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9-09-09
在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中,学院在各个年级进行了尝试,有针对性地实施了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行业和企业参与度不高,学生和家长误解等问题,建议在学徒制实践的过程中,行业能够在评估方面给予指导,企业能够在培养方面给予支持,学校能够在管理方面给予制度,最终使我们职业教育的改革取得成功。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是吉林省推行现代学徒制改革的第三批试点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在此之前有多年的校企合作的经历,与省内大中型相关物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多年,建立了很多校外实训基地,为现代学徒制改革实践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一、现代学徒制改革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传统学徒制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澳大利亚TAFA边工边读教学模式等发达国家现行的职业教育的模式基础上提出的,我们需要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特点,以及地区经济环境特色,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新的职业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相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改革与实践当中,从班级组建到课程改革,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实践。1.在不同的年级组建学徒制班级(1)大一的学生与京东大库合作。2014年教务部提出开展“招生即招工、入场即入校、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所以在19级新生入学军训后,我们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班级的组建宣讲工作。但是由于企业单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暂停了。(2)大二的学生与邮政合作两个项目。一是在学院内建立校园邮驿,与多家快递企业合作,负责校园内学生和教师的快递代收代取业务。前期由邮政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负责短期的业务培训和设施设备的提供。后期由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们独立完成快递业务,由专业的教师负责日常的业务辅导和业绩考评工作。目前此项目一切运行良好。二是在欧亚卖场商圈负责邮政快递的业务。企业商圈负责人带领学徒制班的学生进行邮政在商圈代收代取业务等客户关系的维护。此项目持续了一个多月,后期由于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学生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纷纷推出学徒制班,此项目处于中止状态,目前商圈业务由邮政快递公司自己的工作团队负责维护。(3)大三学生与邮政集散中心合作。大三学生在第五学期组建了邮政集散中心的现代学徒制班,学生直接到邮政的集散中心成为实习生。企业与学生,企业与学院之间都签订了正式协议,学院还为学生购买了人身保险。学生吃、住都在邮政集散中心,实习工资由邮政提供。学院开发了一些网络课程,让学员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习和考核。目前此项目进行良好,明年大三学生即将毕业,不知学徒制班的学员是否会选择留在邮政速递企业就业。2.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改革(1)编制符合现代学徒制特点的专业教材。现代学徒制要求“双主体办学、双导师教学、双身份学习”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原有的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要求,所以学院组织有多年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与有企业多年工作经历的师傅共同开发适合现代学徒制教学的教材。目前教材招标已经成功,正在编制的过程中,还没有正式的出版。(2)创新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将原有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化整为零,制作成了很多微课的单元。由于现代学徒制建议在校学习时间的比例占1/3,在企业工作时间的比例占2/3。教育部对英语、思政、体育等公共课的基础课时量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所以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我们采用了网络教学的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和考核。通过组建的现代学徒制班级群可以随时与学院的专业教师保持沟通和联系,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3.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原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相应的专业课程,但是由于物流企业的实际具体情况各异,所以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都是选取通识性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作为教学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又由于受到教学部门要求的教学时间的约束,一般公共课程集中在1-2学期,专业课程集中在3-5学期,最后一学期进行定岗实习。目前高职现代学徒制的要求是招生即招工、入场即入校、校企联合培养,所以在教学时间要更加灵活,专业知识的教学上应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针对这种教和学的矛盾,专门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进行了重新的分类,构建了三大课程平台体系,即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平台、通用能力平台和基本素质课程平台。其中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还有部分课程是由企业师傅在工作过程中负责具体的讲授,有一部分课实现了,边干边学习。
二、现代学徒制遇到的问题
1.缺少物流行业的参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都是行业领导,企业主导,但是中国目前的现代学徒制的探索情况是学校主导,企业辅助,行业并没有主动参与其中,有些是根本没有参与其中。这样完全是学校主导的现代学徒制,力量比较弱,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多数还是换汤不换药,还是校企合作的模式而已,没有深度地进行产学研的合作,效果不佳。2.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现代学徒制开展的过程中,企业由于自身的趋利性,所以积极性不高。从企业的立场上看,每年都缴纳了税收,已经完成自身的社会责任。从社会分工上来看,学校负责教育,企业负责使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工作由学校完成,天经地义。还有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感受到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员工和公开招聘的员工的差别。再有又担心企业自身为培养现代学徒制的员工付出很多,最终培养的人才留不住,被竞争对手强走,岂不损失更大等等。所以企业在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甚至推卸责任。3.对学生的宣传不到位。由于学院现行的教学管理办法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不适宜,造成很多优秀的学生不愿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班级来。学生往往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现在的班级努力学习会获得国家的奖助学金,而现代学徒制的班级没有,所以往往班级里面优秀的学生更会放弃选择现代学徒制班级的学习。还有在中学时代,学生就非常期待美好的大学生活,现在如果进入现代学徒制班级,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企业实践中,而减少在校学习的时间,远离校园文化生活,过早地进入商业社会,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学生家长对学院现代学徒制的做法,也有不同的看法,给学校缴纳了学费,学校就应该承担全部的教学任务,而现在将学生直接带到企业进行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学校对教学过程有不负责任的嫌疑,所以有些家长也不支持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班级的学习。现代学徒制的初衷是以为了让毕业生就业时都可以尽快找到适合的岗位,适应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宣传不到位,造成了学生和家长误解,不愿参与其中。
三、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对策
1.行业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行业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中,应起到管理和监督的作用。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行业应根据自身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建立统一的要求,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进行监督和控制,达到标准的颁发相应的证书。这个证书是学校、企业和社会都认可的,也是衡量学员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避免出现不同学校现代学徒制班级培养的学员,能力参差不齐,各有各的特点,都说自己培养的很好,没有可以衡量和评估的标准。这样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是混乱的,是不负责任的。2.企业树立主导的思想意识。传统的学徒制都是由企业自己组织的,也非常愿意为此付出,因为这项工作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技术技能的代代相传的渠道。现代学徒制也需要明确企业与学校的地位和作用,签署保障各方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用的协议。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学员就是企业的员工,毕业后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在企业工作多少年以上,保障企业在现代学徒制培养学员中的利益,调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3.学校建立配套的管理模式。学校应根据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特点建立配套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模式,出台相应的文件,减少学员参与的顾虑,为现代学徒制在整个学校的推广做好充分的准备。学校必须清楚认识到,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与学科制教学模式相比较,现代学徒制更加适合职业教育,也是我们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经之路,现代学徒制必将在未来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学生、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从中受益。总之,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有成绩,也总结出不少问题,希望在未来工作中国家能够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撑,行业能够在评估方面给予指导,企业能够在培养方面给予支持,学校能够在管理方面给予制度,最终使职业教育的改革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沈正榜,王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和教学改革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9).
[2]郑红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8(4).
作者:张蕾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上一篇:直觉主义下数学哲学引申意义
下一篇:环境法律演进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