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4-11-27
行政办理论文-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
撮要:操纵国度、省、县行政单元的统计和普查数据,阐发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向、空间特征和驱动因子。出:1削减的耕地次要是分布在东部地域质量较好的耕地,而添加的耕地次要是质量较差的边际地盘;2非农财产占地的几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减仍十分;
3城市化和乡镇企业的分离程度对地盘的操纵效率具有主要的影响。作者从头检讨现行的地盘办理政策,提出了应尽快从行政区“耕地总量均衡”向“根基农田的无效”转移等政策办法。
环节词:耕地丧失/驱动因子/政策
进入90年代以来,地盘操纵/地盘覆被变化遭到越来越多的关心,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范畴之一[1].因为全球变化研究范畴更为偏重对地球系统的碳轮回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此对丛林(出格是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地盘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神。其实,另一种地盘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更为间接,这就是无限的耕地资本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凸起的地域。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生齿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对的压力,耕地资本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成长的环节问题。
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向
与淡水资本一样,地盘资本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天然资本,跟着生齿和经济社会的成长,遭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竭增大。出格是在经济高速增加的中国,地盘资本,特别是耕地资本,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履历着史无前例的操纵体例和质量的变化。中国以来耕地资本变化总体趋向表示为向其他操纵体例的改变,总面积持续削减。在“谁来养活中国”
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平安危机之布景下,耕地丧失的问题惹起了和社会普遍的关心[2、3].我国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削减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均衡”为方针的耕地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不断缺乏权势巨子的数据。比力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度统计局的统计材料[4].按照统计局的材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履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削减。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以来耕地削减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按照原国度地盘办理局和国度统计局的材料计较[5],1978~1997年累计添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削减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削减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削减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削减16万hm2,速度较着加速。
在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均衡中只要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跨越了削减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无限,不跨越10万hm2.净削减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削减55万hm2,此中1985年是削减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凸起,每年净削减近40万hm2.
若是仅从全国标准调查耕地总量变化,会轻忽一些主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削减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虽然从全国的趋向看个体年份耕地面积是净添加的,但这些天然前提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不断维持着净削减的趋向。
那些天然前提较差的边远省份,如、、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等省,1988年当前耕地却根基上是净添加的。个体省份,如和等,添加的幅度还比力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别,申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均衡中,出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添加,在数量上部门地抵消了优良良田的削减,因此了问题的本色。
2耕地数量变化的形成和分布
1988年以来,原国度地盘办理局每年发布耕地增减的统计材料,被认为是这方面比力权势巨子的数据。按照该局1988~1995年的数据阐发,8年中添加的耕地次要来历于荒地开垦,占76;农业布局调整和复垦所占的比例较小,别离为13和11.在丧失耕地的形成中,农业布局调整,包罗改变为果园、鱼塘、林地及草地的耕地,拥有最大的份额,为62.其次为非农扶植占地,占20.天然灾祸损毁(风蚀、水蚀、沙压、洪涝)的耕地面积占18.
新开垦的耕地次要来于天然前提较为恶劣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域。新疆、云南、、及广西等省8年间荒地开垦面积最大,占全国开荒总面积的60.风趣的是,这几个省份也恰是灾祸毁损耕地最为严峻的地域。从布局调整占地的环境看,果园和鱼塘占地问题较为严峻的省份包罗广东、江苏、辽宁、湖北及陕西等,次要是东部和中部地域;而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有、陕西、新疆、和云南,次要分布在西部地域。非农扶植占地比力严峻的地域较着地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和京津为核心的东部沿海地域,此外,湖北、河南及安徽等中部省份也比力严峻。值得留意的是,在1988~1991年期间,沿海12个省份非农扶植占地在全国此类占地中的比重维持在40摆布,而在此后的4年,比重上升到50~55.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来自:免费论文网
3增减耕地的质量差别
若是只从数量上比力耕地面积的增减,不克不及充实申明目前发生在我国的耕地问题的本色。
现实上,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并且人多地少的国家,尚存的可开垦宜农荒地资本已十分无限。因而,近年来新添加的耕地次要是出产力较低的边际地盘。这些耕地产量低而不稳,退耕的很大。此外,因为生齿与耕地在空间分布上高度相关,丧失的耕地,特别农扶植占用的耕地,次要是优良的农田。这些耕地往往含有很高的物化本钱。从以上所述耕地面积变化的地舆分布上,也能够看出这些问题。
为了申明近年来我国耕地变化形成的农业出产力的丧失,我们按增、减耕地地点地域的粮食单元面积平均产量进行了大致的估算[6].1988~1995年间,我国新添加的耕地面积为39万hm2/a,削减60万hm2/a,比例为1∶1.54.按增减耕地地点省份和所发生的年份粮食平均产量程度估算,新添加耕地贡献的粮食为143万t/a,削减的耕地形成的粮食丧失为236万t/a,比例为1∶1.65.假如将空间标准缩小到县,这种估算就愈加接近于现实环境。1980~1994年间,我国耕地净添加县份添加的耕地合计为10万hm2/a,净削减的县份削减共44万hm2/a,比例为1∶4.4.按增减耕地地点县份1990年粮食平均产量程度估算,耕地净添加县份贡献的粮食约424万t/a,耕地净削减县份的粮食丧失为3216万t/a,比例为1∶7.6.现实上,采用地点地域平均产量程度来计较,大都环境下是过高地估量了新增耕地而过低地估量了丧失的耕地的出产程度。但无论若何,这一估算申明,假如只是从总量增减均衡上来权衡我国的耕地问题,可能会舍本求末。
论文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来自
4耕地变化的驱动力阐发
在后的20年中,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与经济波动有着较为亲近的联系(图1)。
起首,从全国耕地总量的变化曲线上看,以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提高为特征的经济期都伴跟着新一轮的耕地总量滑坡,而经济调整期则呈现耕地丧失减缓的势头。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最为亲近的农扶植占用耕地的环境。以这个期间中耕地削减幅度较大的1992~1995年为例,以省级数据计较的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5.非农扶植占地对固定资产投资较为,某种程度上申明我国城乡的扶植用地效率低,不敷集约。若是把单元固定资产投资占用耕地的面积作为评价用地效率的目标,我们发觉,用地效率较高的省份大都分布在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域,如京、津、沪、吉、粤、鲁、闽等;城市化程度低的省份往往用地效率也低,如藏、皖、豫、黔、滇、桂、陕等(表1)。乡镇企业在空间结构上的分离是形成非农扶植占地多的一个次要方面。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城镇的只占8,其余分离在农村[7].以省级材料做比力,发觉乡镇企业分离程度高的省份用地效率就低(表1)。
材料来历:扶植占地为1992~1995年数据,来历于文献5;固定资产投资为1992~1995年数据,来历于文献4;工业企业数和城市化程度为1995年数据,来历于文献4.
在1988~1995年间,农业布局调整形成的耕地丧失占总耕地丧失的一半以上。这部门占地次要有两种环境,一是退耕还林还草,二是斥地果园或开挖鱼塘。前者次要是在相关和生态政策和十大防护林工程的指点和带动下进行的;后者次要是农人在比力经济效益的下发生的①。1979~1996年,我国的果园面积添加了近4倍。从增加曲线上来看,与粮食产量的增加有亲近的关系。果园面积的两个快速扩大期(1985~1988年和1993~1996年)都是在粮食总产上了一个台阶之后。1985~1988年是果园面积扩大最快的期间,它是在1983年粮食产量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农人人均拥有粮食获得了敏捷提高,人们起头寻找提高收入的新的地盘运营体例。同时,我国3种次要粮食作物的单元面积产量也是在1984年前后达到汗青新高,为农业的多种运营供给了可能。
地盘退化形成我国耕地丧失的另一个主要的驱动因子。我国每年因灾祸毁损的耕地面积平均为4.5万hm2摆布,次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灾损耕地严峻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域,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这些地域天然前提均较恶劣,十分懦弱。一般来讲,受戈壁化大的东北和西北地域,因灾损而弃耕的面积较大;受水土流失较大的西南地域,因灾损而弃耕的面积相对较小,但形成的耕地出产力丧失也是不成轻忽的。
5政策
按照以上阐发,作者认为在我国目前耕地的政策和办理上,应强调以下几点: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1)在耕地的上,数量和质量应并重。在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控制上,应尽快从行政区“耕地总量均衡”向“根基农田的无效”和“用处管制”转移。从本文的阐发能够看出,全面强调总量均衡,不只形成该的良田没有好,还间接地激励处所开垦那些不适宜耕种的地盘,形成和生态的恶化;
(2)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晦气于耕地的。应激励城市的成长,缩并天然村,使乡镇企业向城市和核心城镇挨近;
(3)城市和村落地盘流起色制的不健满是地盘资本集约操纵的主要要素。应加速城市地盘一、二级市场的扶植;进一步巩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义务制;
(4)因为遍及认为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本次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域,而这里的耕地开垦与生态的矛盾最大。因而此后的耕地开辟一要稳重,二要合理规划。
--博才网
上一篇:企业管理论文煤矿企业环保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