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药学期刊征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药学期刊征稿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5-09-25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1959年创刊,1966停刊,1975复刊,复刊时刊名为《吉林医科大学学报》,1978年随学校更名改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2年刊名变更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简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 经过4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的科技期刊。

  办刊宗旨

  遵循党和国家的办刊政策及法规,报道医学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主要栏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设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医学、影像学、调查研究、技术交流、综述、短篇及个案报道等栏目。

  刊登情况

  全年刊发约300篇文章(不包括短篇报道),其中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论文占80%以上。在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很大比例。近年逐渐增加了校外优秀论文的刊发数量。

  收录情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先后被评为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收录《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的文摘刊物和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全国报刊索引》《电子科学文摘》、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美国《化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

  编委组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委员会设有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8名,委员51名,均为在医学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各学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其中95%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该刊编辑部现有专职编辑5名(均为硕士研究生),编务1名,他们均曾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医药信息研究等不同领域从事过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编辑出版工作经验。

  发展展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办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刊文领域,活跃栏目形式,增加信息容量,加快传播速度,拓展学术范围,加强国际合作,竭诚为广大读者和作者服务。[2]

  获奖情况

  2001年12月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08月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2004年09月荣获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奖2005年08月荣获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奖2006年10月荣获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7年02月在第二届北方期刊奖评选中荣获十佳期刊奖2007年02月在第二届北方期刊奖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奖2007年08月荣获首届吉林省高校科学研究促进奖2008年01月在吉林省第八次期刊等级评审中荣获十佳科技期刊奖2008年10月荣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8年10月荣获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奖2009年10月荣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评选的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9年11月在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共同组织的第九次(2007—2008年度)全省期刊等级评审工作中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和吉林省名刊2009年12月在第二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选工作中荣获第二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的期刊精品奖称号2010年11月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11年05月在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注:RCCSE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英文缩写)2011年05月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2011年10月在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举办的“2011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投

  稿须知编辑《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杂志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设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医学、影像学、调查研究、技术交流、综合评述、短篇与个案报道等栏目,以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论著为主,兼顾其他体裁的文章,综合评述原则以约稿为主。来稿要求1.1 稿件必须是未经正式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医学科学研究学术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图表规范、清晰、明确。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文责自负。对被录用稿件,本刊有删改权,结构性修改有违原意处与作者磋商,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时注明。

  本刊已入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化学文摘》及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内外十余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入编、上网及文摘刊物摘引。1.2 来稿一式两份(自留底稿),附签有科室和院(部、系、所)意见的投稿介绍信(科室主任意见、签字或盖章,院科教科盖章),证明论文中的内容和有关工作是否真实可靠、有无泄密及作者、单位署名有无争议,并就论文内容做出评价,有关侵权事宜由作者自负。来稿须用4号宋体字隔行打印,并附软盘(Word纯文本文件,*.txt 文件)。外地稿件可以通过远程投稿系统投稿,也可邮寄或通过E-mail投稿(投稿介绍信需邮寄)。编辑部收到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结果(学术观点有争议或交叉学科需经多位专家审查的稿件除外),作者可通过电话查询。1.3 论文必须包括的项目: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基金资助单位全称及课题号、第一作者简介及通讯作者联系方式(电话或E-mail)。正文部分应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文章篇幅(含图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论著一般在6 000字以内,临床医学、调查研究、技术交流4 000字以内,短篇报道800字以内。1.4 须在文稿首页地脚位置注明的项目:基金资助单位全称和课题号(基金资助项目或获奖成果的论文优先发表);第一作者简介(按以下格式书写: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电话或E-mail地址。1.5 来稿要求中文和英文对照部分:文章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具体到教研室或研究室),单位所在地、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表题、图题及表图内所涉及的文字和注释。1.6 摘要须采用报道性文体,论著的摘要按结构式摘要书写,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以300字左右为宜;综合评述的摘要应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不必写成结构式,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6个,以《MeSH》中的主题词为宜。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必须与中文相对应。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选定。1.7 来稿中使用的物理量、单位及符号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定标准》(1995年7月新版);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字符的位置应明确,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应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特殊标明。1.8 表格采用“三线表”形式随文排列,内容不应与文字重复;统计图(线图、条图、散点图)的内容不应与表格和文字重复,纵横两轴比例以5:7为宜;彩色照片应清晰,黑白照片应反差鲜明,并应以箭头标明观察内容,不允许用复印件。1.9 参考文献应引用必要且较新的文献,论著一般应在10篇以内,综述应在20篇以内;请勿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或非公开出版物;文后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著录项目应完整,内容应准确。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时写出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国外作者姓名的书写应“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作者或编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 专著中析出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A].见(In):原文献责任者(编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 起页-止页.*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A].见(In):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译文: [序号] 作者.译名[J].译者. 刊名,年,卷(期): 起页-止页.* 技术标准: [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学位名称.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1.10 校外来稿必须有省级以上基金资助,其他要求同上。

  期刊收录论文目录:

  LPL基因在大鼠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脑组织中mRNA表达改变

  邢洪源;赵婧;刘纯岩;张萱;刘扬;王珍琦2015-09-24 14:50:55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肝HL-7702细胞的毒性作用

  潘涛;郭彩霞;金明华;刘晓梅;刘颖;杜海英;孙志伟2015-09-07 09:23:16杨梅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于洋;刘亚萌;吴少花;谢奇;衣丹;徐海月;胡耀狄;陈君?;徐冶2015-09-07 09:21:11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杨俊侠;曹述任;张敏2015-09-07 09:21:27重症手足口病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冯慧芬;赵秋民;段广才;朱光2015-09-07 09:20:31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骨组织中HMGB1、RAGE、OPG和RANKL表达的影响

  张彦秋;王春生;王坤正;蒋朝龙2015-09-07 09:20:53乳腺癌组织中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刘雨欣;吴迪;付彤;赵刚;付京;宋东2015-09-07 09:19:08ELOVL2基因多态性与乳母乳汁DHA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李响;丁珍;吴义霞;陈雪妍;刘国良;谢林2015-08-12 09:06:40子宫切除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红梅;杨莉2015-07-09 13:24严重烧伤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神经胶质细胞反应的诱导作用

  李雷;王永杰;陈浩;秦永刚;周煜博;赵嘉勋;郭丽2015-07-06 13:39RNA干扰FZD4基因表达对人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抑制作用

  高兴春;郭娜;闫爱丽;冯浩;史宏恩;苟兴春2015-07-03 17:02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米亚静;刘洁;王世伟;王天伟;景晓红2015-07-03 17:01

上一篇: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医学论文发表

下一篇:药学学报药学期刊论文投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