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核心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高等教育论文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6-04-13

  这篇高等教育论文发表了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创新研究,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实施,高校后勤的服务模式也在变化,变得更加自主和市场,高校后勤服务的创新思路更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论文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创新对策。

高等教育论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论文,高校后勤服务

  伴随教育改革的实施,新阶段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也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进行创新研究,打破体制束缚,焕发蓬勃生机。根据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开拓思路,推动高校后勤走向精细化,专业化。

  1 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形态

  高校后勤服务的基本思路是借助体制,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早期高校后勤管理依附于计划经济体制,把控度高,但资源利用率低,开放性不足,加之管理缺乏灵活性,主次不清,造成了不少痼疾。伴随我国各项改革的开展,高校后勤服务也迎来了变化契机,通过放权,社会企业效率高效,透明公平,管理科学的优势得以体现。根据开放程度的深浅,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1 自主模式

  自主模式,即是后勤服务由学校主体自行承担,基本不对外开放。学校凭借自身优势,按照市场化管理方式,独立运作后勤服务。相比于市场上完全独立的公司形态,是一种虚拟运营程度较高的模式。高校本身或相关所属团体以市场化公司为标准,实现后勤服务的自主经营,同时高校具有监管,协调,考察的职能。

  这种模式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高校的自我消化,自我管理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也是吸收高校众多劳动力的一种保护措施。但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也形成了资源浪费,负担过重,活力不足的困境。

  1.2 放权模式

  放权模式,就是部分对市场开放,引入有资质的市场企业,管理公司等,以达到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不同于自主经营,社会力量的参与,象征着竞争机制的展开,有利于高校后勤服务走向规范,现代,透明。自主管理壁垒的打破,也彰显了高校乐于参与管理创新,勇于融入市场的改革决心。

  高校采取此类服务模式,需要严格准入制度。对有意向参与竞标的社会企业,要精挑细选,以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好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1.3 市场模式

  市场模式,也即是开放模式,完全将高校后勤服务托付社会企业,高校仅保留监管,督查的有关职能。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分担政府压力,让高校各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组合,高校本身也可以抽身退步,将更多精力用于教育科研等方面。由于优质企业本身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运营机制,在实现盈利创收的同时,也给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从僵化到改革提供了鲜活范例。

  2 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创新思路

  尽管我国现阶段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在不同的形态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应当看到,效率不高,质量不硬,体制不顺,都在逐渐禁锢着后勤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提升。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应裹足不前,要开动脑筋,试图从多方面疏通关节,摸索出一条新型发展之道。

  2.1 更新观念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提出,稳定高效成为人们热议的词汇,高校后勤服务的提升,同样离不开稳定的基本局面。要维持高校后勤服务的稳定性,就需要我们理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加强与学校主体的交流沟通,以后勤高质量服务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增长,消除消极因素,构建和谐稳定校园。

  2.2 体制改革

  随着逐渐容纳进市场,高校后勤服务体制已得到长足改变,这里的体制改革,着重强调后勤机构与高校行政主体间的润滑顺畅。职权方面需要清晰化,配合方面需要流畅化,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力量,对高校整体资源做出合理科学的配置。

  2.3 信息共享

  管理过程,也需及时创新。可使用数据库的形式对后勤服务经营情况进行公示,共享,实现资源一体化,管理数字化。适时进行风险估算,评估经营势态,在协同配合中,实现双赢目标。

  3 创新对策研究

  在总体创新思路的指引下,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创新对策:

  3.1 加快人才建设

  锻造出一只素质过硬的后勤队伍是保障后勤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快人才建设,做到人尽其才是提高后勤服务的应有之义。要突破选人局限,打通用人渠道,在比较中考查人才,组建成一个昂扬向上的奋进集体。通过社会招聘与内部竞聘相结合,组建专业系统的学习体系(培训班,交流会等),深层次全方面挖掘后勤服务人才。

  3.2 提高软实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行业竞争呈现出新形态:从早期的资本竞争,逐渐演化为各种软实力的比拼。而后勤服务水平的高低就是竞争软实力大小的体现。在人才储备,细节管理,专业水平等方面,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加强,以形成集团优势。提升软实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定期开展职业培训是可行之道。

  3.3 强调责任心

  后勤服务系统在高校整体运行中起到中枢作用,尤其需要从业者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时刻谨记自身承担着保障支援的重大职责。对缺乏责任感的员工,要建立高效有力的惩罚机制,对管理兢兢业业的优秀人员给予肯定奖励。

  3.4 拓宽服务渠道

  通过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加深联系,打出知名度,与优惠企业开展长期交流,营造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

  4 结语

  高校后勤服务改革创新在新时代下变得势在必行,需要我们展现出积极热情的面貌迎接之后的转变。只有与市场接轨,多方发力,才能保障高校后勤服务蓬勃发展。

  推荐期刊:《高校教育管理》以广大高校管理者、研究者、决策者及教育管理专业教师、学生为读者对象,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学术性与指导性相结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学术自由,努力为学术研究创造宽松环境。

上一篇:职业英语教育论文语篇分析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体育教育论文小学体育中德育内容的渗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