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 生理学报正规论文发表

生理学报正规论文发表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5-02-06

  期刊简介

  《生理学报》是由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兼登的学术刊物。现任主编为复旦大学赵志奇教授。该刊为双月刊,大16开铜版纸印刷,96页。主要刊登生理学和相关生命科学的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实验技术及以本人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

  该刊的前身是《中国生理学杂志》,于1927年创刊,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生理学学术期刊。从1953年起,改名为《生理学报》。该刊继承和发扬了学术严谨、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办刊风格,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所刊登的论文中,获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和基金资助的论文占70%以上,全面反映了中国生理学界在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

  《生理学报》已被美国《生物学文摘》、《化学文摘》、《医学索引》、MEDLINE/PubMed、BIOSIS previews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以及中国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网,天元数据网等国内外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生物类核心期刊。

  收录

  创刊以来,经过不断努力,《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办刊质量不断提高,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3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是中国被引频次最高的500种科技期刊之一。自1989年以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先后20余次获全国、全军、教育部和省、市优秀科技期刊一、二等奖,2003年、2005年两度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该奖项为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共同评选的我国期刊界的最高奖项)。2008、2009、2010、2011连续4年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2010连续2届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收录

  Medline/PubMed

  Biological Abstracts

  Chemical Abstracts

  Index Medicus

  BIOSIS Previews

  荷兰Excerpta Medica

  Scopus

  波兰“Index Copernicus

  日本科技文献速报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俄罗斯文摘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皮层星形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4在炎症和β淀粉样蛋白形成中的作用(英

  脉络丛上皮铁调素表达的年龄变化与IL-6/Stat3信号途径(英文)

  精氨酸加压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的增强作用(英文)

  蝎毒耐热肽对6羟多巴早期帕金森病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英文)

  5,7-双羟色胺侧脑室注射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吗啡诱导大鼠穿梭觅药状态下内侧前额皮层边缘前区遥测脑电小波包提取及熵

  人手腕部振动强度触觉感知的短时记忆特性

  人源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可对抗大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microRNA在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小鼠心室肌脱细胞化细胞外基质薄片的制备和评价

  细胞内高镁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活性的影响

  褪黑素的抗胃癌效应及其引起的Bcl-2、Bax、p21和p53的表达

  相关推荐阅读:浅谈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VBD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包括CT/CTA、MRI/MRA或全脑血管造影。上述检查手段各有利弊,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也不尽相同。VBD的头颅CT诊断标准按照Smoker[2]标准,高度评分以鞍背、鞍上池和第三脑室为界,在高度上分为4级,基底动脉分叉低于或平鞍背水平为0级,低于或平鞍上池为1级,位于鞍上池和第三脑室底间为2级,达到或高于第三脑室为3级。位置评分以鞍背和斜坡正中、旁正中、边缘和边缘以外或桥小脑脚为界,在位置偏移度上分为4级,基底动脉位于鞍背和斜坡正中为0级,位于旁正中之间为1级,位于旁正中和边缘之间为2级,位于边缘以外或桥小脑脚为3级。  当基底动脉分叉的高度≥2级,或基底动脉位置偏移度≥2级,且基底动脉直径≥0.45cm,即诊断为VBD。Giang等[6]提出了VBD的MRI诊断标准,就基底动脉位置偏移度而言,1级为位于中线或可疑中线,2级为明显靠向一侧,3级为达到一侧的小脑脑桥角;高度评级标准以及VBD的诊断标准与Smoker[2]提出的方法一致。Ubogu等[7]以头部MRA为基础,对VBD进行了半定量定义,基底动脉长度>29.5mm,横向偏离超过基底动脉起始点到分叉之间垂直连线的10mm;椎动脉颅内段长度>23.5mm,任一椎动脉走行偏离超过椎动脉颅内入口到基底动脉起始点之间连线的10mm。

上一篇:保健医苑医学杂志投稿

下一篇:眼科新进展2015期刊征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