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社科中文核心期刊 > 土木工程学报土木工程论文投稿

土木工程学报土木工程论文投稿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9-01-11

土木工程学报土木工程论文投稿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

国内统一刊号:11-2120/TU

国际标准刊号:1000-131X

杂志简介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岩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结构、道路及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等专业在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发展状况,同时也刊登建筑材料、港口、水利、市政、计算机应用、力学、防灾减灾等专业中与上述学科交叉或有密切联系的论文报告。本刊办刊宗旨为促进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学术交流。

  历史沿革编辑《土木工程学报》创刊于1954年3月,由郭沫若同志题写刊名。1958年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59年至1961年为月刊;1962年起再次改为双月刊。1966年曾改为3个专业分册出版,直至1966年9月"文革"开始时停刊。1980年5月复刊,出版季刊,96页。199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80页。1997年起由铅排印刷改为激光照排胶印,印刷质量及时效性大幅度提升。1999年由16开80页,改为大16开(A4)80页;2000年至今改为大16开112页;2003年起出版大16开112页,月刊。《土木工程学报》被Ei(美国工程索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网络版)、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等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核心期刊。本刊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首批收录的315种来源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出版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2007年版公布的信息表明:《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在CSCD核心库收录的666种学术性期刊中排名第180位,总被引频次为627次,他引频次546次。本刊也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批收录的统计来源科技期刊之一。2009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指标显示: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08年收录的1723种统计源期刊中,《土木工程学报》总被引频次1876次,他引率0.96,在本学科44种期刊中列第4位,在全部1868种期刊中列第159位;影响因子0.755,在本学科44种期刊中列第5位,在全部1868种期刊中列第227位。201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指标显示: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09年收录的1946种统计源期刊中,《土木工程学报》总被引频次2162次,他引率0.94,在本学科43种期刊中列第4位,在全部1946种期刊中列第167位;影响因子0.772,在本学科43种期刊中列第5位,在全部1946种期刊中列第218位。综合评价总分60.1,在土木建筑工程类43种期刊中列第3位,在全部1946中期刊中列第192位。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09版)中,本刊2008年影响因子0.925,总被引频次2335次,在“建筑科学”学科中均列第2位。

  所获荣誉编辑获1991年度“建设部好期刊”称号;1996年、1999年、2001年连续被评为“建设部优秀期刊”。获2000年度、2001年度、2002年度中国科协“基础性及高科技期刊专项经费资助”。

  主要栏目编辑结构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基础工程与岩土力学建设管理

  通信地址编辑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邮政编码:100835

  收录情况编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

  Ei(美国工程索引)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投稿要求编辑1、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炼。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审稿周期6个月,请勿一稿多投。

  2、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文后请附所有作者姓名、出生年、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主要从事技术工作领域、重要学术成就。通信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务必填写完整,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

  3、正文前应列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150~200个单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及作者单位英译名,并列有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关键词下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E-mail。摘要写作应符合本刊标准。

  4、首页脚注附基金项目及编号、第一作者姓名、学历、职称。

  5、来稿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7000字(约3.5页印刷页)。稿中所附图及表格应放在正文中,文稿中所有图题、图注、表题均为中、英文对照。表格用三线表。来稿要求为word文档,且文件大小应控制在1M以内,特殊情况可放宽到3M(例如图比较多的情况下)。新投稿的图片清晰度可稍低,能看清即可,待审稿通过后投修改稿时再提供清晰度比较高的图片以便印刷,这样可以有效节约文件大小。

  6、正文用五号宋字体,双栏打印,每栏23字每页45行。

  7、来稿文字、科学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方案、规范和标准,国家无规定者应合乎专业习惯。

  8、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本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在文内相应引用位置注明序号。

  9、本刊对刊用稿件有权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不能按本刊意见进行修改的稿件,本刊有权不予采用。

  10、来稿采用与否,均通知作者。审稿期间作者可采用“作者查稿系统”查询稿件当前处理状态。在收到编辑部的录用或者退稿通知之前,请勿就审稿意见提出讨论。本刊审稿流程:收稿→分稿→一审→二审→三审→退修→发录用通知→审英文→待刊,其中在审稿的任何阶段未通过都会及时发退稿通知,以免影响作者另投他刊。

  11、来稿一经刊用,赠第一作者该期学报四份,并按标准一次性支付本文的发表和数据库收录稿酬。

  12、根据中国科协学会部[1988]科协学发字第039号文,我刊对采用的稿件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作为办刊经费来源之一。

  13、本刊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理事和会员以及本刊理事单位成员所投稿件在审稿通过后给予优先考虑,并计划于2008年开始在学会网站免费为学会理事、会员和学报理事提供全文浏览服务。

  期刊收录论文目录:

  扩展基础冲剪承载力设计可靠性分析

  李荣年;滕延京1-5正交异性道路的安定分析

  刘姝;王娟;余海岁;万岱历6-11节点自适应无网格法在非饱和土瞬态渗流分析中的应用

  陈锐;王若宣;刘坚;邓刚12-16失谐周期性高架桥结构平面内振动局部化问题分析

  徐斌;徐满清;朱素红17-21爆破振动对建(构)筑物影响数值计算模型及安全判据的研究

  张玉成;杨光华;胡海英;温勇;姜燕;刘鹏;姚捷22-29软土层埋深对于地铁振动特性及传播影响规律研究

  石文博;缪林昌;陈艺南;王正兴30-35土钉墙变形及土钉内力特征研究

  王曙光;滕延京;段启伟;李钦锐;张雪婵36-40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曹文昭;郑俊杰;董同新;张军;吴文彪41-46望江地区典型淤泥质粉质黏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杨超;戴国亮;龚维明;茅燕兵;秦伟47-52陕西延安Q_2原状与重塑黄土抗拉强度对比试验研究

上一篇:沉积学报地球化学论文发表

下一篇:古地理学报矿质论文发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