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核心论文 > 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5-21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毕业设计的标准要求,提出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并对以毕业设计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校外实践基地筹建、毕业设计选题、质量监控、经费筹措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探讨。该教学模式将传统校内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放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校企人员结合企业工程实际问题,紧密合作开展毕业设计选题、指导、考核,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实践教学质量、师生实践能力、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双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关键词】毕业设计;校外实践基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引言

  2016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中国高等教育走上国际舞台,也对我国工程类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1]。《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明确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程实践及毕业设计十分重视,并且特别强调需要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行业人士参与指导和考核。发达国家高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践性,与企业合作开展毕业设计,强调真题真做。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已经被世界各国借鉴,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毕业设计,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追踪最新技术和企业文化认同等方面得到了训练[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在美国理工科院校中已达成普遍共识[4]。国外先进高校的毕业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富有挑战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工程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国内高校虽然强调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但大多高校的毕业设计仍沿用以教师拟题为主、学生选题为辅的选题方式,“空对空”纸上谈兵课题较多,毕业设计形同一次大作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相差甚远[5]。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探索一种注重实践性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部分高校也在尝试注重实践性的校企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但毕业设计仍然是在校内进行,实践性略显不足[6-7]。国内高校基本都与行业内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场所。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校外实践基地结合企业工程实际问题,由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担任指导老师开展毕业设计,将更易于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达成,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因此,有必要针对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展开深入研究,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2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毕业设计作为工程专业大学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选题、指导老师、质量监管等因素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成效[8]。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毕业设计教学不同于校内传统毕业设计教学,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结合企业技术需求完成毕业设计,首先,校外实践基地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其次,毕业设计选题要兼顾企业、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次,校企指导团队对毕业设计质量实施共同监控;最后,涉及到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吃住行带来的经费问题。

  2.1以毕业设计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校外实践基地筹建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作为教学资源辅助办学,形成促进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共赢局面,是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的基本特征。也即是采取“共建、共享、共赢”方式,与大型骨干行业企业筹建校外实践基地,既使高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又使企业在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人才选拔中受益。据此,可明确校外实践基地筹建应遵循的原则和应具备的条件,即根据先进企业对学生的能力需求和通过毕业设计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服务的需求,遴选技术条件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特征相符、重视技术开发的企业共建校外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同时,该校外毕业设计平台应具有的先进性、适用性、实践性、研究性、职业性、基地性、互动性的特征,从而实现改变传统校外实践基地仅作为实习、参观场所的现状,拓展其功能与作用,使之成为真正意义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2.2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毕业设计选题

  重视毕业设计选题,将选题视为毕业论文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环,不仅是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撑。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毕业要求能力达成条件,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体现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这三大目标。校外实践基地开展毕业设计教学,学生贴近企业技术、生产、管理一线,毕业设计课题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实践性、探索性,从而改变传统毕业设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重计算、轻制作、轻工艺、轻实践”和“假题难于真做”的状况,这是该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要充分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首先应对以教师选题为主、学生选题为辅的传统选题方式实施改革,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为基础,企业根据研发需求按年度提出工程实际课题,校企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教学要求归纳、整理、拓展拟订设计课题及明确课题内容、要求,学生按兴趣和志愿选题的机制。同时,采用“一人一题”、“多人一题”、“一题多方法”、“一题多参数”、“因才选题”等灵活多变的选题方式,使毕业设计选题更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协作性和对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2.3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

  重视毕业设计中的能力培养,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能力评价机制,是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校外实践基地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由于校企两地空间距离及由于其它教学科研任务导致高校教师无法长期在企业指导毕业设计,将可能影响该教学模式的质量监控效果。然而,在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规范及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高校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发达的通讯手段做好毕业设计质量监控。首先,需建立毕业设计选题、调研、定期指导、阶段审查、毕业答辩的校企指导团队负责制等教学管理规范;其次,需明确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指标及成绩评价指标,应涵盖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文献阅读与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形成客观描述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量化评价体系;此外,通过在毕业设计中实施质量监控和能力评价,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毕业设计教学全过程。

  2.4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毕业设计经费筹措管理

  利用毕业设计可为校外实践基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特征,主要由企业提供毕业设计学生所需的交通食宿条件,并结合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同时开展工程现场毕业实习,由此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高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经费不足问题。研究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的经费筹措方式,形成校拨毕业实习经费、基地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和指导教师为基地企业技术服务的科研经费等多种筹集渠道。在此基础上,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经费的预算、筹集、支出、核算、审计的经费管理实施办法,确保经费规范、合理、有效地使用,使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顺利实施,并能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

  3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

  3.1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环节培养目标的达成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索及实践,获取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环节标准要求的达成方法。3.2建设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高校在行业内的产学研优势,搭建以毕业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明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宗旨、功能和作用,实现与合作企业“共建、共享、共赢”的建设效益。开拓、整合与优化校内外教学资源,构建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物质条件,并形成校外实践基地的毕业设计经费筹措及管理机制。

  3.3促进能力培养,全面提升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与校外实践基地共同研讨,规范毕业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机制、评价标准及校企指导人员职责规范,形成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企业条件的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大纲。通过对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选题和质量监控模式的改革,使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不断获取大量新知识的过程,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团结协作分工合作的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深刻体会产品设计/开发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和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4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

  通过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和产学研项目的开展,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及高校青年教师工程经验的积累。

  4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的教学特色

  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将促进学生工程意识、获取知识能力、协作精神的培养,全面提升毕业设计教学质量。②毕业设计选题方式的改革可实现内容可控的“真题真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创造潜能和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③校外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有助于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指导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④建设以毕业设计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作为教学资源,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⑤探索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有助于提升工程教育质量。

  5结语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提出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并对以毕业设计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校外实践基地筹建、经费筹措管理以及毕业设计选题、指导、质量监控等关键环节进行探讨。该教学模式将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与产学研项目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作为教学辅助资源,校企人员结合企业工程实际问题紧密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将更易于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有助于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指导教师队伍,完全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同时,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丰富产学研合作内涵,实现校企互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建明 胡志辉 胡勇 郭燕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下一篇:英语教师教育科研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