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6-06-08
随着企业集团的逐步发展壮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本篇财务管理论文对企业集团而言,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涉及内容众多。本文在财务集中管理方面仅进行了初浅探讨。同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面对激烈竞争、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也必然处于动态之中,其战略目标的修改或修正频率越来越高,组织结构要作不断的调整和重新设计,在财务管理上,其管理方式、重点等也要相应变化。
《财务与会计》1979年创刊,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正式创刊或复刊的第一本财政、财会类刊物。是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财会专业期刊。《财务与会计》杂志社审稿发表周期为3-7个月,逾期未收到任何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复合影响因子:0.175,综合影响因子:0.120。
摘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其财务管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从总体来看,多数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倾向于采用集权式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就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应对策略。
关键词:企业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管理,而财务管理又在企业管理中居于首要地位。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质量。目前,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集权式和分权式两种。通过综合分析众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运行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在管理上集权式管理模式比分权式管理模式更具优势,它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集团的日常运行系统中,极大地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此外,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还建立起了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能够实现全面、统一、高效的财务管理与监督,真正发挥了企业的规模效益。本文综合对比分析了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并就其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合理化建议,还提出了建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式的构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集团化”,“经营一体化”,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谓企业集团就是指以某个综合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通过资本纽带联系多个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拥有独立法律地位和经济控制权的多层次、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选择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实现企业集团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集团经营者和财务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当今市场环境下,财务集中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控制的一种主流方式。
1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集团能否保持对子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的控制权,是发挥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势、整合效应及规模效益的基础,是企业集团关注的首要问题。目前,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一些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契约关系不明确,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各成员企业在发展战略上没有达成统一共识。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 企业集团没有统一的“治理结构”,成员企业权责不明晰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方式主要为“行政规划”改组,各成员企业间的资产联系不紧密,没有统一的 “治理结构”,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内部管理效率低下。另外,我国多数企业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即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其“法人治理结构” 尚未完全建立,各成员企业权责不明晰,管理秩序有待加强。
1.2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成员企业目标出现逆向选择由于企业集团涉及利益关系人众多,管理层次较多,管理活动相对复杂,这就给企业集团的管理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建立完善的控制机制对于完善财务管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企业集团存在企业所有者主体缺位问题,经营者管理不善,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屡禁不止,这不仅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企业集团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成员企业目标出现逆向选择,片面追求子公司的局部利益,无视集团整体利益,缺乏协作精神。
1.3 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紊乱无序,没有充分发挥出资源的整体效应当前,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紊乱无序,各成员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明显差异。成员企业根据其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会计制度与政策,同时在会计核算规程设计上各自为政,这就给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带来了不便,导致资源的整体效应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1.4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配合度不足,无法有效跟进目前,企业集团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缺乏配合度,导致企业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表现在财务管理方面。另外,企业员工的团队责任感和荣誉感不强,企业发展缺乏持续稳定动力。
1.5 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由于电子商务对传统财务管理的冲击,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系数。
2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2.1 财务管理模式定义财务管理模式,又称财务管理体制,主要是指企业为实现其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建立起来的一套管理体系,它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分工框架以及组织机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的高效合理运用。按照企业财务管理权的集中程度,可将财务管理模式划分为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以及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其中,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中应用较广,它实现了集团利益的一体化。
2.2“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所谓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就是指在企业集团内部各项财务决议的最高决策权集中在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无权做出相关财务决定。对于集团公司作出的经营和财务决策,成员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母公司拥有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决策权,统一管理各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子公司只享有有限的决策权,其所需一切财务资源统一由母公司分配管理。这种高度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节约企业集团的管理成本,实现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有效控制。另外,在这种统一管理的模式下,母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适时调整各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策略和方向,有利于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即母公司财务管理权高度集中,不利于子公司财务管理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同时,高度集权也给母公司的管理决策带来了很大压力,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 建立野集权式冶财务管理模式实施与操作策略
集团公司拥有为数众多的成员企业。为增强各成员集团的团队凝聚力,保证母公司各项财务决策的高效贯彻落实,企业集团必须进一步加强财务控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建立健全集权式财务管理机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设计原则在进行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设计时,企业必须要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分权与集权并重,分权与集权适度原则。在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集团的财务总部要注意将分权与集权结合起来,切实处理好分权与集权的关系,避免出现财务总部权力过度集中的情况。财务管理权的过度集中,不仅影响财务决策的执行质量,而且也不利于子公司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财务管理权过于分散可能会给公司的业务或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影响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二是权责利相均衡原则。对企业集团而言,分权制只是实现管理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不是其最终目标。母公司在对子公司进行授权时,要坚持权责相适应原则,以防止滥用职权现象的出现。三是系统开放灵活,财务业务一体化原则。一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发展的规模和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企业在实现计算机管理时,角度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系统能保证企业平滑地过渡和发展。
3.2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体制在企业集团中,领导者的重要经济决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在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领导者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创新财务管理机制,选择科学合理的财务领导体制。一般地,常见的财务领导体制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3.2.1 财务总监委派制。即由董事会授权,由董事长直接委派财务总监,再在财务总监指导下设立财务会计部门。其优点是:直接体现董事会的授权,代表着投资者或股东的利益;缺点:财务总监直接参于企业财务工作,容易造成新的所有者代表和经营者权责不清,同时权力过于集中于财务总监,也容易影响经营者特别是财务经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体制适合于核心企业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再改造,建立了公司法人制度的企业。
3.2.2 总会计师负责制。即在总经理下设置与副总经理平行的总会计师分管企业财务工作,在总会计部门。优点:体现了财务管理的专业性与决策中专家的意见的权威性。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明确在职权上总会计师与副总经理平行,但客观上给人以“专家”之衔而非职位之感,因而其实际享有的职权容易因总经理的意愿而定,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受到影响。
3.2.3 财务经理负责制。即在总经理下设负责财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在财务经理下设立财务会计部门。其特点是财务经理具有和其他副总经理平行的、同等的甚至更重要的决策,对上直接向总经理负责,直接参与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对下直接向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从而成了由总经理挂帅的企业资产运营和内部经营管理系统。通过分析与研究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特点,我们可以发现,财务总监委派制更为适应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需要,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企业集团应该根据其产资关系,利用其出资人身份向各个子公司派出资深财务管理人员担任财务总监,以实现对子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监督,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贯彻执行。
3.3 强化内部审批监督制度一直以来,内部审批监督制度在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保证了企业审计工作的正常稳定进行,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集团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集团应进一步强化内部审批监督制度,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审计活动,以保证其审计活动的合法性、适当性、规范性,并做好财务检查和评价工作。另外,强化内部审批监督制度还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集团决策的科学性。
3.4 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利用网络进行财务管理通过财务软件,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与控制管理。企业运用网络来实现财务管理职能,企业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中,从而解决一系列目前的财务活动无法解决的问题。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使得公司整合内部各种财务资源以及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监控等工作变得更为高效,以克服过去对下属子公司控制不力的局面,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益。企业集团可通过上线SAP 软件的方式进行财务管理,也可以自主开发ERP 内控软件系统,以准确掌握各个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有效提升企业集团的财务水平。另外,企业集团还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财务监控力度,利用网络进行财务管理,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上一篇: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类型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