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4-09
经济新常态对于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有新的发展路径,增强生态意识,加大产业投入,适应国家政策,合理安排资源。本文研究了经济新常态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策略要进行适当的改变,走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对于农业经济的经营进行创新,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人力、科技,因此需要针对经济新常态环境来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配置不合理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市场程度还比较低,农业经济产业配置还不够合理,因为农业产业的各种资源投入成本比较大、见效速度非常缓慢,因此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参与到农业经营中来,这样的投资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很低。农业经济的效益如果要想得到较大的提升,必须要改变这种市场化程度低的状态,并且要对产业配置进行合理的改革。
(二)规模化不足,缺乏龙头产业引导
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规模化可以提高边际效益,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严重不足,并且没有龙头产业作为主导,这样就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慢,不能快速地发展。一方面,龙头企业是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的重要载体与象征;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非常核心的力量,缺乏龙头企业就没办法对农业经济产业进行辐射。
(三)缺乏科学规划,人才缺失严重
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现阶段经济新常态下,缺乏科学规划,人才缺失严重是影响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才,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内生动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产品规划,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产品都是低层次的初级加工产品,没有高层次的产品,没有相关的人才和技术就很难进行产业升级。
二、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
因为土地资源流转程度低,所以经营土地规模也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资源的配置,也影响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导致在农业经济领域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及资源整合能从根本上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市场化程度越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越灵活,农业资源的配置越能够顺应市场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改革,这样一来农业经济就能和市场经济相匹配,从而有良好的发展方向。
(二)培养农业经济龙头产业,推进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产业要素要进行合理的分配,调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还需要培养农业经济龙头产业,有龙头企业的带头,整个农业经济才能有方向,有发展动力,并且能够在榜样的带领下更好地前进。丰富农业产业经营模式,对经营形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强化农业供给和需求的粘连度,从而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科学培养人才,强化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经济新常态下,必须要充分地重视人才建设,科学培养农业相关人才,强化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除了人员素质的提升之外,还需要强化在农业产业中的科技投入,充分地发挥技术优势,就能够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人才”的流失。因此,要注重发挥政策优势,制定适合人才发展的政策,积极鼓励高科技人才向农业领域流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更需要合理地使用资源,开发技术,增强人员培训,充分结合农业经济的特色来制定发展方向。经济新常态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加大技术改革投入,从而探索出一条更好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姬建军.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OL].科技经济市场,2019(11):27-28.
[2]孙华.经济新常态视角的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6(12):214-215.
作者:李晓华
上一篇: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下一篇:黑塌菜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