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4-27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由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向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过渡的关键环节。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和效率,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思路。
关键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思维导图;水利水电工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学习过程,是对本科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应用,作为大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学习环节,不仅能够综合检验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整体情况,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1]。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过程由导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组成,其中,导师负责设立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提出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指导学生按照所规定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根据导师所给的题目、任务和要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技术规范,了解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或设计背景等资料,在此基础上逐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指导水平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设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用图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它利用中心图像或者文字来捕捉主要内容,分支从中心向四周散射,将中心主题分成若干个次主题,次主题还可以继续散射为次次主题,以此类推[2]。思维导图被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它可以呈现思维的过程,能够有效地实现信息组织与共享。目前,思维导图已经被用于数学、英语、生物、地理等基础课教学[3-6],以及水力学、建模仿真、结构力学、数控技术等专业课教学过程中[7-10]。本文首先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过程中,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解决思路。
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环节分析
1.任务下达。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定题之后,需要导师针对所设题目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使学生明确所要完成的内容和步骤,进而逐步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通常情况下,这一环节是单方面的,是通过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表格,并将这些表格发放给学生完成毕业任务的下达,在任务书编写过程中没有学生参与。由于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往往是一个综合性的、与实践相结合的课题,很多学生从任务书表格的文字中,难以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很难获取任务之间的关系,也无从知晓每个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完成这个任务的标准是什么。2.前期准备。在正式开始毕业论文(设计)之前,需要学生进行一些前期准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书籍、设计规范,对所要完成的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或设计背景以及论文(设计)完成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公式、基本资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拿到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后,不知道该查什么资料,到哪里查资料,而导师对所选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比较熟悉,了解所需要的文献资料、设计规范和查找资料的方法、位置,这时就需要导师进行必要的指导。3.论文(设计)开题。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者手段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预期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成果,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的可行性。但是,经验表明,由于本科生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部分学生并不知道毕业论文(设计)如何开题,许多学生所写出来的开题报告偏离题目,没有交代为什么要进行这一课题,以及进行这一课题的可行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也是照猫画虎,对各种参考文献进行罗列,而没有深入理解各个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难点。4.子任务完成。由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设在本科第八学期,这一时段常常与学生找工作、研究生复试、公务员考试等时间产生冲突,如果不明确规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各个子任务的完成时间,某些学生往往会把毕业论文(设计)放到次要位置,出现前期任务拖拉,大部分任务放到最后几周进行突击,这样会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效率和质量[11]。5.成果撰写。对于大部分本科生来说,毕业论文(设计)是其首次进行的比较正式的成果撰写,因此,毕业论文(设计)成果撰写不规范是本科生最常出现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总结出如表1所示的在毕业论文(设计)成果撰写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经过分析可知,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且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纷繁复杂的。而传统的指导常常通过导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使得导师指导过程中,容易忽视掉一些问题;而且,学生被动地接收,没有经过自主思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此外,由于这种模式没有形成一个文字性的资料,使得学生不能随时查看,及时纠偏,导致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很多问题已经强调过,但是还是会频繁地出现。这样就需要导师反复强调,不仅占用了有效的指导时间,增加无谓的工作量,降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效率,也会影响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质量。
二、思维导图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作为发散思维表达的有效工具,能够帮助一个人用联想思维进行思考,增加思维的全面性和逻辑性,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有效避免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性思维、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思路。1.指导初期的应用。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初期,导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构建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以便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明确所要完成的任务、前期需要查阅的相关资料、各个阶段的时间要求、论文开题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成果撰写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使其对毕业论文(设计)完成的各个阶段有一个整体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和学生应该进行互动,共同探讨每一个问题,逐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虽然学生之前对这幅图大部分内容并不了解,但是,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与导师共同思考,能够提高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兴趣,使其对整个过程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进而有效地避免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指导过程中的应用。虽然通过前期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对于整个毕业设计已经有了宏观的把握,但是,考虑到学生接收信息循序渐进的特点,不宜在指导初期把所有问题都讲得非常详细,而且在实际设计的各个阶段,学生可能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因此,就需要导师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的各个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对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和完善。比如,对于时间节点的控制方面,在实际过程中,学生可能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对其中某些时间做细微的调整。再如,对于设计报告撰写这一次主题里面的相关要求,可以在论文(设计)成果撰写前进行细化,这样学生能够有效避免表1中所列的相关问题。3.毕业论文(设计)成果撰写过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撰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锻炼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部分本科生通过网上下载、复制、粘贴等方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撰写,抄袭造假现象严重[12],致使所完成的论文(设计)成果结构混乱、思路模糊,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应该达到的水平相差甚远。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成果质量,让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成果撰写前,通过自主思考的方式,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框架,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对每一个内容进行细化,然后将完成的思维导图交给指导教师审查和修改,这样能够有效把握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防止偏离主题,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有效避免内容空洞,无意义,空话套话,凑字数的现象发生。图2为水利水电工程某学生毕业设计报告结构思维导图。
三、结语
本文综合分析了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初期、指导过程中,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成果撰写过程中。实践表明,与传统指导方式相比,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许多问题能够通过自己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自主思考和主动创新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文海,张巍巍,康迎宾.提高水利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8(06):179-181.
[2][英]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TheMindMapBook)[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刘淑芹,陆合能.思维导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7):79-80.
[4]王佳.运用思维导图促进职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243-244.
[5]张鹏举.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18):83.
[6]张婉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知识建构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7]张舒羽.基于思维导图的高职水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4):73-76.
[8]查靓,杜轩,董元发,武帮杰.思维导图在工业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0):52-54.
[9]周海龙,安珍,李平,李昊.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结构力学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19,(08):94-96.
[10]杨冬香,崔敏.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化的应用研究———以数控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50):142-143.
[11]孟艳秋,张贵金,秦卫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改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71-73.
[12]王欣欣,贺鹏飞.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3):63-64.
作者:卢娜 韩菊红 单位:郑州大学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机器人工程的应用
下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