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0-09-03
民间美术资源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民间美术资源,不仅是中学美术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且能帮助师生共同探索民间美术资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更好地弘扬我国民间美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资源中学美术教育
一、民间美术资源的相关内涵
民间美术资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继承、发展、创新并延续至今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资源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相应的支撑。民间美术资源是人类智慧在民间美术发展过程中凝结的精华,会因地域差异和历史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民间美术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不仅包含以纯粹欣赏为目的的美术资源,而且含有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美术作品,还有一些是衍生于古代活动的美术成果。
二、民间美术资源与中学美术教育
1.民间美术资源与中学美术教育之间的联系自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以来,我国的中学美术教育不断发展。虽然当前我国的中学美术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是从现阶段的美术教学模式和研究方向看,部分中学美术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仍然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并未进行创新。另外,虽然我国一直呼吁素质教育,但个别教师和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未能有效重视美术教育,未能真正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美术教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关注学习与文化情景的关系,尊重本民族文化特色,接纳世界多元文化。”这句话直接点明了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浅层意义上而言,美术教育可以理解为一门学科教育,但实质上,美术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学科教育,其与世界文化、民族特色乃至人们的三观都有着一定的联系。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积极利用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而且能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深入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意识到美术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教育,而且是民族的特色和精华,它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不仅具备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2.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民间美术资源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继承、发展、创新并延续至今的艺术形式,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对于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一,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学美术教育,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民间美术资源范围较广,并不是单一的美术资源或形态,包含诸多种类,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各种民间美术作品在图案、色彩方面大相径庭,不仅汲取了所在时期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蕴含富有时代性的审美眼光。如,剪纸独特的造型表达着美好的寓意;刺绣多以精湛的技艺描绘特殊的图案,让人为之惊叹……这些民间美术都以作品的形式传达了艺术知识和相关信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民族文化,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让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当代价值。第二,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学美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造的前提。创造力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善于借用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和能力。中学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离不开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民间美术作品作为人民群众艺术创造的产物,不仅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渐探索得出的,而且是人们汲取了历史发展的优秀成果并凝结而成的。因此,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积极应用民间美术资源,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艺术创造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深入探析民间美术知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引起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为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感到自豪,以更加自信和昂扬的情绪创作更多的优质美术作品,逐步加深自身对艺术创作的理解与认识。第三,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学美术教育,可以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多数情况下,民间美术资源通过民间艺术品加以展示,其与美术教育理论有着显著的不同。民间美术资源的形成离不开对生活的实践和探索,无论是剪纸还是刺绣,都是人们在实践中慢慢摸索、逐渐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应用民间美术资源,其实质不是简单的赏析,而是融入实践,达到教学目的。另外,民间美术资源还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各种巧夺天工的技能,对其加以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后,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民间美术资源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重点
首先,要从美术资源发展的角度出发理解民间美术资源。民间美术资源不仅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继承、发展、创新并延续至今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民间美术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智慧,展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风土人情,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生活中造型别致的剪纸、栩栩如生的刺绣,都具备不同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虽然存在地区差异和表现形式差异,但其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震撼却是相似的。因此,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中学美术教育,教师要学会从美术资源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理解民间美术,突破地域的局限性,正确地吸纳并发扬民间美术资源,同时努力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掌握更多的民间美术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为学生欣赏更多的民间美术资源提供契机,让学生从美术资源的发展角度领会民间美术,了解不同民族美术作品在民间美术资源中扮演的角色,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进而使学生的眼界得以开阔,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其次,要从美术资源发展价值的角度出发正确把握民间美术的价值意蕴。民间美术资源由人民群众的长期生活衍生而来,民间美术资源的发展与人类发展紧密相连,在发展中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感染力强的艺术特征。这些通过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和色彩加以表现,而且以作品背后的深邃价值加以展现。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落实也从侧面反映美术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技能教育,而是融合了技能、文化和素质的全面教育。因此,民间美术资源融入中学美术教育,不仅要凸显其审美价值,而且要从美术资源发展的角度传达民间美术教育的价值。如,刺绣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绣法,刺绣的技艺是如何传承的,等等。探讨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探讨民间美术的价值,同时也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民间美术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运用民间美术资源,有利于探析民间美术的价值意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民间美术资源,引导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将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作为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各阶段教育在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开展教育活动时,不可避免地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教育公正,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当前,我国美术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缺乏关注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拥有较多的优质资源,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欠发达地区,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难以为中学美术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设备和师资支持,中学美术教育至今难以实现地区间的协调统一。如今,不少学校已经开发了因地制宜的校本课程,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各个学校可以借助校址所在地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民间美术资源,将其作为中学美术教育的必要补充。不同地区和民族都具备本地区、本民族的优质民间美术资源,如陕西的剪纸、苏州的刺绣、天津的泥塑等,这些独特的艺术作品都可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补充融入中学美术教育。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和美术教师可以积极联系民间美术的传承者、当地的博物馆或美术馆,利用当地或相邻地区的民间美术资源开展民间美术教育,以丰富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认知,完善中学美术教育,为提高中学美术教育质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奠定基础。
结语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民间美术资源,是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所作的必要反映,可以有效地促进新课改的落实和深化,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学生不仅能接受民间美术资源的熏陶,而且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传播本民族的民间美术资源。
参考文献:
[1]段阳.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马焕兰.新时代条件下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黄河之声,2018(21).
[3]郁烨.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汉字文化,2019(14).
[4]贾尧天.新时代背景下文艺思想研究.艺术评鉴,2019(19).
作者:任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