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4-01-18
一整个炎天都没遭到台风的上海,在十一黄金周竣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与彪悍的“秋台风”撞了个满怀。畴前日20时起头,申城的雨水就几乎没停歇过,昨晨5时36分降雨气候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早上7时38分更是拉响了最高档级的红色预警。
于是,良多市民不得不在这个“寒露”节气里,穿戴拖鞋蹚过顿时深深的积水上班;良多汽车转换成“汽艇”模式游弋在城市中;还有不少低洼区域的室第、店肆进水。令人欣慰的是,暴雨灾祸之下,我们看到了苦守在浊水中批示,“游”向被困水中的司机;我们也看到中小学教员提前到岗,有的学校还为孩子准备了干衣服、红糖姜茶,以至一大早就采购了100双新袜子。
暴风雨中,有尽职、精细的上海,但突如其来的“秋台风”也呈现行应急机制的一些“不良接触点”。对部分的应对办法,市民也提出不少合理,这不该被轻忽。
起首,良多家长不睬解,既已拉响红色预警,为何中小学校不断课。普陀区的一些家长更是反映,一大早好不容易送孩子到了学校,成果很快接到通知说半夜12时就下学,家长大喊“不起”。
但教育部分也有冤枉。一者提前下学,是基于普陀等区严峻的积水,避免孩子下学时间与交通晚高峰堆叠,并非推学生出门;二者发布停课通知的决定权,不在教育部分。本来,按《上海市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只要拉响红色警报(I级响应)时,才能由市决定能否实施停课。但昨晨是7时38分发布红色预警,这时孩子曾经在上,以至到校了,此时再由市决定停课,并层层传达到学校,曾经没成心义。
那么,景象形象部分可否抓好警报“提前量”,以便及时做出停课决定呢?景象形象部分也认为本人是按轨制处事。《预案》,只要在“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等环境下,才可拉动红色警报,但孩子们走出上学时,雨量还未达到这个尺度。
吊诡的工作就来了,景象形象、教育等部分都感觉本人是按轨制处事,守土尽职,可是几百万孩子仍是冒着大雨去上学,这该由谁来担任?
这就需要优化现行的《预案》。好比像今天早间,明明前一晚已下了一夜的瓢泼大雨,并且早高峰期间很有可能继续下,虽然还未到预案的红警级别,可否由做出变通处置呢?若是今天清晨5时多拉响橙警时就决定停课,那么就能无效削减昨晨的交通拥堵。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乌龙停课”,好比2007年、2010年上海曾两度由于台风要求全市停课,成果台风与上海擦肩而过。这也要求市民对于可能的“超标”应对有成熟宽大的立场,终究本人和孩子的平安才是更主要的。事明,那两年市民们都对“超标”应对表示出了支撑和理解。
其次,此次暴雨形成部门地域严峻积水。祁连山(600720,股吧)真南附近沪宁线地道积水的这个老问题,再次被推上的风口浪尖。早在2005年“麦莎”台风过沪时,沪宁线地道就发生过严峻积水,被淹长达1天2夜,以至导致一人灭亡。此后,沪宁线地道据闻“年年有改良”,但每到暴雨气候必定积水。
早报记者也做了采访:其实前日23时地道就被封锁了;泵站方面暗示地道边的桃浦河已处于高水位,地道的积水排无可排,这也是沪宁线地道持久难处理积水问题的缘由;此外,高水位下防洪堤曾经呈现了漏水的险情。既然问题不止于泵站,就需要的防汛、河流办理等多部分互相协调,方能真正处理地道积水的老问题,以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
知屋漏者在宇下,一场秋台风激发的暴雨,证明上海的应急办理仍有提拔空间。教育、防洪、景象形象等部分不只要各自守土,也应从市益的角度分析协作,真正把暴雨浇出来的问题,举全市之力处理掉,不让轨制空地成为市益受损点。
早报首席评论员 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