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中文核心论文大全 > 新安医学特色 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中药学论文大全

新安医学特色 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中药学论文大全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4-01-08

  新安医学是以安徽省古新安地域(歙县、休宁、绩溪、祁门、黟县、婺源)为焦点的地区性分析性西医学术门户,其学术成绩凸起,文化视野宽厚,汗青影响深远,是西医药学的一个主要研究范畴。

  中国医学史上有很多具有主要影响的人物和事务均出改过安医家。南宋张杲著《医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列传类著作;明代吴崑著出我国第一部正文丹方的《医方考》;江瓘的《名医类案》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和研究历代医案的专著;方有固执《伤寒论条辨》开创错简门户之先河;徐春圃编撰了《古今医统大全》现今仍为我国十大医书之列。清代郑梅涧所著《重楼玉钥》是我国第一部喉科专著;程国彭初创“医门八法”,总结“八纲辨证”理论,现已成为现代西医辨证论治的一大准绳。明清期间吴谦、王琠等数十位供职御医皆多有建树。

  北宋以来的800多年间,新安地域仅有史志记录的名医就有800多位,留下800余部西医学著作,早在明清期间便有30余种新安医籍东传日本和朝鲜被刻印发行。现行全国高档西医药院校教材中,大量援用了新安医学文献材料。

  2001年5月,地方带领视察黄山市时,用“CBMEA五要素”高度归纳综合徽州文化,“C”代表文化(Culture),“B”代表徽商、商业(Business),“M”代表医学(Medicine),“E”代表教育(Education),“A”代表建筑(Architecture),他强调,“如斯光耀的文化,如斯精湛的文化,必然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永久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铭刻职责,以新安医学特色丰硕办学思

  新安医家的优秀保守和学术是西医学的瑰宝。

  新安医家医德。受儒学、理学的影响,新安医家乐善好施,重义轻利。“视全国犹一家,救人如骨肉”,救济麻烦病人,赠方送药,“一腔浑是活”,留下了很多妙闻美谈。

  新安医家十分注重教育,曾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医学学术集体和科技学术集体——“一体堂宅仁医会”,设“乌聊山馆”等学馆会商医学,兴“槎溪会课”,传授医学。在文学时,好医研医者兼论医学,推广医学、成长医学。

  新安医家博学多识。他们不拘于门派、不囿于医,重视从保守中汉文化中罗致养分。不少新安名医毕生快乐喜爱书画诗文,造诣很高。名医王仲奇的“处方笺”曾被黄宾虹赞谓“翰墨精巧”。

  “新安医学是西医学主要构成部门,是有特色、有影响、有贡献、有价值代表性的处所学术门户之一。新安医家的医德、的医风,医儒互通、崇尚保守文化,精深的医术和不竭摸索的,长于思虑、敢于立异,注重学术研究、分心著书立说,是西医教育的贵重财富。安徽西医学院作为培育西医药人才的高校,理当肩负起新安医学、传承西医文化的汗青义务,理当把新安医学融入到学校办学中,不竭发扬光大。”新安医学的传人、安徽西医学院院长王键传授暗示。

  建校50多年来,“新安医学,培育西医人才”曾经渗入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学校办学的各方面,积淀成明显的特色。

  薪火相传,以新安医学底蕴强化师资扶植

  在学校的西医师资扶植中,一直重视连结着新安医家的“血脉”和“种子”。

  1959年建校之初,学校西医师资中有三分之一来历于新安医家。新安儿科世家杨以阶、王氏内科传人匋、郑氏喉科传人郑景岐、张氏医学传人李济仁等一多量老一辈专家传授,在西医根本、四大典范、中药、丹方、临床各科的讲授中,阐扬了学科带头人的感化。他们上行下效,深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医德医风、严谨的治学立场和精深的临床手艺,不只使泛博学生受益,同时还影响了身边的教师,为学校在教育中承继新安医学优秀保守奠基了根本,对西医讲授的气概和特色的构成阐扬了潜移默化的感化。

  1979年学校为满足西医讲授需要,扩大师资步队,又从省表里选拔调入了一批新安名医。西医内科名老西医胡翘武、曹氏外科传人曹恩惠膏泽、黄氏妇科传人黄孝周等一批尽得家传的名医,及时弥补到教师步队。

  在培育本科学生的同时,老一辈新安医家作为全国名老西医学术经验承继工作的导师,又培育了一批学术承继人。新安医学的“种子”在安徽西医学院的师资步队里得以生根抽芽,学校逐渐构成了一支本质优秀、布局合理,具有新安医学素养、学问和能力的人才梯队,新安医学讲授、研究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在新安王氏医学第六代传人王键传授率领下,富有新安医学特色的西医学讲授团队、新安医学科技立异团队,2008年别离成为安徽省级讲授团队和省高档学校科技立异团队,西医学根本理论讲授团队,2009年成为国度级讲授团队,2011年新安医药研究与开辟立异团队成为安徽省“115”财产立异团队。

  立德树人,以新安医学德术培育西医人才

  “新安医学,培育高本质西医学人才”是学校人才培育的主要指点思惟。

  在西医学人才培育过程中,学校将进修新安医家治学、新安医家医德医风、教授新安医家学术思惟、罗致新安医家临床经验等,贯穿到讲授工作的各个环节,多个层面、多种形式,以新安医学人。

  学校将新安医学融入本科生讲堂讲授,将“熟悉新安医学学术特色及新安医家的临床经验”作为主要的培育方针之一,在限选课中合理放置新安医学相关内容,编写新安医学系列教材,构成新安医学特色课程群。在重生入学教育中开展“新安医学保守教育”发蒙,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勾当中开展“新安医家医德医风”教育,在结业前教育阶段开设“新安医家临床经验”系列。近年来,又创立新安医学人才培育模式立异尝试区,创办“新安医学教改试验班”,实施“双导师制”,摸索院校教育与师承相连系的教育模式。

  学校197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伊始,就在西医医史文献学专业开设“新安医学研究标的目的”,并连续在西医学其他各专业开展新安医学特色研究的硕士生培育。2011年学校新增西医文化学硕士点,开设了新安医学文化研究标的目的。

  上,新安医学教改班的学生卜菲菲,正在交换新安医家治学立场对她的,这是大学生新安医学学社正在开展一年一度的“新安医学·大学生论坛”,现在,学生论坛、“杏林之”大学生学术研讨勾当,与学校教师层面的“新安医学论坛”相呼应,成为学校学术勾当的品牌。

  1993年,“斥地第二讲堂,激发学生热情,培育学生能力”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讲授研究获得国度二等;2005年教育部本科讲授工作程度评估、2009年教育部西医学专业试点认证中,学校新安医学办学特色获得高度承认;2010年,“新安医学特色,培育高本质使用型西医学人才——西医学专业扶植及专业认证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安徽省讲授特等。

  承继立异,以新安医学成绩彰显科研实力

  学校将新安医学学术研究作为西医药学科研究重点标的目的。

  依托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尝试室、新安医学研究核心、新安医学古籍部等学术平台,一方面从史学、文献学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新安医学文献材料,切磋新安医学的源流与成长、新安医家的学术特点、学术思惟、学术成绩。另一方面,挖掘新安医学相关临床疑问疾病医治经验,切磋新安医学的特色理论科学内涵,总结其临床诊治纪律,研发特色方药治验。

  学校成立起“新安医学文献数据库平台”,加强理论研究,提炼出汪机“营卫一气说”、孙一奎“动气命门说”、方有执“错简重订说”等新安医学十大学术思惟,获得普遍承认。

  通过对新安医家临床方式的研究,了新安医学中风病“气虚血瘀”、消渴病“阴虚炎热”、肺胀“肺失治节”、痹病“脾虚湿盛”等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制定了相关病种富有新安医学特色的西医诊疗规范及分析疗效评价系统。

  从新安医家名方验方研究中,开辟出参竹养心颗粒、化痰降气胶囊、西园喉药散、慢咽宁袋沏茶等中药新药和中药保健品。研发的“温胃舒”、“养胃舒”等新药均取得了优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新安医学研究方面,学校先后承担国度天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100余项,颁发论文700余篇,出书了《新安医籍丛刊》、《汪石山医学全书》、《新安名医考》、《新安医学精髓丛书》、《新安医学名著丛书》等一多量学术著作,申报和取得国度发现专利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手艺励近10项。2011年,学校“新安医学传承与成长研究”获得了国度科技支持打算,这是我国初次将西医处所特色学术门户研究,标记着新安医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挖掘推广,以新安医学学术加强临床劣势

  新安医学以其“安身理论立异,强调临床疗效,擅长辨证调度,重视学术传承”的学术劣势独放异彩,历久弥新。

  新安医学,世代相传,构成浩繁的“家族链”。如“黄氏妇科”至今已25世;明代余午亭和吴正伦开创的“内科”,清代王学健创始的“王氏医学”,郑于丰、郑于蕃创始的“喉科”以及“吴山铺伤科”等延续至今。郑氏家传医学在近500年的医疗实践中,撰写了大量的医学著作,“郑氏喉科”郑梅涧创养阴清肺治法,其子郑枢扶总结制定养阴清肺汤医治烈性流行症白喉,该方医人无数,至今仍为喉科之常用丹方。

  在安徽西医学院及其从属病院,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惟获得承继和发扬。匋传授为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是国内新安医学和温病学科的带头人之一,临床医治心脑病证十分重视调体气机,善用条达木郁法。巴坤杰传授行医50余年愈疾无数,受历代医家所创“培土生金”、“治痿独取阳明”、“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等治法的,在辨治疾病过程中凸起以脾胃为本。其还注重食疗保健,创制了消食粥、木香乌麦饮、益寿酒等很多无效的食疗方药。

  新安医家益气活血、养阴活血、温补培元、健脾化湿通络等治法在临床得以使用,医治中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消渴(糖尿病)、肺胀(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痹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西医疑问疾病,疗效显著,病院还据此研制出脑络欣通胶囊、复方丹蛭降糖胶囊、化痰降气胶囊、新风胶囊、消瘀接骨散、芙蓉膏等系列院内制剂10余种。新安医学研究者、学校第一从属病院副院长刘健博士告诉笔者:具有新安医学医治特色的临床科室在该院脑病核心、内排泄科、呼吸内科、风湿病科共有床位450张,占全院总床位的45%,住院率110%以上,年门诊量跨越55万人次。

  新安医学的学术传承,使临床疗效得以进一步提高。以新安医学为特色的国度西医临床研究立项扶植,正在深切推进。

  凝练传承,以新安医学保守西医文化

  新安医学是在徽文化膏壤上发展发育起来的,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徽州文化的一枝奇葩。

  学校服膺,以新安医学保守西医文化。

  持久以来,学校设立专款,组织专家深切民间,通过收购、代管等体例,新安医籍,同时引进人才,开展古籍急救修复。以珍藏新安医籍为主的学校藏书楼古籍部,是全国文物重点单元。馆藏《赤水玄珠》等新安医籍入选国度宝贵古籍名录。

  《安徽西医学院学报》自1982年创刊起就斥地专栏,颁发新安医学研究。2005年学校成立了“新安医学研究核心”,开展新安医学文献研究、临床研究、文化研究,学校还在临床科研基金项目中设立了新安医学研究项目标专项,礼聘西医根本、文献、中药学及临床各科的医、教、研专家、传授,开展各类研究。2012年,以新安医学文化研究为重点研究标的目的的西医文化学被遴选为国度西医药重点学科。

  学校创立的“新安医学网站”,设置徽文化与新安医学、新安医林美谈、新安名医、新安医学名方、新安医学名著等多个栏目,系统引见新安医学。

  处置新安医学文献研究的陆翔博士告诉笔者,1999年学校就建立了“新安医学文化馆”,2005年进行改扩建。该馆着重展现了新安名医名著、学术门户、新安药业、新安医学教育、新安医学域外影响、新安医学研究现状等,已成为大学生西医药文化本质教育。文化馆、新安医学古籍部、中药标本核心构成的新安医学文化核心,被评为安徽省西医药文化宣布道育。

  学校校史馆、文化墙等校园景观文化扶植,校徽、校训、校歌等文化标识,彰显新安医学特色。2012年,校徽获得全国西医药标记性文化作品一等。

  新安医学文化已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品牌。学校成功地承办了全国第八届西医药文化研讨会、全国第十八届医古文学术年会、全国第三届西医学术门户会议等新安医学文化交换勾当。一多量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安徽省高校大学文化扶植研讨会、太湖西医药文化成长论坛会议、高校文化扶植与宣传思惟教育前沿问题研讨会,宣传新安医学文化。

  首批新安医学标的目的硕士结业生、主编了《徽州文化全书·新安医学》的张玉才传授说,新安医学曾经成为学校办学的魂灵,也是我们西医临床教师不竭提拔能力的源泉。

  稠密的新安医学文化成为学校的软,莘莘学子洗澡在保守西医药学空气中,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培育本质,健康成长。

  新安医学曾经融入了学校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医疗办事、文化文化传承的各个方面,这颗璀璨的西医药“瑰宝”必将在安徽西医学院绽放出愈加灿艳的。 (吴成海)

上一篇:上海崇明造船发生爆炸 已致2死2伤(图2014年1月8日论文大全网

下一篇:山东力明职业学院网站现论文广告2014年1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