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4-03-20
中国农业化学的奠定者孙羲先生,安徽省安庆人,1935年结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1946年被聘为农学院副传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大学农学院传授、土壤农化系主任,全国农业化学教材编写组组长,中河山壤学会理事兼第一、二届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孙羲毕生努力于中国农业化学和动物养分学的讲授和科研事业,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农业化学教材,为中国农业化学学科的创立和成长,为农业化学特地人才的培育作出了不成磨灭的贡献。
中国核农学的创始人徐冠仁,江苏省南通县人。晚期处置水稻性状遗传、分歧类型水稻杂交和不孕性遗传的研究,曾获天然科学论文。努力于核手艺在农业上的使用,建立中国第一个原子能农业操纵的研究机构,倡议并组建中国原子能农学会。他将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引入我国,培育出第一个高粱不育系和“原新1号”等优秀组合,为我国高粱杂种劣势操纵作出主要贡献。2004年2月18日逝世。
中国农业教育家、畜牧学家张克威出生于1901年,1919年结业于市两级师范学校。同年五四活动迸发,张克威起头关心国度的前途命运。他认为中国贫穷掉队是因为农业不发财,农人贫苦是不懂科学。所以,他要走农业救国的道。1931年结业于美国大学研究院。开国后,张克威历任东北人民农业部副部长,沈阳农学院院长、党委,农业科学院院长。上世纪50年代掌管苏联大白猪表示非常的研究,并确定其为日本乙型脑炎,改正了疑似布氏杆菌病的错误结论,使大白猪在我国得以保留和推广,成为杂交育种和杂种劣势操纵的猪种资本。后又掌管育成良种“沈花猪”。(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