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4-12-17
10月27日,以“与变化:新,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粹大会在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旧事文化推进会会长李东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高翔出席大会并致辞。复旦大学与国度管理研究核心研究《收集群体性事务迸发机理:“属性”与“事务属性”双重建模研究基于195个案例的定性比力阐发(QCA》入选“第二届(2013年度)全国旧事学优良论文”。
由中国旧事文化推进会学分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旧事与研究所结合举办的此次会议聚焦传媒变化,大学旧事与学院副院长崔保国传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旧事学院沈浩传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别离作了题为《学研究的新起点以传媒研究为核心的学》、《数据旧事:大数据时代的可视化与使用》和《收集场的生态管理》的主题讲话,对大数据时代的学成长及收集指导等问题作了专题阐述。
除主会场外,本次大会还设置了5个分论坛,别离是“新与”“与社会”“与文化”“第三届中国人际论坛”和“旧事思惟史论坛”。每个分论坛均有来自全国各研究机构、高校旧事院系、单元的20余位专家学者或在读博士生引见他们的理论概念和最新研究。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旧事与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研究员还发布了“第二届(2013年度)全国旧事学优良论文”遴选成果。据引见,“第二届(2013年度)全国旧事学优良论文”从8600多篇论文选出10篇学术论文和5篇营业论文,我核心李良荣、郑雯、张盛合作完成的《收集群体性事务迸发机理:“属性”与“事务属性”双重建模研究基于195个案例的定性比力阐发(QCA》一文获选此中。
《收集群体性事务迸发机理:“属性”与“事务属性”双重建模研究基于195个案例的定性比力阐发(QCA)》
作者:李良荣、郑雯、张盛
原载:《现代》2013年第2期
遴选看法:
《收集群体性事务迸发机理:“属性”与“事务属性”双重建模研究基于195个案例的定性比力阐发(QCA)》一文,测验考试采用定性比力方式(QCA),利用响应的软件东西,将195个收集群体性事务作为一个样本进行阐发,在诸多针对收集群体性事务的研究中,具无方法上的立异性。该项研究在使用软件做数据阐发之前,进行了充实深切的理论阐发和会商,并以此为根本提出假设,因而是一项具有理论导向特征的研究,从而使其对通过软件获得的发觉的注释,具有较为充实的学根据。
获感言(李良荣传授):
这是我和我的学生在旧事学与社会学、学交叉学科的新的摸索,获是对我们摸索的激励!感谢同业厚爱与支撑!
论文摘要:
目前收集群体性事务发生的频度、烈度、参与人数都日渐上升,社会也呈现了新特点,这些问题都亟待回应。本文通过对2010至2011年间发生的195个收集群体性事务进行大样本案例量化阐发,摸索收集群体性事务的迸发机理。本文结论认为“配合的好处”“事务发生地”“首发”“首发”“地方参与报道”5大体素是收集群体性事务迸发的环节成因,其他要素同样参与着收集群体性事务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