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18-08-25
今天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全球九寨沟观光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每年有300多万中外游客,九寨沟风景区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进行景区内疾病谱分析研究,对九寨沟景区急诊患者疾病急救工作有指导意义。有报道显示,很多急诊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患者的等待时间与处置时间较长,影响了救治效果[1]。本研究调查分析了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急诊患者疾病谱特点,以期为加强急诊资源的合理应用,提高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综合急救水平,及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急诊患者,均来自九寨沟景区。对患者进行登记,统计相同诊断病例数,按人数排序,其中,疾病排序前4位共计14 196例患者。
1.2 方法
自行设计急诊患者门诊登记表,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常住地、就诊时间、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医生签名,并组织相关专家对登记表进行论证及修改。对急诊医生进行培训,统一登记流程和内容。对来自九寨沟景区的急诊患者按相同诊断分类登记,按照登记表项目要求记录,采用Epidata 3.1建立调查数据库,平行双录入核查,整理性别、年龄、病种等数据,进行疾病谱分析研究。
2 结果
2.1 急诊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按疾病系统分类诊断,急诊就诊疾病排序前4的患者共14 196例次,其中,男性占48.57%(6894/14 196),女性占51.43%(7302/14 196);发病年龄≤20岁占13.91%(1974/14 196),>20~40岁占25.61%(3636/14 196),>40~60岁占26.63%(3780/14 196),>60岁33.85%(4806/14 196),随着年龄的增长急诊患病比例逐渐增高,>60岁急诊患者比例最高,约占急诊患者的1/3。见表1。
表1 急诊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n(%)]
2.2 不同性别患者急诊病种构成情况
按疾病系统分类诊断,急诊就诊人数排序前4位的病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比例最高,占60.44%(8580/14 196),高原反应为14.58%(2070/14 196),损伤为13.65%(1938/14 196),心脑血管疾病为11.33%(1608/14 196)。呼吸系统疾病、高原反应、损伤发生率女性患者高于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女性患者明显低于男性。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患者急诊病种构成情况[n(%)]
2.3 不同年龄患者急诊病种构成情况
在>60岁患者中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所占比例分别为36.81%,37.15%,68.66%,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其患病比例超过同类患者的一半以上。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患者急诊病种构成情况[n(%)]
3 讨论
世界各地前往九寨沟观光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每年超过300万人次,发生各种疾病与损伤的可能性大。如何提高九寨沟地区急诊救治水平,开展好医疗急救工作,对九寨沟县急诊医疗服务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急救医疗是患者救治的关键阶段,急救时间及急救能力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及转归。准确、合理、快速地实施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率、提高救治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3]。本研究通过对九寨沟景区急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急诊主要疾病谱和疾病特点,为急诊救治和医学干预提供依据。
在疾病谱调查中,九寨沟景区急诊人数排序前4位的疾病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可能与景区地理环境差、气候多变相对寒冷、温差变化大、海拔高、空气中含氧比例相对低等有关。通过对九寨沟景区疾病谱的调查分析发现,游客易患上述疾病及损伤,该疾病谱特征与平原地区疾病谱特征不一致[4],九寨沟景区疾病谱具有其特殊性。
九寨沟景区疾病谱排序中,呼吸系统疾病占第1位,共8580例次,占60.44%。呼吸系统疾病是九寨沟景区的常见疾病,因此,来九寨沟景区旅游应注意保暖,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遇到寒冷季节,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游客尤其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发病[5]。
疾病谱排序第2位的是高原反应性疾病,共2070例次,占14.58%,是游客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比较常见的疾病。高海拔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平原地区相对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游客对高原环境适应能力不足,氧气的有效吸入达不到人体需氧要求,使人体发生缺氧。从高原反应发生情况来看,以60岁以上人群为主,其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这与旅途劳累及该人群多患有慢性心肺疾病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一定关系。加之,发病之前部分游客有过在高海拔地区停留的经历,已经存在相对缺氧的状况,在受凉、劳累、疲乏促进下更容易发生高原反应性疾病。部分游客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发生高原反应性疾病后,没有及时发现和准确识别,还有部分高原反应患者未及时就诊或就诊的医疗场所选择不恰当,错过了最佳的疾病治疗期。出现高原反应后,原有疾患可能因此而加重,出现严重的肺水肿、脑水肿,部分患者可能危及生命。针对高原反应性疾病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游客自身的防范,如患有严重贫血、肺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切勿盲目进入高原。如果从未进过高原,进入高原前,应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在生活习惯上也应该注意,少吸烟,少饮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于劳累,充分休息[7]。如存在基础疾病,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8-9],同时准备好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了解高原反应知识,对疾病危害要有足够认识,加强防范,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就地休息吸氧;症状不能缓解时,及时规范就医。二是,医护人员应规范诊疗,接诊后,迅速进行综合处理,充分给氧、积极纠正缺氧,常规氧疗难以奏效时,应采取机械通气的呼吸支持手段[6]。同时,要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认真全面体检,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正确采取干预措施。三是,涉旅部门对游客广泛进行高原性疾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宣传。
阅读期刊:国外医学情报
《国外医学情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上一篇:如何做好胆囊切除手术
下一篇: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胃癌早期如何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