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6-05-28
心血管内科神经症主要是临床患者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的综合征,作者在这篇临床医学论文中分析了治疗方法,由于心血管内科神经症除了心理和精神因素之外,还存在神经递质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所以临床中我们可以加服神经系统调节剂,改善临床心悸、心痛、胸闷、抑郁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以从事心血管病医疗、科研、预防、教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心内、心外科和心血管介入等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临床并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等。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医学心血管内科神经症的治疗。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的神经症临床特点及表现,进一步在明确心血管神经症临床表现的基础上, 分析了心血管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后,患者心悸、手脚发凉、胸闷、胸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临床医学心血管内科的神经症的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要给予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神经症
所谓的心血管内科神经症主要是临床患者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的综合征,属于一种功能性神经症。目前,心血管神经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以及脑力劳动者[1]。临床中患者通常表现有心悸、气短、胸痛等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症,容易误以为是心血管疾病,从而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通常不能明确诊断,耽误病情。所以研究心血管内科神经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临床病症特点
在通常情况下, 根据患者心血管功能失调的症状较多, 同时又缺少阳性的体征, 并伴有神经症表现, 经心血管方面的观察与医疗机械检查, 并没有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现象时, 可以考虑诊断为心血管神经症。但需要注意的是, 必须尽可能将器质性心脏病进行排除, 以防误诊。通常患有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有如下症状:器质上:心率过快,心跳声音过大,有些伴有杂音,伴有血压轻度升高等;神经症上:具有失眠多梦、食欲低下、头疼抑郁等症状。临床诊断中还发现,患者的体征检查会呈现阳性,房性或室性伴有特异性ST-T 波的改变、血压有轻度的升高等特点。
2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心血管神经症主要表现在心血管躯体方面的障碍。如果患者在自主神经兴奋病症的基础上, 又产生了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 比如: 某些部位的痛感或者异样感觉等。当时, 这些痛感与感觉多多少少会受到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总之, 心血管神经症的主要特征就是自主神经症状, 涉及到循环、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 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2.1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以及喘气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单一出现也可以联合出现。有些患者误以为胸痛与运动有关, 其实两者并没有直接关系。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心动过快的现象, 比如达到100~120次/min。
2.2有些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会出现汗多、手脚冷或者热、手脚颤抖、腹部胀痛、多次大小便等症状。
2.3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通常伴随着其他一些症状, 比如: 没力气、容易失眠、没有食欲以及低热等。甚至有医务研究者报道, 一些心理方面的反应, 如: 依赖性强、心理冲突等在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中普遍存在, 当然这些心理反应也会与各人的外界环境以及个性等有关系。
2.4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进行治疗后, 一般效果是较好的, 并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 但有些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神经紧张及焦虑的状态, 将会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的正常进行。
3治疗方法
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可以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 而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案。由于心血管神经症的发病原因没有权威且明确的说法, 而且与神经类型、内分泌、基因等因素都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因此, 目前还没有单一药物能够对心血管神经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3.1药物治疗 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对症治疗。复方丹参丸治疗,3次/d,舌下含服,并且联合谷维素(10mg/次,3次/d);严重失眠者睡前口服佳乐定,安神;伴有胸痛、心悸严重症状者给予血府逐瘀片,3次/d,1.35g/次。
3.2心理治疗 部分患者容易陷入久治不愈的负面情绪,失去治疗的自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不能按时按量的服药。所以在临床中药纠正患者的认知错误,增加患者治疗的自信心。与患者多沟通,从而针对性的减轻患者的顾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并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地配合整个治疗。
3.3健康教育 由于该病临床伴有心悸、失眠、胸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在临床中应该给予患者正确的健康教育,向其讲解该病的发病机制,使患者深层次认识该病[2]。同时依据健康教育的目的,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饮食合理、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身进行疏导,进一步促进疾病的康复。
4讨论
心血管内科神经症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由于其少有的器质性症状,多数患者通常伴有神经症状焦虑、忧郁,在早期诊断中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我院通过心血管内科和精神科的相结合,并且采用心电图进行辅助检查,其误诊率较低。由于该病的治疗病程较长,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作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出一些几方面的内容:
4.1由于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通常对自己的疾病不是很了解,并且对疾病的各种情况估计较为夸张,从而使事实上病情并非很严重或者并未达到心血管神经症,但是患者处于自己下自己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医生应该帮助患者清楚的认识心血管神经症,使其走出误区,减少其精神压力,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就医环境,指导患者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临床医生应该根据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特点,采用一些新兴至方法。例如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鼓励患者参与室外活动,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对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也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4.3在临床采用药物治疗时,可以给予对症治疗,此外还可以给予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双氢克尿噻、类固醇激素与速尿等药物,以此缓解患者临床病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4]。
4.4其中医生合理的安排患者作息时间也很重要,培养患者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这也是对抗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良好的生活作息可以提起患者的精神,而且还可以增加患者对不良刺激的抵抗力。
通过以上对心血管内科神经症治疗的的研究,可以使患者正确的认识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症状,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结结合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以及药物辅助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在当前心血管神经症并发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更好的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已经成为当前医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不能过多的依赖药物治疗,要结合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相协作进行治疗。本文选取的的复方丹参滴丸可以长效的改善心功能效果,并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在治疗心血管内科神经症中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长期的基础药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