生抗药性,药效越来越不较着,只能利用更多的农药,随之而来的是污染、食物污染等诸多问题,他的工作就是处理害虫抗药性问题。
刘泽文次要处置的是水稻害虫的研究,害虫体内某些能被药物感化的大靶标发生变异,是害虫发生抗药性的底子缘由,可是植保专家们不断没能找到变异的靶标,刘泽文起首在乙酰胆碱受体靶标上发觉了突变,找到了一大类害虫的抗药性发生的根源,2005年,刘泽文关于杀虫剂靶标变异的论文颁发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伦敦大学在这一范畴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为了留住他,对方供给了相当优厚的前提:英国职称评审轨制比力严苛,但对方许诺,若是他能留下来持续工作3年,必然供给副传授职位。伦敦大学有着优良的科研前提,充沛的经费,要不要留下来?另一头,母校也急需这一范畴的人才来“挑大梁”,而父母暗示“德律风联络再屡次也不如亲身见你”,于是,刘泽文勇往直前地回国了。
回国后,刘泽文组建了虫豸毒理学课题组,基于之前研究,成立靶标与化合物的互作关系平台,研究靶标与杀虫剂彼此关系,开辟新的杀虫剂,来更好地防治害虫。目前,刘泽文课题组与相关单元曾经合作开辟出多种新型杀虫剂,此中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哌虫啶,曾经获得出产许可证,年产能达到20万吨摆布。(作者: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