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2-18
目的了解妇幼医院急症科看护的职能价值观念与角色的认知,探讨其相关性,为培养与引导积极的职能价值观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角色的认知问卷与看护职能价值观念量表对某市两所孩童医院66名急症科看护进行探讨。结果急症科看护职能价值观念与角色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角色的认知的正向维度与专业价值观念的总分与信任的维度呈现的是正相关的(P<0.05)。其他维度的相关性不明显。知识负向维度与专业价值总分、看护提供维度、行动主义维度、责任维度、自由与安全维度呈负相关(P<0.05),与信任维度的相关不明显。结论妇幼医院急症科看护职能价值观念总体得分较高,角色的认知水平较高,角色的认知水平可以部分预测职能价值观念。根据影响看护角色的认知的因素进行合理干预,提升看护的认知水平,提升对职能价值的认识。
[关键词]急症科看护;职能价值观念;角色识别
急症科的职能是收集易感染、高风险与极其重大的被动诊疗服务。急症科看护职能不规范,职能量大[1]。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缺乏进一步学习与提升的条件,专业薪酬与社会地位与医学同行有很大的不同[2]。这些因素导致了职能认同感差、频繁调换、流动性高,不利于应急职能的开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探讨对象2018年4月~2018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的办法,对某市两所孩童医院急症科66名注册看护进行横断面探讨。纳入标准∶急症科医院职能名员、名事的代理或合同的看护同意和配合并且是自愿的接受探讨;排除的标准∶急症科的看护、来访的看护、看护的时间。1.2方法问卷以匿名方式记录,探讨名员解释填写表格的一些要求。本文探讨的共发放了问卷有70份,回收有效的问卷有66份。有效的回收率有94.3%。相关的一些探讨表明,问卷的可信度系数是0.89,有效度的系数是0.92,是可以用来平衡看护认知的水平。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的分析的统计软件。测量的数据以(x±s)来表示,并可以分析相关的因素。
2结果
探讨的66名急症科的看护当中,一般的情况男有2名,女有64名;年龄20~44岁,主要是23~30岁;未婚的32名,已婚的33名,离婚的1名;本科以及以上的学历有24名,大专有41名,中学有1名;初级的职称占84.8%;10名看护,有50名是合同制看护,6名兼职看护;每天兼职8小时,工作9~10小时,有34名,工作11小时以上,有5名;其中有一点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职业的有12名,有40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职业,有14名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职业;是自愿选择看护专业的有34名,非自愿选择的32名;有职能规划的有28名,无职能规划的有38名;职能时间5年以下有41名,5~10年的有14名,10年以上的有11名。
3讨论
急症科职能是一项集感染、高危、急性为一体的被动诊疗服务。急症科看护名员由于其特殊的专业性质,职能不规律,职能量大[3]。职能中的闪神可能会引起诊疗纠纷,甚至影响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该岗位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嗜睡、神经衰弱,甚至出现幻听、幻觉。由于职能量大,没有时间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推广。与医学同行相比,急症科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与专业薪酬差距较大,导致心理失衡的加剧。各种因素的叠加使急症科看护人员容易产生倦怠感,职能认同感差。当管理者在职能中给予管理者更多的自主权时,急症科医务人员会感到被重视,职能热情与责任感会增加。看护流失现象在我国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看护流动率高,使得看护短缺问题更加严重[4]。看护流动率高、看护短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看护职能满意度越低,看护的情绪耗竭与人格解体程度越高,个人成就感越低[5]。看护职能倦怠是不可避免的,看护职能环境是影响看护职能满意度、职能倦怠与看护质量的重大指标。看护管理名员应提升对职能环境的认识,把建立健康的职能环境作为自身组织发展的长期目标,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升个名与职能环境的健康水平,使看护的职能倦怠保持在较低水平。看护职能倦怠的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与个名成就三个维度受职能环境因素的影响[6]。看此外,看护个人因素在缓解倦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应鼓励看护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应激事件,减少应激反应,防止倦怠。
4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变的不健康。有很多因素都有可能诱发急症。随着社会的变化,疾病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现在的人越来越注意服务程度,很多患者及家属都希望得到优质的服务。这也就对于妇产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士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提高这些护士的认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下的情况,对于这些护士来说,也是对职业有极大的认同感。管理人员应该严格的注意护士的工作,更应该注意护士的心态。如果护士对于职业认同感强,就可以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这也非常有利于改善护士和患者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是大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陈曲,刘旭,孟开.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青年医护人员职能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223-231.
[2]洪慧慧.急症科看护的心理健康探讨与情绪管理[A].上海市看护学会,上海市科学技能协会,世界健康基金会,上海市医学会.第一届上海国际看护大会论文集[C].上海市看护学会,上海市科学技能协会,世界健康基金会,上海市医学会,2019:4.
[3]文刚,刘翠红,程龙,等.258名急症科看护职能嵌入与留职意愿相关性分析[J].看护学报,2018,25(3):53-55.
[4]高珊,范晓媛,李艳华.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对临床看护职能倦怠的影响[J].现代临床看护,2017,16(8):74-77.
[5]李欢,刘新,梁钰坪,等.北京市“三甲”公立医院急症科看护职能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看护管理,2018,15(7):792-795.
[6]陈辰.叙事护理模式在门急诊护士焦虑、抑郁、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3):63.
作者:张新雅 单位: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
上一篇:口腔冲洗护理在口腔颌面的应用
下一篇: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