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5-02-19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DeepSeek 大模型正以迅猛之势融入各大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体系,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潜力。
据浙江大学消息,2 月 14 日,极具创新性的 “浙大先生” 正式发布。它本地化部署了 DeepSeekV3、R1 模型,依托 CARSI 资源共享平台,将服务范围拓展至教学、科研、生活等全场景,并且面向全国 829 所 CARSI 联盟高校开放共享,这一举措意味着更多高校师生能够享受到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
在浙江大学的智能体广场,接入了 AI 科学家、教务问答、CCAD、VODD 心理咨询等丰富的应用体。这里的 AI 应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对话与答复,而是拓展出了多元玩法。AI 生图功能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将脑海中的创意迅速转化为视觉图像,无论是设计课程作业还是科研项目的配图,都能轻松实现;AI 视频功能则为教学素材制作、科研成果展示提供了新的途径,使内容呈现更加生动直观;音乐工坊更是满足了艺术相关领域的创作需求,激发了师生们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灵感。智能体不仅在多个场景中提供丰富应用,还连接了浙大校内公共数据库,鼓励师生自主开发智能体,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校园内的深度应用与创新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浙大先生” 的价值尤为突出。它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目标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精准地满足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助力学生高效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它可以实时生成课堂讨论话题与随堂测验,活跃课堂气氛,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开发的 AI 智慧学伴随时待命,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能够迅速提供帮助,指点迷津,宛如一位贴心的学习伙伴。
在 ETalk 口语平台,基于 DeepSeek 的技术能够动态适配学生的外语水平,提供主题对话、脚本练习等实用功能,实现一对一的外语学习模式。这种个性化的外语学习辅助,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贴近实际交流的环境中提升口语能力,打破了传统外语学习中缺乏真实交流场景的瓶颈。
在上海交通大学,本地化部署的 DeepSeek 为 AI 应用平台提供了新一代大模型底座,对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等多门重要课程的 AI 学习工具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工具不仅回答准确率更高,还能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指导,并通过引导式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和推导能力。未来,更多学科课程的 AI 教学应用也将借助 DeepSeek 的力量得到升级,为师生带来更优质的教学与学习体验。
基于 DeepSeek 强大的代码理解和深度分析能力,AI 应用平台的编程助手、论文速读、英文写作指导等应用在辅助科研和学习方面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论文速读功能能够用中文快速总结论文的创新点、方法和实验结果,帮助科研人员迅速把握论文核心,节省大量阅读时间;编程助手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高效的代码编写辅助,提高编程效率;英文写作指导则从语法、词汇、逻辑等多个方面为师生的英文写作提供专业建议,助力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在东南大学,校园网内的师生通过访问链接,可无限次免费体验 “满血版” DeepSeek,彻底告别了以往使用人工智能服务时常见的 “服务器繁忙” 困扰,让师生能够更加顺畅地使用各项 AI 功能,充分发挥 DeepSeek 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的 ECNU 大模型平台同样亮点十足,提供了免费的 API 调用令牌、强大的科研助手、AI 联网搜索、新闻摘要生成、文生图、文档对话、图片理解等一应俱全的实用功能。这些功能为师生的科研工作和日常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无论是在资料检索、数据分析还是创意生成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 DeepSeek 在高校应用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专业领域的深度和准确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南大文学院教授苗怀明曾撰长文指出,目前 AI 的写作能力尚未超过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就其从事的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而言,AI 生成的内容在学术层面存在明显缺陷。虽然 AI 撰写的学术文章在归纳概括方面表现尚可,但分析多为大而无当的空话、套话,缺乏深度和准确性,难以达到专业学术研究的标准。这表明,在专业性要求极高的学术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辅助,但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研究者的深度思考和专业判断。科研人员在借助 AI 技术提高效率的同时,仍需保持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谨慎而自信地运用这些新兴技术,推动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
上一篇:多肽方面文献7篇,选刊都容易了
下一篇:推荐6个农村留守儿童相关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