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 >法学核心论文 > 毕业论文歪风亟待整治法学论文

毕业论文歪风亟待整治法学论文

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4-07-23

  “早知如此,我就自己老老实实地写毕业论文了。”7月2日,福州市某高校大四学生林卓(化名)神情黯然地对记者说。两个月前,他在网上找人的毕业论文没有通过,只得重新写,毕业也被延期了。

  毕业之际,一些大学生或感自身水平不足,或忙于找工作,或为了偷懒,就通过网络等渠道寻找论文服务。

  记者随机采访了福州高校的数名应届毕业生。一名学生承认:“同学中找人论文的现象的确存在。”另有学生告诉记者:“有的同学付了钱,对方却不见了踪影。”还有学生说:“的论文质量不高,内容重复太多,不符合老师的要求。”

  学生、“枪手”通过淘宝、微博、QQ等方式私下交易,使本该是凝聚智慧的学术论文沦为公开叫卖的商品,而这些的论文往往是复制加粘贴的产物。这一歪风若得不到,不仅会导致学术的退步,更会影响这些大学生的未来健康成长。为此,记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

  记者在某知名搜索引擎中输入“论文”,立即跳出许多论文网站。进入其中一家网站,只见网页宣传称“本站云集全国知名高校等论文专家,提供论文、论文发表服务”。记者通过QQ咨询该网站客服李某,李某称其拥有专业的写手团队,一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大概收费500元,内容重复率在30%以下,7天内可以完成。

  在淘宝网上,记者搜索“论文”,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找到论文的相关宝贝”,而输入“论文写作”后,则出现了1.61万个“宝贝”,部分店铺成交量达数千笔。

  通过梳理,记者发现论文基本形成了这样一条“产业链”:网站搜索确文机构—提供题目和参考书目并谈妥交付日期和价格—通过网银或支付宝转账支付一半订金—“枪手”论文—“枪手”交稿—买主满意后付清剩余费用。

  论文歪风难遏的症结在哪?这一乱象该如何整治?

  “在高校,如果发现毕业论文是的,一定不会通过。但是,并不一定全是抄袭,很难查证。目前,学校也未论文的惩罚措施,这是监管上的一大盲点。”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教师朱晓慧说,“浮躁社会风气也冲击着校园,加上一些高校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造成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综合素质较差。”

  “大量的需求催生了所谓的商机。一些大学毕业生不肯脚踏实地去追求学术,而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这是造成论文歪风盛行的一大诱因。”福建创元律师事务所律师蔡思斌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许多高校关于论文剽窃的校纪校规只能从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但对于论文机构却是鞭长莫及。

  “对于论文现象,我国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予以规制。而在著作权申请方面,方完成作品后将其全部内容以及署名权申请出去,这是的。参与论文交易的各方除非发生了明显的侵权行为,否则难以被追究法律责任。加之大多网站没有资质和备案,这些网站的付款方式基本都是由买主直接打款到银行卡,买方若被欺诈,通常也很难。”蔡思斌说。

  “由于各大高校各个专业特点不同,我们只能做到宏观上统筹管理,具体落实主要还是要靠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明确,学位申请人员如果出现学位论文购买、由他人、剽窃或伪造数据等作假行为的,未获得学位的,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已获得学位的,撤销其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同时,从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各学位授予单位不得再接受其学位申请。”

  “加强对毕业论文原创性的监管、改变学生学位考核评定的机制同样必要。”厦门大学院教师游钰表示,论文指导老师、答辩老师都是学生论文原创性的重要把关者,多问几个细节问题,就可以看出文章是否是学生完成。因此,高校论文的审查机制应更加严格,指导老师的责任须更为明确。

  “论文是一种学术现象,长久下去就会导致学术退步,还会导致社会不公,影响社会健康发展。有的国家已将这类学术定性为违法行为,我国也需要进行相关立法,对此类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于论文网站,有关部门也要强力予以整治。”蔡思斌说。

上一篇:【理论论文】探析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问题法学论文题目

下一篇:王宁:回忆科斯他呼吁中国思想市场!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