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发布时间:2025-06-25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吴伟、尹海波、王丹、于学霖、马婧洁、骆佳熠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专业期刊《中药材》2024 年第 03 期发表了题为《无机元素含量特征谱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不同生长年限的白鲜药材》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1JH6/10500179)、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 - 名贵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2060302)以及辽宁省卫健委 “辽宁省道地药材标准体系建立” 项目(2022003)资助。
白鲜作为传统中药材,在药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准确鉴别其生长年限对保障药材质量和药效至关重要。此次研究旨在确定不同生长年限白鲜中无机元素的含量特征,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型,探索利用无机元素特征谱鉴别白鲜生长年限的可行性。
研究过程中,团队先对 21 批白鲜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处理,随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 - OES),精准测定其中 Ca、Mg、Cu、Zn、Fe、Mn、Na、Al、N、P 和 K 等 11 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绘制白鲜无机元素特征谱。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 - DA)、Fisher 判别函数和支持向量机(SVM)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建立白鲜生长年限的鉴别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白鲜富含 K、P、N、Fe、Mg、Ca、Al 等元素,且这些元素含量会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其中,K、P、N、Fe、Mg、Al、Cu、Mn 是白鲜的特征无机元素,能够据此区分不同年份的白鲜;而 Mn、Cu、K、Fe、Al 这 5 种元素对不同生长年限白鲜的分类影响显著,可作为特征性元素。值得一提的是,该检测结果与样品实际生长年限完全吻合,正确率达到 100%。
吴伟团队成功建立了利用无机元素含量特征谱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不同生长年限白鲜药材的方法,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研究团队建议,在日后修改和完善白鲜药材质量标准时,可增加此项检测内容,以此提升白鲜药材品质评价水平,为白鲜药材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该论文在网络平台的阅读次数已达 21 次,下载次数为 195 次(网刊及 cnki 下载次数总和),论文刊载于《中药材》第 587 - 592 页。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一直深耕中药材研究领域,此前在人参、细辛等道地药材研究方面已取得多项成果,此次对白鲜药材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团队在中药材品质鉴定与质量控制方向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